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添爵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翻译
  • 2篇体验哲学
  • 2篇立法文本
  • 2篇名物化
  • 2篇名物化结构
  • 2篇和谐翻译
  • 2篇翻译策略
  • 1篇电影字幕
  • 1篇动态对等
  • 1篇对等
  • 1篇意象图式
  • 1篇隐喻
  • 1篇英汉
  • 1篇英汉翻译
  • 1篇英语
  • 1篇英语词语
  • 1篇语境
  • 1篇语境限制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机构

  • 7篇华东交通大学
  • 4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10篇付添爵
  • 1篇纪蓉琴
  • 1篇刘朝武

传媒

  • 1篇职教论坛
  • 1篇作家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长沙铁道学院...
  • 1篇长治学院学报
  • 1篇济南职业学院...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亚太跨学科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立法文本中的名物化结构及汉译应用
在当今法治社会,法律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及经济活动紧密相关,尤其是随着全球化及国际交往的快速发展,中国较以往更开放,更加大力度了解外国的法律体系制度。因此,英语立法文本的汉译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国际合作交流的强大推动力量。名...
付添爵
关键词:立法文本名物化结构英汉翻译逻辑关系翻译策略
历史·文化记忆·翻译:从“郢书燕说”谈起
2018年
历史、文化记忆与翻译存在一个彼此联成、环环相扣的内在逻辑。'郢书燕说'式隐喻揭示了文化记忆如何通过'经典'重构与认同来塑造历史面貌,而与文化记忆共生的翻译又以一种'大翻译'的阐释模式挖掘文化记忆并对历史进行再塑造。历史、文化记忆与翻译三者之间的休戚与共不仅为翻译学科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让翻译者多了一份文化担当与历史责任。
付添爵
关键词:文化记忆
英语立法文本中的名物化结构及其翻译策略
2012年
名物化作为语法隐喻的主要手段,是过程或事件的非一致表达形式,其特征表现为客观、严肃和准确。因此在英语立法文本中名物化被大量使用,成为其主要特点之一。本文旨在分析名物化结构在英语立法文本中的功能应用,并探究其相应翻译策略,使译者能进一步了解名物化及有益于英语立法文本翻译。
付添爵
关键词:名物化翻译立法文本
空间隐喻视角下的“前”“后”认知被引量:3
2013年
在日常汉语使用中,由"前""后"形成的几百个词条已经词汇化并具有了某种规约意义。为探究其意义形成过程,文章基于语料统计,从空间隐喻的角度对汉语中这一对高频词语作出认知解读,通过剖析二者的意象图式,重点从社会等级这一目标域分析"前""后"的隐喻意义拓展模式,并得出"地位较重要为前\地位较次要为后"的认知结论。文章还将顺应这一研究模式,运用语料统计、内省法等研究方法进一步对二者在其它目标域的隐喻意义拓展作出解析。
付添爵刘朝武
关键词:空间隐喻意象图式
浅析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基于词表统计的《春晓》英译评介
2013年
"现实—认知—语言"这一认知序列表明语言的形成基于人们对现实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是认知语言学解释语言的基本原理,因此,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旨在释解译文中的"两个世界"(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围绕着翻译主体和客体,本文提出了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即体验观、"人本主义"互动观、和谐观。同时,基于WordSmith 5.0的wordlist功能对唐诗《春晓》的两种英译文本进行数据统计,并运用以上翻译观对数据所揭示的译文现象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付添爵
关键词:翻译认知语言学词表《春晓》
法律英语词语模糊性分析及翻译
2009年
模糊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模糊词语在语言中大量存在,其中包括以"准确"为灵魂的法律语言。本文分析了模糊词语的隶属度及形成原因,并以法律模糊词语为研究对象,论述其在法律文本中的效用以及在法律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付添爵
关键词:法律翻译语境限制
基于体验哲学的“和谐翻译”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应用英语翻译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部分疑难杂症,如双语文化缺省、隐喻思维欠缺等。文章以此为探讨对象,从体验哲学的视角思考翻译教与学,强调体验哲学语言观,深入挖掘"体验性"在翻译中的认知作用,凸显隐喻思维的重要性,同时阐释其在应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重点性理解及应用,继而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拓宽翻译思维,树立课堂教学的创新型理念,顺利构建"和谐翻译"教学模式。
付添爵
关键词:体验哲学和谐翻译高等职业教育
上下义关系理论与TEM-8阅读理解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上下义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语义学理论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较强的理论指导作用。TEM-8阅读体裁决定了其篇章结构同上下义关系理论有着天然的契合之处。文章运用上下义关系理论中词汇的外延和内涵关系,通过收集分析2005年至2007年的TEM-8阅读真题,从词、句、段、篇章的层面上分析了上下义关系理论与TEM-8阅读理解的相关性,指出上下义关系作为一种科学解题的方法论,可以正确地指导考生猜测词义、概括段落主题句以及理解篇章,从而有效提高TEM-8阅读成绩。
纪蓉琴付添爵
关键词:上下义关系
以目的论为视角分析电影字幕的英译汉策略被引量:5
2009年
文章以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为视角,结合影视字幕独有的特点,提出新颖的电影字幕英译汉策略,即以目的为先导,兼顾形式与意义,使用加注、语篇归化、词语异化等方法进行翻译,并指出翻译策略要为实现电影的信息表达和文化交流这一功能目的服务。
付添爵
关键词:目的论动态对等电影字幕
“和谐翻译”之略谈——基于体验哲学的主体间性
从哲学角度思考翻译,树立"翻译学途径"研究模式,无疑是综合性研究之源,理论化构建之本。基于体验哲学的语言观,以翻译主体为研究对象,探索其主体间性是不可忽略的。坚持语言的体验观、承认翻译主体的认知体验、辩证性地认识主体间性...
付添爵
关键词:体验哲学翻译主体主体间性和谐翻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