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花
-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主体特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2015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和认同接受客体,而是将自己的主体认知、主体情感、主体意志和主体能力等个性化因素作用于接受过程,并对接受效果产生影响。不同的接受主体有着不同的主体认知、主体情感、主体意志和主体能力,因而就有不同的接受目的、接受背景、接受兴趣,接受能力,从而最终导致不同的接受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主体特征与接受效果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尚缺乏实证检验,探讨接受主体的特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于桂花
- 关键词:教学效果课程改革
- 民办高校教师稳定性的培育与提升——基于青岛民办高校的实证研究
- 2012年
- 目前民办高校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时期,制约民办高校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流失率过高。民办高校以人为本的软环境建设在稳定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探索民办高校教师流失与内部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找出导致教师高离职的关键因素,有益于民办高校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教师的流失率。
- 于桂花
-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软环境优化
- 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尤其突出,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不高,对进口国的贸易信息掌握滞后,农产品经常到达进口国后被进口国告知“不符合标准”而予以扣留或销毁,给中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积极探索...
- 张士军于桂花
- 关键词: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
- 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办高校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民办高校往往会把发展的焦点集中在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学校规模的扩张上,很容易忽视德育...
- 于桂花
- 关键词:民办高校德育教育问卷调查
-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选择探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民办高校在办学经费、师资力量、学生特点等各方面,与国办高校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认为,这种差别同样体现在思政课教学上。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提高民办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四大路径选择。
- 于桂花
-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 基于“R&O-CPIO3+1”模式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以某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剖析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应用技术大学是新建本科院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建本科院校应"去学科化",重视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基于这一定位,新建本科院校理应加强教学系统建设,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适应应用型教学的校企合作互动平台。以R&O-CPIO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为新建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 于桂花张士军
-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企深度融合
-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以青岛滨海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08年
- 人文素质、科学素养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通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做人并为学生一生打基础的教育,其宗旨和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促进和大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学生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笔者试图通过剖析青岛滨海学院通识教育的实践来创新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
- 张士军于桂花
-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创新
- 主体特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相关性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接受主体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和认同接受客体,而是将自己的主体认知、情感、意志和能力等个性化因素作用于接受过程,并对接受效果产生影响。不同的接受主体有着不同的主体特点,因而就有不同的接受目的、背景、兴趣和能力,从而最终导致不同的接受效果。文章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主体特征与接受效果之间存在的联系,提出了提高思政理论课效果的途径。
- 于桂花
- 关键词:教学效果课程改革
-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课程整合——基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理念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很多普通高校都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目前新升格为本科的民办高校有48所,其中有32所也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普通高校的专业侧重于学科型人才的培养,而民办高校应该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民办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并没有突出这一思想。文章通过基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理念,以民办高校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重新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要求。
- 于桂花
- 关键词: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整合
- 主体特征与思政课接受效果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2015年
- 在思政课教学的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和认同接受客体,而是将自己的主体认知、主体情感、主体意志和主体能力等个性化因素作用于接受过程,并对接受效果产生影响。不同的接受主体有着不同的主体认知、主体情感、主体意志和主体能力,因而就有不同的接受目的、接受背景、接受兴趣和接受能力,从而导致最终不同的接受效果。文章通过对某高校学生的调研,分析了性别特征、所属学科、不同年级、学历层次、政治面貌、家庭背景等接受主体的特征与思政课接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思政课整体接受效果的建议。
- 于桂花
-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效果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