俞健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多语接触与通语变异--广西“南普”形成及变异研究之考察
- 2021年
- 南宁普通话(“南普”)形成于多语接触的复杂环境中,学界已有研究多是将其纳入“中介语”或“地方普通话”范畴进行静态定性描写,不注重动态变化及定量分析,此研究范式不符合“南普”变异事实,无法从根本上系统描述、揭示“南普”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变异过程及机制。“南普”研究当基于语言接触理论视角,兼顾共时与历时,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探索“南普”在接触过程中的竞争、变异现象及其内在机制等,这对探索语言共时变异模式、厘清接触背景下汉语变异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而反观接触过程中语言间的相互作用及民族语言对汉语之干扰、同化等,皆有重要理论意义。“南普”问题具有典型性及复杂性,亦蕴含着其特殊性,以“南普”的形成及变异问题为切入口,亦有助于探究民族多语地区语言走向、语言教育、语言政策制定、民族语及汉语(方言)资源开发及保护等相关问题,“南普”问题亟待学界深入探究。
- 吕军伟吕军伟
- 关键词:普通话语言变异中介语方言
- 论高校德育工作综合评估体系的完善被引量:5
- 1998年
- 高校德育工作综合评估必须同时考虑高校德育工作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动态发展性评估与静态选优性评估相结合。评估的指标体系应包括德育状态、德育条件、德育结果三方面内容,要兼顾不同高校之间的条件差异。要加强评估结果的反馈,以充分发挥评估对高校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 俞健
-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
- 接触视野下东南汉语方言AX类状态形容词之来源及演变
- 2020年
- AX类状态形容词在东南汉语各方言中普遍存在,其修饰语和中心语语序逆于普通话而平行于壮侗语,学界多将此现象归因于汉、古越语接触,但囿于底层论推论之。基于汉、古越(壮侗)语接触视野,通过东南汉语方言和壮侗语族诸语言状态形容词词根、词缀之音义共时对比,发现二者后附词缀X/XX存在广泛的音义对应关系,此为东南汉语方言AX类状态形容词源自古汉语和古越语接触的有力证据。"越汉语"中的AX类状态形容词向汉语回归的方式在词序上表现为修饰成分前置,而在形式和意义上均呈现"字化"趋势。
- 吕军伟吕军伟
- 浙江仙居(横溪)方言同音字汇被引量:2
- 2019年
- 浙江仙居横溪方言的音系主要音韵特点:声母不分尖团,此与临县临海等多数吴语片区不同;知章组和同摄三四等的精组读相同的声母;部分匣母、喻母字失去浊流,念阴调;遇合三鱼虞有别;蟹摄与咸山摄部分字相混。仙居方言同音字汇,为后续吴语研究提供参考。
- 俞健吕军伟
- 关键词:声韵调音韵特点同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