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小东

作品数:124 被引量:880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9篇胆管
  • 35篇胆囊
  • 29篇手术
  • 23篇肿瘤
  • 21篇切除
  • 18篇细胞
  • 18篇结石
  • 17篇胆管癌
  • 17篇外科
  • 16篇切除术
  • 13篇肝细胞
  • 12篇囊肿
  • 11篇胆囊结石
  • 11篇预后
  • 10篇胆囊癌
  • 10篇胆囊切除
  • 10篇诊治
  • 9篇胆管炎
  • 9篇胆囊肿瘤
  • 8篇术后

机构

  • 121篇北京协和医院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康复研究...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博爱医院
  • 1篇北京市和平里...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作者

  • 122篇何小东
  • 59篇刘卫
  • 34篇洪涛
  • 26篇曲强
  • 25篇李秉璐
  • 22篇郑朝纪
  • 21篇武峤
  • 20篇蔡磊
  • 17篇陶连元
  • 15篇于岚
  • 14篇张振寰
  • 13篇赵玉沛
  • 10篇吴昕
  • 9篇徐协群
  • 7篇刘长征
  • 7篇周立
  • 7篇李静静
  • 6篇张建希
  • 6篇刘乔飞
  • 5篇张太平

传媒

  • 19篇中华消化外科...
  • 13篇中华肝胆外科...
  • 8篇中华普通外科...
  • 8篇基础医学与临...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协和医学杂志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肝胆外科杂志
  • 4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胃肠外科...
  • 2篇中华肝脏外科...
  • 2篇中华医学会北...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11篇2011
  • 12篇2010
  • 16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3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9例小肠憩室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6
2000年
何小东马恩陵唐伟松王炜张振寰张思源
关键词:小肠憩室预后
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手工吻合重建消化道10例报告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后行食管空肠手工吻合重建消化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4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0例行TLTG+食管空肠手工吻合的胃癌或食管胃结合部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入组病人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1)所有纳入病人男8例,女2例,年龄(62.6±6.4)岁。术中情况:手术时间(234.2±55.1)min,术中出血量100(50~800)m L,吻合时间(40.4±7.5)min。1例病人术中输红细胞400 mL,余9例病人术中未输血。无病人中转开放手术。(2)术后情况:3例病人返重症监护病房监护1 d;10例病人的术后胃管留置时间(2.9±0.9)d,首次喝水为术后第(2.9±1.3)d,首次进流食为术后第(5.6±0.8)d,平均在术后第(7.8±1.5)d拔除所有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11.6±3.4)d。未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3)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高分化腺癌1例,高-中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2例,中-低分化鳞癌1例。TNM分期方面,ⅠA期3例,ⅠB期3例,ⅡA期2例,ⅢB期2例。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29.4±11.4)枚。7例病人无淋巴结转移。3例淋巴结转移者,转移个数6(2~10)枚。所有病人的食管断端切缘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均为R0切除。结论对熟练掌握腔镜缝合技术的术者而言,TLTG食管空肠手工吻合安全、可行,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孙蒙清陈少博何小东韩显林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肝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肝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和分布。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比较肝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和β(C/EBPα和C/EBPβ)在诱导分化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HNF4α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结果在肝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转录因子HNF4α和C/EBPα的mRNA表达水平在诱导分化早期的细胞中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而C/EBPβmRNA表达水平在分化成熟的细胞中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HNF4α定位于分化细胞核内。结论在肝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HNF4α、C/EBPα和C/EBPβ呈特征性时序表达,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向肝细胞分化时,肝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的启动和维持密切相关。
金晔曲强周立纪文娟赵磊何小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转录因子
老年胆道外科热点问题的争议与思考
2024年
随着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胆道外科疾病发病率显著升高。针对老年胆道外科疾病患者病程进展快、术前合并疾病多、手术耐受力差、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等临床特点,本文从腹腔镜手术指征拓宽、微创手术方式亟待规范、精准肝胆外科技术进步3个方面,就老年胆道外科的热点争议问题进行思考和评述,以期充分认识老年胆道外科疾病有关学术争议焦点,积极利用其有利因素,有效避免其不利因素,从而推动其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从而造福广大老年胆道外科疾病患者。
张宗明董家鸿何小东王秋生徐智刘立民张翀
关键词:老年胆道外科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
