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律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能见度
  • 3篇降水
  • 2篇大气能见度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环境
  • 1篇预警
  • 1篇战役
  • 1篇台风
  • 1篇天气气候
  • 1篇天气气候事件
  • 1篇频次
  • 1篇气候
  • 1篇气候事件
  • 1篇气温
  • 1篇气象
  • 1篇气象部门
  • 1篇强对流
  • 1篇重要角色
  • 1篇污染
  • 1篇污染过程

机构

  • 9篇浙江省气候中...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市气象局

作者

  • 9篇任律
  • 5篇樊高峰
  • 2篇毛燕军
  • 2篇马浩
  • 2篇张小伟
  • 2篇柳苗
  • 2篇高大伟
  • 1篇何月
  • 1篇杨军
  • 1篇杨忠恩
  • 1篇雷媛
  • 1篇郁珍艳
  • 1篇肖晶晶
  • 1篇杨续超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浙江气象
  • 1篇气象
  • 1篇浙江经济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人工与自动观测对比分析的霾日重建被引量:8
2017年
以杭州、宁波、衢州、温州气象观测站为代表站,基于浙江省2012~2014年人工与自动能见度、相对湿度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并建立拟合方程,对历史能见度及相对湿度进行修正,再利用《霾的观测与预报等级》标准对浙江历史霾日进行重建.研究表明,自动观测能见度与人工能见度线性相关性较好,但自动较人工明显偏低,人工能见度较好的沿海地区偏低更明显,全省自动能见度较人工平均偏低28.6%;自2004年开展相对湿度自动观测以来,相对湿度明显下降,根据人工与自动相对湿度对比观测数据,两种观测数据线性相关性较好,自动观测平均值小于人工平均值3%~6%;在对能见度与相对湿度采取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均一性修正后,重建了霾日序列,结果表明重建后的霾曰序列消除人工与自动观测资料的误差,比原观测霾日气候序列质量有明显提高,重建的霾日变化趋势稳定,各站判定标准统一,更加合理.通过与各站2013年PM_(2.5)达到轻微污染日数与重建霾日数比较,二者的重合率大部分地区达到50%以上.利用修正重建的霾日对浙江1971年以来的霾日进行评估,20世纪70年代霾日较少,80年代逐步增加,本世纪以来增加明显,中心区域逐步由浙江中北部向浙北区域及沿海发展,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市霾日数最多.
樊高峰任律毛裕定
关键词: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
浙江省气象灾害评估及风险区划技术研究
樊高峰杨忠恩柳苗何月张小伟高大伟任律吴尧祥杨军
项目完成7篇科技论文,并出版科技著作《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研究》图书一本。该项目研究成果首先应用于《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有关气象灾害评估及影响分析、灾害防御气象指标设计及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等研究成果对规划编制起...
关键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测业务平台建设一期(浙江)
任律雷媛毛燕军
项目建立的台风及连阴雨历史事件数据库,在业务中获得应用。制定的连阴雨指标,在2012年1~3月严重连阴雨灾害期间,获得应用,每日发布监测信息,编写专题多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业务系统2.0版已经安装使用,在梅汛期暴雨、...
关键词:
关键词:台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基于连续MODIS真彩图的霾监测预警新方法——以浙江省一次严重霾污染过程为例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NASA MODIS提供的全球影像浏览服务技术(GIBS)支持,并借助开源地理空间数据抽象库(GDAL)工具,实现了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用户自定义区域MODIS 250m分辨率真彩色图产品从互联网的近实时自动获取,并基于该产品对2014年11月9日~14日浙江省一次大范围霾严重污染事件提前2d成功实现了预警.结果表明:连续的MODIS真彩图产品大幅改善并提高了传统可见光遥感监测灰霾的效果;MODIS 250m真彩色图3通道数据值与地面站点颗粒物浓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前者与AQI,PM2.5和PM10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65和0.59.基于连续的MODIS真彩图产品,并结合地面站点数据和天气形式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及时提供相关预警服务;在业务流程上简单,高效,稳定,尤其对浙江省外源输入性霾识别有着良好的指示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高大伟马浩郁珍艳张小伟任律杨续超
