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三星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动力工程系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流场
  • 2篇埋入式进气道
  • 2篇进气道
  • 1篇低速
  • 1篇动态特性
  • 1篇钝体绕流
  • 1篇湍流度
  • 1篇频谱
  • 1篇频谱分析
  • 1篇扰流器
  • 1篇绕流
  • 1篇热线
  • 1篇总压
  • 1篇总压恢复
  • 1篇流场畸变
  • 1篇埋入式
  • 1篇进气道流场
  • 1篇控制研究
  • 1篇飞行
  • 1篇飞行器

机构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福州大学

作者

  • 3篇任三星
  • 3篇李学来
  • 3篇郭荣伟

传媒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航空学报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埋入式进气道流场控制研究被引量:14
2000年
针对埋入式进气道总压恢复系统数低、畸变大的特点 ,提出了利用扰流器对埋入式进气道进行流场控制的方案。通过吹风实验 ,分析了扰流器的轴向位置、长度、高度、安装角、数目等对埋入式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提出的流场控制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进气道总压恢复和降低流场畸变 ,总压恢复σ可提高 3.5%以上 ,流场畸变指数 Δσ可降低 5.4 2 %以上 ,使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达到可应用的水平 ,为埋入式进气道流场控制提供理论和设计依据。
任三星李学来郭荣伟
关键词:埋入式进气道总压恢复扰流器
埋入式进气道的流场畸变被引量:4
2002年
在Mach数为 0 .1自由射流风洞上 ,对影响出口流场畸变的埋入式进气道的唇口、内通道形状等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合理设计埋入式进气道的内部型面 ,可使出口流场畸变指数大幅降低 。
李学来任三星王琴芳郭荣伟
关键词:流场埋入式进气道飞行器
特型钝体绕流动态特性的低速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在低速自由射流风洞上 ,利用热线及相关设备对由半球头部、颈部及旋成体构成的特型钝体周围非定常流动的基本特性、联合特性及湍流度分布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实验工况为迎角α=- 1 5°~+1 5°、侧滑角 β =0°~ 1 0°。结果表明 ,在上述工况范围内 ,该钝体周围流场中速度脉动的能量分布平坦 ,属宽频带随机信号 ,流场中没有发生明显的流动分离 ,流场动态品质良好 ;凹陷区内气流的脉动以不同的速度向下游空间传播 ;在上述α、β变化范围内 ,钝体颈部凹陷区的最大湍流度高达 1 0 .9~ 2 4.8%。
李学来任三星郭荣伟
关键词:钝体绕流动态特性湍流度热线频谱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