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乳腺
  • 6篇免疫
  • 5篇肿瘤
  • 4篇蛋白
  • 4篇乳腺癌
  • 4篇组织化学
  • 4篇细胞
  • 4篇腺癌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细胞癌
  • 3篇淋巴
  • 3篇浸润性
  • 3篇病变
  • 3篇病理
  • 2篇导管
  • 2篇导管癌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修复基因

机构

  • 9篇杭州市萧山区...
  • 5篇杭州市第二人...
  • 5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余杭区...

作者

  • 17篇付琼
  • 9篇吴翔燕
  • 7篇翟梅娟
  • 5篇刘娟
  • 4篇杨文君
  • 4篇刘娟
  • 3篇仇玲玲
  • 3篇孙丽君
  • 3篇杨文君
  • 2篇刘红胜
  • 2篇杨俊杰
  • 2篇黄雅萍
  • 2篇陈晓丹
  • 1篇寿乐意
  • 1篇刁路明
  • 1篇胡向荣
  • 1篇滕晓东
  • 1篇陈丽荣
  • 1篇陈立江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喉癌中COX-2表达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喉癌中COX-2与P-gp表达的关系,探讨其在喉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喉癌中的COX-2的表达情况和COX-2阳性组、COX-2阴性组中P-gp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喉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9.33%,在正常组织中仅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COX-2表达与喉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OX-2阳性组中P-gp阳性率为74.29%;COX-2阴性组中为16.67%(P<0.05)。P-gp表达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OX-2可能参与了P-gp介导的多药耐药的产生,通过干预COX-2的表达可减少肿瘤耐药。
刘娟杨文君付琼吴翔燕
关键词:喉肿瘤环氧化酶-2P-糖蛋白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癌前病变中错配修复蛋白hMSH2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癌前病变(导管内乳头状瘤病13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7例)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前病变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h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72%和80%(P<0.05)。hMSH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低于癌前病变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中hMSH2表达降低与肿瘤体积大、组织分化差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C-erbB-2、ER、PR表达无关(P>0.05)。结论错配修复蛋白hMSH2表达缺陷是乳腺癌多步骤发展过程的早期事件,在进展阶段与乳腺癌的低分化和转移关系密切。
付琼叶勇斌吴翔燕刘娟杨文君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前病变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免疫组织化学
宫颈环形电切术后上皮内瘤变及切缘阳性者病灶残留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且切缘阳性患者病灶的残留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LEEP后CIN且切缘阳性并行子宫全切术患者的病理资料,将LEEP后病理与子宫全切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62例LEEP后CIN且切缘阳性的患者子宫全切后病灶残留率达56.5%(35/62)。单内切缘、单外切缘阳性和内外切缘皆阳性患者的病灶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后切缘阳性部位与子宫全切后CIN不同级别的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41,P<0.05)。LEEP后切缘阳性CINⅡ级和CINⅢ级患者子宫全切后宫颈残留CIN病变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后切缘阳性的CINⅡ级和CINⅢ级患者,单内、单外切缘阳性和内外切缘皆阳性者宫颈腺体累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后CIN且切缘阳性患者的后续处理需要综合评估,采取合适的措施,对内外切缘皆阳性患者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不能预测LEEP后是否有病灶残留;宫颈腺体累及率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切缘阳性部位无关。
胡向荣杨文君付琼刁路明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D147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CD147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47和CD44v6在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腺瘤和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TC中CD14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46.3%和76.3%,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的13.3%和23.3%,正常甲状腺组织均阴性表达;腺外浸润组CD14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和83.3%,显著高于无浸润组的25%和55%;淋巴结转移组CD14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9%和83.9%,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的16.7%和58.3%。CD14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与PTC浸润与转移呈正相关(=0.282,<0.05)。结论 CD147和CD44v6在促进PTC的浸润与转移中呈互补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以及肿瘤浸润转移的判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仇玲玲付琼黄雅萍翟梅娟杨俊杰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肿瘤CD147CD44V6免疫组织化学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C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并探讨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对5例阑尾GCC进行临床资料回顾、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巨检阑尾无明显肿块,镜检阑尾GCC由杯状细胞或印戒样细胞三五成群,中央不形成明显的腺腔,沿阑尾壁环状浸润性生长,可见杯状细胞与隐窝上皮移行现象。免疫组化标记CgA、Syn、NSE、CK20、CEA、CDX2阳性,Ki-67指数2%~15%。随访5例,1例4年后复发死亡,3例无瘤存活,1例失访。[结论]阑尾GCC是阑尾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具有类癌和腺癌双向分化的组织学特点,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介于典型类癌和腺癌之间,预后与肿瘤的分期、分级、组织学亚型等有关。
翟梅娟付琼仇玲玲
关键词:类癌杯状细胞阑尾肿瘤临床病理学
