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脏
  • 4篇心脏病
  • 4篇心脏病介入治...
  • 4篇先天性心脏
  • 4篇先天性心脏病
  • 4篇先天性心脏病...
  • 4篇介入
  • 4篇介入治疗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主要并发症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回顾性分析
  • 1篇电子病历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乳酸
  • 1篇心病
  • 1篇心电

机构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何美娜
  • 3篇伍伟锋
  • 2篇黄凯
  • 2篇郭盛兰
  • 2篇招晓俊
  • 1篇黄国日
  • 1篇黄文锋
  • 1篇周莹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及主要并发症1025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我院自2009年7月以前1025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回顾及对其主要并发症分析,探讨先心病介入治疗疗效及其主要并发症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先心病介入治疗水平。方法在X线透视、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视下,经导管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以及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PBP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术后通过TTE及心电图(ECG)等评价介入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1)共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1025例,总成功率为98.8%(1013/102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17%(12/1025),其中死亡1例,死亡率为0.1%(1/1025)。(2)ASD369例,成功率97.6%(360/369)。与术前相比,术后24-72 h、6个月LVEDD明显增加(P<0.01),LVEF增加(P<0.05),RVD明显缩小(P<0.01)。与术后24~72 h相比,术后6个月LVEDD进一步增加(P<0.01),RVD进一步缩小(P<0.01),LVEF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LVEDD、RVD、LVE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36%(5/369),包括封堵器脱落3例、心包填塞1例和脑血栓栓塞1例。(3)PDA261例,成功率100%。与术前相比,术后24-72 h及术后6个月LVEDD、LVESD缩小(P<0.01)。与术后24-72 h相比,术后6个月LVEDD、LVESD缩小(P<0.01)。术后6个月、术后1年、2年比较,LVEDD,LVESD明显无差异(P>0.0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0.38%(1/261),仅1例严重并发症为髂静脉损伤。(4)VSD 289例,成功率99.3%(287/289)。与术前相比,术后24-72 h及术后6个月LVEDD缩小(P<0.01)。与术后24-72h相比,术后6个月LVEDD缩小(P<0.01)。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比较,LVEDD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73%(5/289),包括溶血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5)PS106例,成功率99.1%(105/106)。50例患者随访满4年,与术前相比,术后24-72 h、6个月、1年、2年、3年、4年△P均明显下降(P<0.01),RVD均缩小(P<0.01),与术后24-72 h相比,
何美娜伍伟锋黄凯郭盛兰
关键词:并发症介入治疗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术前
精细化管理在加强高值耗材管控中的重要性与价值的探讨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加强高值耗材管控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方法:医院于2020年2月开展高值耗材的精细化管理工作,2019年2月~2020年1月为精细化工作开展之前,2020年2月~2021年1月为工作开展之后。比较这两年之间高值耗材实物盘点耗时,工作人员的自我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在这两年的研究期间,对高值耗材实物盘点耗时,工作人员的自我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实物盘点耗时显著低于实施前的高值耗材实物盘点耗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实施精细化管理之前的满意度,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优于未实施精细化管理之前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值耗材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保证器材的规范使用,避免耗材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周莹吴韫宏何美娜黄文锋黄国日
关键词:高值耗材
1025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及其主要并发症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自2009年7月以前1025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回顾及对其主要并发症分析,探讨先心病介入治疗疗效及其主要并发症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先心病介入治疗水平。   方法:在X线透视、造影及经胸超...
何美娜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回顾性分析术后监护
文献传递
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评估脓毒血症的预后研究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分析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对于评估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152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将其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0 mmol/L,n=53)、轻度升高组(2.0 mmol/L≤血乳酸<4.0 mmol/L,n=67)和重度升高组(血乳酸≥4.0 mmol/L,n=32),观察三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58)(存活<28 d)与存活组(n=94)(存活>28 d),分析两组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血乳酸水平以及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结果重度升高组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明显高于乳酸正常组与轻度升高组(P<0.05);死亡组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能有效评估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预后。
何美娜招晓俊
关键词:动脉血乳酸乳酸清除率脓毒血症预后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及主要并发症1025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自2009年7月以前1025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回顾及对其主要并发症分析,探讨先心病介入治疗疗效及其主要并发症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先心病介入治疗水平。方法在X线透视、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
何美娜伍伟锋黄凯郭盛兰
文献传递
医院精细化管理变革之门急诊电子病历疾病诊断名称与ICD-10编码对应性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病案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规范门急诊医疗行为,使门急诊诊断数据更准确、更有效,保证门急诊病种数据能真正地应用于科教研及医疗管理,同时为Drgs付费和医保系统提供更准确的、及时的、完善的信息。研究以某医院2017—2018年使用的所有门急诊诊断名称为数据基础,通过数据收集清洗、整合分类、审核修订、对应映射、试用补充五个阶段,规范了门急诊电子病历临床诊断名称,并与ICD-10疾病分类编码对应,以标准化医疗数据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
滕燕飞吴韫宏何美娜谢叶玲
关键词:ICD-10编码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远期并发症评价被引量:13
2010年
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更新和技术方法的日臻成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取得了重大发展。先心病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但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技术,其疗效还需长期的临床随访结果去评价。先心病介入治疗远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封堵器脱落、血栓形成、心脏穿孔、心律失常等。术后应严格随访并适当延长随访时间,及时发现并治疗远期并发症。
何美娜伍伟锋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远期并发症
STEMI患者PCI术后QRS波群畸形与危险心肌面积和梗死面积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QRS波群畸形与危险心肌(水肿心肌)面积和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发病6 h内行PCI治疗的174例前壁STEMI患者,根据QRS波群畸形情况将其分为无畸形组(D0组,n=101)、仅1个波群畸形组(D1组,n=30)、2个及2个以上波群畸形组(D2组,n=43)。术后7 d采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测定危险心肌面积和梗死面积,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QRS波群畸形与危险心肌面积、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D1、D2组患者危险心肌面积、梗死面积高于D0组,D1组高于D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心肌挽救指数低于D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组收缩末期容积(LVESV)高于D1、D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0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D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左室质量(LVM)、住院时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分析显示,PCI术前2个或多个导联QRS波群畸形、1个导联QRS波群畸形是导致STEMI患者PCI术后危险心肌面积和梗死面积增加的危险因素[95%CI(1.3~7.9),P=0.046<0.05;95%CI(5.5~14.7),P<0.001]。【结论】PCI术前2个或多个导联QRS波群畸形、1个导联QRS波群畸形是导致STEMI患者PCI术后危险心肌面积和梗死面积增加的危险因素,术前QRS波群畸形分析有助于前壁STEMI患者的风险分层。
招晓俊何美娜
关键词:急性病心电描记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