关键词:GDAL预警
浙江不同持续时间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正>详细摘要:利用浙江省1971-2015年逐日降水资料,对浙江省不同持续时间降水事件进行分析,发现:降水事件频率随着降水连续日数的增加而快速降低,降水平均强度则与频率相反;降水事件以持续1-3天为主,出现频率最高的则...
柳苗刘昌杰任律
关键词:降水事件频次降水强度
文献传递
气温前低后高 降水时空不均——2010年夏季(6—8月)浙江天气与气候
2010年
浙江省2010年夏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7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南海夏季风持续偏弱,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西。2010年6月上、中旬受华南雨带影响,降水量南多北少;入、出梅均偏迟;7月下旬至8月出现持续高温。浙西南的强降水、夏季高温以及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均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及供电、交通、农业等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
任律毛燕军
关键词:夏季梅雨暴雨强对流
分钟降水量对能见度及PM_(2.5)浓度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为清楚认识降水对能见度及PM_(2.5)浓度的影响,以杭州为例,采用2014—2015年逐分钟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降水条件下能见度及PM_(2.5)浓度的分布特征,建立了不同强度降水影响能见度及PM_(2.5)浓度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大小及持续时间对能见度与PM_(2.5)浓度有明显作用,不仅持续稳定的降水过程能够造成持续的低能见度,突发性强降水更能造成能见度大幅降低;降水与能见度之间关系符合幂函数分布特征,能见度随降水量增加从快速下降过渡到慢速下降,中间存在一个拐点。降水对PM_(2.5)的清除作用受降水量及降水前PM_(2.5)浓度大小共同作用,降水对PM_(2.5)的清除作用在降水较小并持续时,会造成PM_(2.5)浓度的缓慢下降;而强降水过程对PM_(2.5)的清除作用十分明显,降水量、PM_(2.5)浓度、能见度三者之间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同步变化。基于降水量与降水前PM_(2.5)浓度两个因子,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案构建了降水影响PM_(2.5)浓度的定量统计模型,拟合结果与实况较为吻合,说明模型抓住了降水情景下影响PM_(2.5)浓度变化的关键因子。最后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值得进一步发掘的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樊高峰马浩任律肖晶晶
关键词:降水大气能见度PM2.5
灰霾治理,气象部门要扮演重要角色
2013年
当前大气污染已由原来的煤烟型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变,这种转变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霾天气的逐年增多.灰霾天气不仅是大气复合污染的一种表象,又间接而直观地反应了污染严重程度.近年来,长三角区域性灰霾天气发生概率逐渐增加,浙江浙北、浙中正受到这种成片灰霾天气的影响.加上工业、机动车及其他污染源向大气贡献的颗粒物,导致浙江灰霾天气频繁出现.特别是在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的秋冬季节,部分地区甚至可出现持续数日的灰霾天气,日平均能见度甚至不足2千米.
樊高峰任律
关键词:灰霾战役灰霾天气地理环境
浙江省人工观测与仪器观测能见度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自动能见度仪的使用越来越多,它所受关注和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利用2011年全省人工观测与仪器观测能见度资料,对全年能见度空间分布做了分析,能见度高值区位于西南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低值区位于杭州地区、金衢盆地及湖州部分地区。以杭州为例分析两种能见度资料在不同能见度水平和天气现象下的一致性,当能见度小于1km时,两种能见度资料误差较小,能见度在1~10km之间,误差有所增加,当能见度在10km以上时,误差较大,仪器观测能见度只有一定的参考性。在考察天气对能见度的影响时发现,人工观测能见度波动较大,降水的分布不均匀对于能见度测量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测量霾天气能见度时应排除降水对能见度的干扰。
任律樊高峰黄立丹
关键词:能见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