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永才

作品数:8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梗
  • 2篇老年
  • 1篇蛋白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频谱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反应
  • 1篇血管反应性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脑钠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神经元
  • 1篇血清神经元特...
  • 1篇血栓
  • 1篇血栓通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机构

  • 5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6篇于永才
  • 2篇吴世政
  • 1篇王进鹏
  • 1篇陈晓娟
  • 1篇朱爱琴
  • 1篇樊青俐
  • 1篇王莉
  • 1篇张蓉
  • 1篇楮以德
  • 1篇肖宗宇
  • 1篇尚玲
  • 1篇唐莉
  • 1篇郗爱旗
  • 1篇郝贵生
  • 1篇李英兰
  • 1篇侯倩
  • 1篇才鼎
  • 1篇李国峰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西宁地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分析
2008年
目的 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260米以上)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TNF—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5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心衰组,同期选择3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力衰竭诊断仪检测血浆BNP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水平、ELISA法测定CRP水平,同时行心脏超声检查。20例NYHA Ⅱ~Ⅳ级患者,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平均3个月后再次接受上述检查并留取血标本。结果 (1)心衰组患者血浆BNP、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2)NYHAⅡ~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在NYHA不同级别之间差异显著,与NYHA呈正相关(r=0.458,P〈0.01),与LVEF呈负相关(F=-0.715,P〈0.01)。结论 血浆BNP、CRP、TNF—α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监测上述指标,可预测心力衰竭患者远期NYHA恢复情况,也可作为疗效观察及判定的重要参数。
李英兰郗爱旗楮以德朱爱琴李国峰尚玲于永才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肿瘤坏死因子Α
高原病的发病及防治被引量:8
2010年
我国是世界上高原面积最大的国家,海拔在3000 m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前不久在我国青海省玉树发生的地震所处地区的平均海拔4493 m,氧含量仅有平原地区的55%,因此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各类救援人员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高原反应。
于永才
关键词:高原病发病救援人员抗震救灾氧含量
高海拔地区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联合BDNF治疗大鼠脑梗塞模型的实验研究
王莉陈晓娟肖宗宇侯倩才鼎王进鹏周有婷于永才樊青俐郝贵生张蓉唐莉雷延成
该研究拟培养大鼠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并通过改良,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在模型制备前,将大鼠置于模拟5500米海拔的低压氧舱进行低压氧处理。成功制备模型后第3天,经立体定向颅内联合移植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MS...
关键词:
关键词:脑梗塞
TCD结合屏气试验评价高原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
目的:  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屏气试验评价高原地区正常人及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VR)。  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0年12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74例,健康对照组62例,经颅彩...
于永才
关键词: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脑血管反应性多普勒频谱屏气指数
文献传递
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自发性非外伤性脑出血老年患者10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脑出血患者均于入院时给予手术治疗,进行血清NSE与S100β蛋白表达检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脑卒中量表(E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分析浓度的变化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脑出血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患者治疗7 d后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患者出血量、NIHSS评分、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NSE、S100β蛋白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NSE和S100β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及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的关系,可用于判断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于永才吴世政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元特异性S100Β蛋白认知功能障碍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3
2014年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输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5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D-二聚体(D-dimer)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9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PA水平较治疗前上升,TM、PAI、D-dime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经治疗后,t-PA、TM、PAI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比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效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于永才吴世政候倩
关键词:血栓通阿司匹林脑梗死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