胆囊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中息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临床特点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总结325例胆囊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良性病变共308例,其中胆固醇息肉278例,其他类型息肉5例,腺瘤25例;恶性病变17例,其中腺瘤恶变 2例,腺癌15例。息肉、腺瘤和腺癌组中年龄超过50岁的分别占36.0%、32.0%和82.4%,B超显示平均直径分别为8.5 mm、11.7 mm和31.1 mm,低回声分别占1.5%、0和52.9%,单发病灶分别占 42.9%、68.0%和100%。结论息肉、腺瘤和腺癌三者之间在年龄、B超形态学改变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年龄,病变直径、数目、部位和B超回声表现可作为鉴别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的根据。
刘务华何小东张振寰刘卫李秉璐赵玉沛
关键词:胆囊疾病息肉腺瘤腺癌
隐匿性并复发性小肠出血的外科诊治经验被引量:3
2001年
何小东陶伟郑朝纪张振寰张思源
关键词:小肠出血外科手术隐匿性复发性
胆囊癌免疫靶向治疗进展
2024年
胆囊癌是一种罕见但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恶性转移潜力的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免疫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胆囊癌免疫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靶向治疗则针对某些靶点在胆囊癌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然而,目前的免疫靶向治疗仍存在一些挑战,如免疫耐受性、免疫逃逸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等。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仍然需要进行,以提高胆囊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陈伟杰何小东
关键词:胆囊癌靶向治疗
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16例胆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对再次手术和首次手术病例的一般情况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32例获得匹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7±15.7)岁。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发生于29例患者(90.6%)。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囊肿残余均是常见的再次手术原因,分别为8、6、6例。随访时间7~73个月,平均(36.7±22.5)个月。胆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近期发生胆道感染6例,远期胆道感染10例。再次手术和首次手术病例在一般情况、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病例并不少见,吻合口狭窄是最常见的再次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和首次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相近。
吴昕李秉璐郑朝纪洪涛何小东
关键词:胆管囊肿再次手术胆道感染安全性疗效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0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病理结果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7. 9±16. 1)岁,肿瘤平均大小(5. 8±2. 8) cm。17例(56. 7%)在确诊前无不适主诉,17例(56. 7%)查体无阳性体征。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头皮和脊椎,其次是肝脏。1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1例患者仅行穿刺活检取病理。所有患者均病理诊断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各项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中,CD34和CD31的阳性率最高。共23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4. 1±56. 8)个月。17例生存,6例死亡。自起病后1、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 7%、86. 3%、73. 6%。手术患者远处转移的比例(14. 3%比77. 8%,P=0. 007)和死亡率(7. 1%比55. 6%,P=0. 018)均明显低于活检患者。结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少见,无特异性症状体征,可发生于全身各个系统,诊断依赖病理证据,总体预后较好。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有助于降低远处转移率和死亡率。
吴昕李秉璐郑朝纪何小东
关键词:血管内皮瘤上皮样
北京地区人群发生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人群发生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16年11月至2020年9月,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胆道门诊初次就诊北京本地患者(户籍在北京时间≥12个月)为调查对象,设计《饮食习惯与胆囊结石发病率的相关性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胆囊结石情况,代谢指标(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史、女性生育次数、女性绝经情况、女性绝经者绝经时长、体质量下降史),饮食指标(饮食荤素搭配情况、每月摄取咖啡次数、每月饮酒次数、每月摄取油腻饮食次数、每周不吃早餐次数、不吃早餐的平均隔夜禁食时间、每周不吃晚餐次数、不吃晚餐的平均隔夜禁食时间),胆囊结石家族史,生活习惯(每月熬夜次数、熬夜时的平均隔夜禁食时间、每天久坐时间、每周体育锻炼评分)。观察指标:(1)问卷调查结果。(2)影响胆囊结石发生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 1,Q 3)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036份,收回完整问卷1004份。1004例完成问卷调查的患者中,男329例、女675例;年龄为(44±12)岁;BMI为(24±3)kg/m^(2)。1004例患者中,有胆囊结石史659例,无胆囊结石史345例。(2)影响胆囊结石发生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体质量下降史、每月摄取咖啡次数、每月摄取油腻饮食次数、胆囊结石家族史、每天久坐时间是影响1004例问卷调查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相关因素(比值比=1.03,2.26,1.74,1.01,1.01,2.22,1.06,95%可信区间为1.02~1.05,1.09~5.18,1.22~2.53,1.00~1.03,1.00~1.01,1.60~3.11,1.01~1.1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体质量下降史、每月摄取油腻饮食次数、胆囊�
王智弘李佳颐花苏榕汤博洪涛刘卫何小东
关键词:胆道疾病结石影响因素饮食习惯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