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岳珍

作品数:21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小儿
  • 3篇厌食
  • 3篇厌食症
  • 3篇肾精
  • 3篇滋补
  • 3篇滋补肾精
  • 3篇小儿厌食
  • 3篇小儿厌食症
  • 3篇补肾
  • 2篇预后
  • 2篇中药
  • 2篇菌群
  • 2篇肝损伤
  • 2篇肠道
  • 2篇肠道菌
  • 2篇肠道菌群
  • 1篇蛋白
  • 1篇递质
  • 1篇对比剂
  • 1篇对比剂肾病

机构

  • 19篇兰州大学第一...
  • 8篇甘肃中医药大...
  • 3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河西学院

作者

  • 20篇何岳珍
  • 11篇沈世林
  • 8篇王玉萍
  • 4篇刘新
  • 3篇姚军孝
  • 3篇李立
  • 3篇苏小军
  • 2篇史正刚
  • 2篇王文辉
  • 2篇时吉萍
  • 1篇郭铮
  • 1篇陈洁
  • 1篇李斌
  • 1篇李海
  • 1篇李奋强
  • 1篇苏东君
  • 1篇周伟
  • 1篇刘健
  • 1篇张炜
  • 1篇赵若羽

传媒

  • 3篇中医儿科杂志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甘肃医药
  • 1篇河西学院学报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银翘散从肺论治儿童抽动障碍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银翘散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的潜在药理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筛选银翘散的活性成分,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和TargetNet服务器对银翘散活性成分的靶点进行预测,通过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和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获取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的相关靶点。通过Venny图网站(http://bioinformatics.psb.ugent.be/webtools/Venn/)取银翘散活性成分靶点与TD相关靶点交集,获取银翘散治疗TD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 3.8.0对有效成分及治疗靶点进行可视化,构建“中药-有效成分-治疗靶点”网络。借助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同时借助Cytoscape 3.8.0软件中CytoHubba计算网络中节点的拓扑参数,筛选出网络中的关键靶点。利用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借助AutoDock Vina(Vina)平台进行分子对接,预测银翘散主要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度。结果:通过筛选得到银翘散的有效成分173个,预测靶点407个;TD相关靶点307个,银翘散治疗TD的治疗靶点共41个,其中ALB、IL-6、AKT1、APP、NR3C1等靶点在银翘散治疗TD的生物网络中具有关键作用,主要涉及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炎症、免疫等信号转导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银翘散活性成分与ALB、IL6、AKT1等关键靶点具有较高结合能力。结论:银翘散治疗TD的途径可能是多种活性成分和靶点的相互作用,通过调控免疫、炎症、神经递质等多条通路干预神经信号的传递。
冯鹏王明露王宇彤许小敏陈曦黄得栋陈元欢尚菁何岳珍
关键词:银翘散抽动障碍分子对接神经递质
肾藏精主骨理论中以IGF-1为主调节机制及补肾中药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根据中医学肾藏精主骨理论,观察滋补肾精方对肾精亏虚证小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的调节,研究滋补肾精方含药血清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
何岳珍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含药血清增殖作用
文献传递
滋补肾精方对肾精亏虚证小鼠IGF-1、IGFBP-3影响研究
2013年
目的:观察滋补肾精方对肾精亏虚证小鼠IGF-1、IGFBP-3表达影响,并探讨其补肾填精作用机理。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匮肾气丸组以及滋补肾精方高、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造模同时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0.02 mL.g-1)、金匮肾气丸组灌胃金匮肾气丸混悬液(2.7 g.kg-1.d-1),滋补肾精方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滋补肾精方(20、10 g.kg-1.d-1),连续21 d。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称量小鼠体重,实验结束测定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含量。结果 :滋补肾精方能够改善小鼠肾精亏虚症状,提高小鼠体质量、肝组织IGF-1和血清IGFBP-3水平。结论 :滋补肾精方可能通过调节机体IGF-1、IGFBP-3,发挥对肾精亏虚证的治疗作用。
何岳珍于晓荣沈世林姚军孝苏小军王玉萍
关键词:IGF-1IGFBP-3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介入治疗现状被引量:10
2017年
肺癌发病率、死亡率位居癌症首位,全球每年有近180万新发病例^([1-3]),我国每年新发73万^([4])。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患者每年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肺癌大国。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5%,其中约70%的患者在诊断明确时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5-7])。晚期NSCLC化疗有效率为21.80%~28.10%,
刘新沈世林王玉萍何岳珍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综合介入
论五行病机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分析,探讨补充五行病机的必要性。结合五行学说说明病理变化的论述,创新性地完善了五行病机学说,以促进中医理论发展和提高指导临床工作的可行性。
沈世林何岳珍王玉萍李立时吉萍
关键词:五行学说病理变化病机
