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燕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壁核心蛋白聚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水平及胶原含量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核心蛋自聚糖(DCN)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表达水平及I型胶原含量的变化。方法将48例绝经前后妇女根据是否存在POP分为POP组(27例)和对照组(21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I型胶原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DCN和TGF-β1mRNAACt值。结果绝经前后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I型胶原含量分别为(47.94±6.82)、(41.82±5.96)mg/g总蛋白,对照组分别为(62.33±6.57)、(61.21±4.84)mg/g总蛋白,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经前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DCNmRNAACt值1.61±0.10,明显低于对照组2.77±0.60,TGF-β1mRNA△ct值10.86±O.23,高于对照组9.87±0.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两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DCN和TG-β1mRNAA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POP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绝经前后阴道前壁组织中的I型胶原含量减少,胶原直径变细,支持力量减弱,从而引发POP。绝经前POP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DCN与TGF-β1可能通过影响盆底结缔组织胶原的代谢,影响盆底支持组织的力量和弹性性能,参与POP的发生。
- 余燕宋岩峰
- 关键词:胶原I型蛋白聚糖类盆腔器官脱垂
- 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采用硫酸镁解痉、硝苯地平降压等方法治疗,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全血比黏度、凝血功能指标、红细胞压积、尿量和尿蛋白、水肿、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治疗中加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地降低血压,红细胞压积下降,尿蛋白减少及尿量增加,并不增加产时及产后出血,不增加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溶血的发生。结论在解痉降压基础上加用肝素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较传统方法疗效更佳,且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余燕王榕娟张婕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低分子肝素
-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阴道壁核心蛋白聚糖和转化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及胶原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核心蛋白聚糖(DC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与Ⅰ型胶原含量变化。方法:将40例绝经前后妇女根据是否存在SUI分为SUI组(23例)和对照组(17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妇女阴道前壁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实时定量PCR技术测DCN和TGF-β1 mRNA表达水平。结果:绝经前后SUI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DCN mRNA表达水平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GF-β1 mRNA表达水平减少,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绝经后组,无差异(P>0.05)。结论:①阴道前壁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减少,可能是SUI发生的原因之一;②SUI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减少可能是由于局部DCN mRNA表达增强,TGF-β1 mRNA减少所致;③DCN可能通过与TGF-β1共同影响结缔组织的胶原含量参与SUI的发生。
- 余燕宋岩峰
-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蛋白聚糖类转化生长因子
- 低分子肝素在重度子痫前期治疗作用的研究
- 本文对低分子肝素在重度子痫前期治疗作用进行了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孕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以往首选硫酸镁解痉治疗。由于子痫前期患...
- 余燕王榕娟
- 关键词:病理妊娠重度子痫低分子肝素临床药理
- 子痫术后突发颅内出血致中枢衰竭死亡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张婕余燕
- 关键词:颅内出血子痫四肢抽搐神志不清末次月经
- 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和胱抑素C的mRNA表达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B(CB)、胱抑素C(CC)的mRNA在正常和盆底器官脱垂(POP)妇女阴道前壁筋膜中的表达。方法:选择绝经前后POP和因子宫良性疾病行阴式手术治疗患者共5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两组患者阴道前壁筋膜中的CB、CC mRNA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绝经前后,对照组CB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POP组,CC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POP组(P<0.05)。在不同脱垂程度的患者中,绝经前CB的mRNA表达随脱垂程度的增加而增加,CC的mRNA表达则随脱垂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绝经后Ⅲ度和Ⅳ度脱垂患者CB的mRNA表达较Ⅱ度明显增加,CC的表达较Ⅱ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POP患者CB和CC表达改变引起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发生改变,可能是POP的发病原因。
- 李旭楠宋岩峰王水良余燕
- 关键词:子宫脱垂肽水解酶类组织蛋白酶B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阴道前壁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Ⅰ和Ⅲ型胶原含量变化。方法将58例绝经前后妇女根据是否存在POP及SUl分为POP组(21例)、POP+SUI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妇女尿道周围结缔组织中Ⅰ和Ⅲ型胶原含量。结果①绝经前后POP伴或不伴SUI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胶原含量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Ⅰ/Ⅲ均明显下降;②POP组与POP+SUI组I型胶原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OP伴SUI组Ⅲ型胶原单纯POP组下降更显著,但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结论①盆底结缔组织Ⅰ和Ⅲ型胶原含量的减少,胶原比例下降,使胶原直径变细,支持力量减弱,弹性差,从而引起POP和(或)SUI发生;②Ⅲ型胶原过度减少,使尿道弹性减弱,僵硬,出现尿失禁。
- 余燕宋岩峰
-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
- 不同职业妇女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 2008年
- 傅芬兰徐颖王榕娟余燕
- 关键词:白带常规检查职业妇女常规检查项目职业女性体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