Merkel细胞癌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Merkel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病因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3例Merkel细胞癌的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老年患者,女2例,男1例。镜下见肿瘤主要位于真皮,呈巢索状和弥漫片状分布,癌细胞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大小及形态较一致,胞质较少,核染色质细颗粒状,病理性核分裂像多见。免疫组化见CK20和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HMB45,TTF-1,LCA和CD99等阴性。结论 Merkel细胞癌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少见的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易局部复发或转移。近年来发现的Merkel细胞多瘤病毒可能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其临床病理及特征性的免疫组化表达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和辅助放疗及化疗。
付琼刘娟吴翔燕
关键词:MERKEL细胞癌免疫组化
乳腺癌组织中BRCA1/2、p65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
2022年
目的探究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核因子κB亚基p65表达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84例为研究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乳腺肿瘤组织HPV、BRCA1/2、p65表达情况,分析HPV、BRCA1/2、p65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研究组HPV、p65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BRCA1、BRCA2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HPV阳性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P<0.05);乳腺癌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BRCA1、BRCA2、p65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乳腺癌患者BRCA1、BRCA2阳性率低于HPV阴性患者(P<0.05),p65阳性率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HPV、p65阳性率上调,BRCA1/2阳性率下调,且相互作用参与乳腺癌的发病与进展。
孙丽君付琼陈晓丹翟梅娟寿乐意
关键词:乳腺癌P65人乳头状瘤病毒
喉鳞状细胞癌中人类错配修复蛋白2与多药耐药蛋白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人类错配修复蛋白2(human muts homolog 2,hMSH2)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中的表达及与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相关性,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喉鳞癌及声带息肉组织中hMSH2和P-gp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hMSH2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组中P-gp的表达情况。结果 hMSH2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9%,明显低于声带息肉90%(χ2=12.741,P<0.05),P-gp在喉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6%,显著高于声带息肉阳性表达率45%(χ2=13.260,P<0.05)。hMSH2阳性的喉鳞癌中P-gp阳性率为69%,hMSH2阴性的喉鳞癌中P-gp阳性率为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5)。hMSH2表达与喉鳞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gp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T分级相关。结论 hMSH2与P-gp在喉鳞癌发生及恶性演进中起一定作用,hMSH2可能通过影响P-gp表达导致喉鳞癌多药耐药的产生。
付琼刘娟吴翔燕
关键词:P-糖蛋白
SOX转录因子异常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及转移淋巴结中转录因子SOX_2、SOX_4和SOX_9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分化、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49例浸润性乳腺癌、66例转移淋巴结及40例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UDH)中SOX_2、SOX_4和SOX_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浸润性乳腺癌中SOX_2、SOX_4和SOX_9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UDH组(P<0.05)。转移淋巴结中,SOX_2、SOX_4和SOX_9表达均高于对应原发灶,其中SOX_2和SOX_4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_2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肿块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和临床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_4表达与浸润性癌TNM分期和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_9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及ER、PR状态、是否三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录因子SOX_2、SOX_4、SOX_9在浸润性乳腺癌和转移淋巴结中表达逐步升高,在乳腺癌发展、演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使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迁徙、转移潜能,提示预后不良。
付琼翟梅娟孙丽君刘红胜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结转移SOX2SOX9
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探讨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β-连环素(β-cat)、N-钙黏蛋白(N-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各项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中E-cad、β-cat和N-cad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E-cad和β-cat的高表达率为20.7%;异常表达率为79.3%,其中低表达率为34.1%,无表达率为18.3%,异位表达率为9.8%,表达分离率为17.1%;胃癌组织中E-cad和β-cat的异常表达与不同的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织中N-cad阳性表达率为31.7%,其阳性表达程度与不同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尸P<0.05或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和有无远处转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织中E-cad和β-cat表达水平与N-cad表达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在演变过程中存在上皮间质转化现象,并参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过程.
杨文君付琼刘娟吴翔燕陈丽荣
关键词:标志物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临床和病理特征BORRMANN分型无远处转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