小儿开胃增食合剂对厌食症幼龄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小儿开胃增食合剂(苍术、茯苓、鸡内金、乌梅等)对厌食症幼龄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SD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生菌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0.405 g·kg^(-1))及中药高、低剂量组(小儿开胃增食合剂,11.4、5.7 g·kg^(-1)),每组10只。采用病因模拟法复制厌食症幼龄大鼠模型,通过摄食量、体质量变化评价模型复制效果。灌胃给药(10 mL·kg^(-1)),每天1次,连续42 d。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屏障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密封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摄食量、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结肠黏膜损伤严重,细胞间连接部分断裂,桥粒密度下降;血清IL-22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Claudin-1、Occludin、ZO-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摄食量、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结肠黏膜损伤程度减轻,细胞间连接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血清IL-22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Occludin、ZO-1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P<0.01);益生菌组、中药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laudin-1、Occludin、ZO-1 mRNA表达及Claudin-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小儿开胃增食合剂可能通过调节IL-22水平及肠道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表达,对厌食症幼龄大鼠肠黏膜屏障发挥保护作用,从而增加其摄食量和体质量。
何岳珍何岳珍史正刚
关键词:肠黏膜屏障白细胞介素22
233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致病药物及预后,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第一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RUCAM评分≥6分的233例患者纳入研究,按服用药物种类将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混用组。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肝功能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233例患者中男性115例(49.36%),女性118例(50.64%),平均年龄(45.84±16.16)岁。临床分型肝细胞型125例(53.65%),胆汁淤积型63例(27.04%),混合型45例(19.31%)。诱发DILI以抗结核药(14.60%)、抗生素(12.05%)、中成药(10.95%)、中草药(9.13%)、解热镇痛药(8.76%)及胃肠病用药(7.67%)为主。中药组、中西药混用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西药组、中西药混用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碱性磷醇酶(ALP)水平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3例患者治愈及好转91例,未愈141例,死亡1例。临床分型、ALP水平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DILI可由多种药物引发,危害不容忽视,临床医生必须加以重视。
周伟何岳珍沈世林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预后
基于“脾失健运”探讨运脾法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小儿厌食症被引量:9
2023年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食欲障碍性疾病。中医学认为,脾失健运是小儿厌食症的病机关键,运脾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失衡是脾失健运的重要生物学基础,肠道菌群紊乱是小儿厌食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特征,运脾中药及复方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稳态。本文基于脾失健运核心病机,探讨运脾法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小儿厌食症,为辨治该病提供参考。
何岳珍何岳珍史正刚史正刚
关键词:脾失健运小儿厌食症肠道菌群运脾法
基于肠-脑轴调控食欲探讨小儿厌食症发病机制
2025年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食欲障碍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肠-脑轴是由肠道菌群、胃肠道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共同构成的双向信息交流通路。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脑-肠肽及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作为肠脑双向应答的重要媒介,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和代谢途径作用于大脑食欲中枢,参与宿主食欲的调节,影响摄食行为,在小儿厌食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肠-脑轴介导宿主食欲调节导致厌食的作用机制,阐述了肠-脑轴失调与小儿厌食症的相关性,以期为靶向肠道菌群防治小儿厌食症提供理论依据。
何岳珍何岳珍崔敏刘青灵陈静史正刚
关键词:食欲调节小儿厌食症
脾主运化理论与肠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脾主运化是脾藏象理论的主旨,它主导人体饮食物的转化、水谷精微及水液的转输和布散。现代肠道微生态学认为,肠道微生物参与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调控能量代谢,与脾主运化的内涵相契合。肠道微生态可能是中医“脾”的生物学基础,肠道微生态平衡是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从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病理变化、肠道微生态与脾主运化相关性以及健脾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的干预作用进行探讨,揭示“脾主运化”理论的科学内涵。将传统中医学脾主运化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学相结合,使脾主运化理论具体化、客观化、微观化,不仅丰富了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并为寻找评价中医证候的规范化指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何岳珍何岳珍史正刚李玉霞
关键词:脾主运化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