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颖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丁腈
  • 6篇丁腈橡胶
  • 6篇乙烯
  • 6篇橡胶
  • 6篇氯乙烯
  • 6篇聚氯乙烯
  • 5篇共混
  • 4篇PVC
  • 2篇橡塑
  • 2篇橡塑共混
  • 2篇共混体
  • 2篇共混体系
  • 2篇改性
  • 1篇塑料
  • 1篇填充PVC
  • 1篇流变性
  • 1篇流变性能
  • 1篇活化
  • 1篇共混材料
  • 1篇共混合金

机构

  • 7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余颖
  • 6篇项素云

传媒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中国塑料
  • 1篇聚氯乙烯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PE对PVC/P-65共混体系的协同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将氯化聚乙烯 (CPE)作为第三组分加入到聚氯乙烯 (PVC) 粉末丁腈 P 65的共混体系中 ,研究了 CPE对PVC P 65共混体系的协同作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CPE是 PVC P 65共混体系良好的协同剂 ,在加入量为 4~ 6份时效果最佳。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DSC)的结果证明 ,CPE与 PVC、P 65发生着协同作用。最后 ,我们在两相“微容”型界限层的基础上 ,提出三相“微容”型界限层模型 ,对 CPE的协同作用进行了解释。
余颖项素云
关键词:聚氯乙烯共混体系丁腈橡胶CPE
聚氯乙烯共混合金的研究
余颖
新型粉末丁腈橡胶对PVC的改性作用被引量:6
1996年
研究了具有包藏结构的新型改性剂粉末丁腈P-65对聚氯乙烯(PV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65的加入量为20份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其断裂伸长率为不加P-65体系的2倍。光学分析法对共混体系结构作的初步探讨认为,P-65能够比较均匀地分散在PVC树脂中,PVC中的氯原子与P-65中的腈基可能存在特殊相互作用。同时,对加工方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塑炼比挤出对增强材料的性能更有利。
余颖项素云张洪峰董文生
关键词:聚氯乙烯丁腈橡胶改性橡塑共混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被引量:5
1998年
本文研究了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并对用流变法测聚氯乙烯的相对凝胶度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体系的流动符合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崐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熔体的粘流活化能具有剪切速率依赖性,弹性效应使熔体挤出胀大,胀大比受剪切速率和温度的影响。
余颖项素云
关键词:丁腈橡胶流变性能共混体系橡塑共混
活化CaCO_3填充PVC/P-65共混材料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研究了用硬脂酸活化处理过的轻质CaCO_3填充PVC/P-65(一种具有包藏结构的粉末丁腈橡胶)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显示:活化CaCO_3有明显的补强作用,综合考虑20份为其最佳加入量;含有活化CaCO_3的PVC/P-65体系流动性较好,可能是因为外覆硬脂酸的CaCO_3在熔化时受硬脂酸的影响而具有润滑作用。
余颖项素云
关键词:活化丁腈橡胶共混物
新型粉末丁腈橡胶对PVC的改性作用研究
1996年
新型粉末丁腈橡胶对PVC的改性作用研究余颖,项素云,张洪峰,董文生(大连理工大学大连116012)聚氯乙烯(PVC)由于韧性差、抗冲击强度低、弹性不足等缺点,常采用丁腈橡胶对其进行改性,但其与PVC共混时工艺十分复杂,且性能不稳,难以推广应用.虽然国...
余颖项素云张洪峰董文生
关键词:丁腈橡胶橡胶聚氯乙烯改性粉末橡胶
具有包藏结构的丁腈橡胶P─65对PVC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1995年
研究了新型改性剂─具有包藏结构的粉末丁腈P─65的加入量对PVC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P─65对PVC有明显的改性效果,特别是在P─65的加入量为20份时,所得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此外,还考察了无机刚性粒子CaCO3对体系的增强作用,并用PCM照片对体系进行了对比。
余颖项素云董文生张洪峰
关键词: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塑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