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霞 作品数:24 被引量:184 H指数:9 供职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交通运输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理学 更多>>
基于客户分类的即时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23 2020年 大数据背景下即时配送平台对客户进行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可能.为寻求企业长期发展,将客户分类融入到车辆路径问题中,用有限的资源提高配送准时性以得到优质客户的维持和发展,为企业赢得更多潜在效益.本文结合客户的消费行为将客户分为多个层级,根据每层级客户的特点设置超时惩罚成本,构建出基于客户分类的即时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并根据问题特点设计遗传算法求解,最后,结合某即时配送平台的业务场景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于江霞 杜红亚 罗太波关键词:物流工程 车辆路径问题 遗传算法 客户分类 公路交通适应性的加权灰色关联度评价 本文从公路交通适应性的含义出发,构建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权重的客观赋值方法,弥补了灰色平均关联度的不足,并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公路交通适应性评价。同时以陕西省和天津市公路发展为实例,说明了该方... 于江霞 王选仓关键词:公路交通 经济发展 灰色关联 文献传递 基于鲁棒优化的新增设施选址策略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在需求无概率分布的条件下,将区间数据作为需求上下界,以所有设施中最大负荷量最小化为目标,基于鲁棒优化方法,采用最小最大后悔准则,在就近服务假设下建立新增设施选址优化模型.基于最坏情景分析,证明了最坏情景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设计了使最大负荷量的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求解算法.研究结果克服了求解时间复杂度会随需求点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的缺点,把已有的时间复杂度为指数的求解算法改进到多项式时间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本文算法更适合大规模网络上的新增设施选址问题. 罗太波 赵阳 于江霞 李红梅关键词:算法设计与分析 基于需求函数模型的公路网规模预测 被引量:28 2006年 针对公路网规划中路网总量的确定问题,系统分析了公路网密度与人口密度、人均GDP的关系,得出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公路建设速度、规模需求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缓慢时期,对公路的运输需求相对较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公路建设超过一定规模时,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公路运输的需求降低,公路建设速度开始减缓。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人口、经济增长对公路的需求函数模型。通过1991~2003年统计资料,分析确定了模型参数的合理构成范围,建立了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公路网预测模型。 王选仓 于江霞 王秉纲 石勇民 郭筱穆 程兴新关键词:交通工程 公路网 生产函数 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区划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从以大区域进行规划的经济发展思路出发,提出公路建设区划的概念和公路建设区划理论基础,并建立西部公路网合理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指标进行降维,避免了多指标间存在的相关性及信息重叠性的不足,并对西部地区的公路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再利用降维后新的互不相关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体系替代原先存在较多的信息重叠及相关关系的评价指标,对西部各省区的公路发展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可用于西部地区公路网合理规模的确定。该方法不但能够使原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所得结论具有客观、可信、较有说服力,使西部地区公路网合理规模的确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于江霞 韩少华关键词:公路网 基于加权灰色关联度的公路交通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28 2006年 从公路交通适应性的涵义出发,构建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权重的客观赋值方法;弥补了灰色平均关联度的不足,并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公路交通适应性评价。同时以陕西省和天津市公路发展为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中的应用,并将评价结果与传统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说明该方法权重赋值客观,更符合实际,改进的评价方法易于操作,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于江霞 王选仓 韩少华 秦振书关键词:适应性 公路交通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基于专家组合赋权的4PL供应商选择决策方法 被引量:7 2021年 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优选与之匹配的第四方物流供应商(fouth party logistics,4PL)进行长期合作,以达成双赢。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践结合构建了4PL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混合评价信息下基于决策专家对评价结果自信度和可信度进行组合赋权的4PL供应商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第四方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性质不一,决策专家知识背景相差较大等问题,将评价信息分类处理。定量评价信息以精确数表示,而专家定性的不确定性语言评价信息转化为直觉梯形模糊数。根据专家评价信息相似度量化决策专家在单个评价指标下的客观可信度,同时结合决策专家对各个指标评价值的自信度进行专家组合赋权,最后在精确数、直觉模糊数混合评价信息下基于改进TOPSIS和灰色关系分析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第四方物流供应商选择决策,并通过算例进行验证。 于江霞 汪静 罗太波关键词:第四方物流 自信度 直觉梯形模糊数 组合赋权 公路网最佳经济规模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2007年 从经济角度出发,建立了公路建设的最佳经济规模模型,在公路建设总体规模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确定不同公路等级结构,即效益成本比最大的等级结构。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公路合理等级结构进行了测算,并提出今后陕西省公路建设发展的方向。说明该模型在预测公路网规模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模型丰富了公路网规模的预测内容,对中国干线公路网以及区域公路网规划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于江霞 王选仓 王秉纲 石勇民 郭筱穆关键词:公路网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空间相关性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14 2015年 为描述公路交通设施的空间分布状态,评价其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效应,引入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中国公路交通设施的空间相关性和收敛性,探讨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公路交通设施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显著性不断增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的长江流域地区聚集程度高,西部聚集程度低,东西差异明显;我国公路交通设施不存在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而引入控制变量后,存在条件β收敛并显著,说明我国公路交通设施发展还取决于其他影响因素;公路交通设施和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正相关并高度显著,显著性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川、云、贵地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存在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而引入控制变量后,条件β收敛显著.说明公路交通设施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于江霞 海猛 韩少华关键词:公路运输 空间计量经济学 交通基础设施 收敛性 我国公路货运与制造业重心的空间分布和演变 被引量:7 2014年 运用重心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公路货物运输与制造业重心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探讨了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公路货物运输重心表现为缓慢的南下东进特征,移动距离由剧烈走向缓和;与几何重心比较,公路货物运输和制造业空间分布一直处于不均衡状态,公路货物运输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在扩大;与我国制造业重心变化轨迹相比,公路货物运输重心变化轨迹相似度较高,但公路货物运输重心变化具有先导性,且先导性程度日趋减弱,说明公路交通发展对制造业空间布局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随着公路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其引领与拉动作用逐渐减弱;公路货物运输和制造业区域差异受国家空间经济产业布局政策及由其导致的开放程度、开放时序的差别影响较大。 于江霞 冯欣 张丹 黄丽娟关键词:运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