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志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硬膜外麻醉与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对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先注入硬膜外0.75%左旋布比卡因3~4ml后再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混合药进行麻醉,与腰麻后置人硬膜外导管按需注入局麻混合药进行麻醉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方法老年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66~81岁,体重47~85kg,ASA I~Ⅲ级,随机分成A、B2组各30例。选L2-3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A组注入0.75%左旋布比卡因3—4ml和B组注入1%利多卡因3~4ml,并且各加入20μg肾上腺素作为实验量,B组用腰穿针顺硬膜外穿刺针入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3mg加芬太尼20μg等比重药液2m1,然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cm,平卧后A组注入局麻混合液(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1/20万肾上腺素)初量,A、B组术中酌情注入追加量2~3m1,维持阻滞平面Ts以上。观察比较2组局麻药用量、血压变化、心率变化、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和不良反应。结果注入硬膜外腔0.75%左旋布比卡因3~4ml后再置入硬膜外导管与注入蛛网膜下腔布比卡因3mg加芬太尼20嵋腰麻比较,血液动力学变化较轻,2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皆较完善,肌松满意(P〉0.05),不良反应轻。结论置管前注入0.75%左旋布比卡因3~4ml硬膜外阻滞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的麻醉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副作用轻,安全有效。并能达到较完善的麻醉效果。
- 陆惠元于礼朱懿峰于建志
- 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附48例报告)
- 1998年
- 我们采用动态综合检查方法,诊治妊娠期急性阑尾炎20例,取得满意结果,提高了早期诊断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1985~1992年28例作为对照组(Ⅰ组),1992~1997年20例为实验组(Ⅱ组)。年龄为23~30岁。妊娠早期20例(<4月),中期18例(4~7月),晚期10例(>7月)。
- 张思浩程建渊于建志刘轶民
-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妊娠早期淀粉酶子宫穿孔
- 右半结肠癌66例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外科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93.9%,手术病死率1.5%,随诊率93.6%。全组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56.8%、52.2%、52.9%及66.7%。结论从远期疗效观察右半结肠癌如获早期诊断,大部分患者可治愈,鉴于Ⅲ期患者预后较差,因此提出对这部分患者术后加用化疗及中药扶正可能提高其远期疗效。
- 张续民于建志刘刚任宏
- 关键词:结肠癌疗效外科
- 利多卡因与丁哌卡因复合新斯的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与丁哌卡因复合新斯的明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利多卡因(L)组、丁哌卡因(B)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20例。选L2~3硬膜外穿刺成功,注入0.75%丁哌卡因4ml作为试验量,然后向上置管4cm,注入局麻药(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混合液,观察感觉、运动阻滞和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手术后疼痛评估,其采用视觉模拟(VAS)评估法(0cm为无痛,10cm为剧痛)。当VAS评分≥3cm,分别硬膜外注入药物,L组予利多卡因80mg和新斯的明2μg/kg,B组予丁哌卡因15mg和新斯的明2μg/kg,C组予丁哌卡因15mg。术后记录活动时镇痛强度、镇痛时间和副作用。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感觉、运动阻滞和SpO2比较变化不大,血液动力学SBP在注入局麻药后10min有下降,其他时段变化也不大。术后硬膜外注药24h内和48h内VAS评分:L组、B组与C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硬膜外注药24h内L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注药后痛觉明显增加(VAS评分≥3cm)时间:L组(637±152)min、B组(703±146)min与C组(217±51)min,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硬膜外利多卡因或丁哌卡因复合新斯的明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和无明显副作用,新斯的明复合丁哌卡因优于复合利多卡因。
- 陆惠元于礼冷翠波王寿世曲雪红戴晓凤于建志
- 关键词:利多卡因丁哌卡因硬膜外镇痛
- 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高龄病人乙状结肠切除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比较研究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高龄病人乙状结肠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 40例乙状结肠切除术病人,年龄80~95岁,ASAII~III级,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腰硬联合穿刺,取L2~3一次注入蛛网膜下腔:A组左旋布比卡因3mg+芬太尼20μg,B组布比卡因3mg+芬太尼20μg,然后向上置入硬膜外导管4cm,2组术中均酌情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4~6ml,维持阻滞平面T8~T6以上。观察感觉、运动阻滞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当SBP低于90mmHg或下降原SBP30%以上时,静脉注射麻黄碱5~6mg。HR低于55次/min或下降原HR20%以上时,静脉注射阿托品0.3~0.5mg。结果 40例麻醉皆满意,感觉阻滞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运动阻滞A组较B组略差。2组腰麻后SBP、DSP和HR无明显改变(P均>0.05)。A组1例、B组2例静脉注射了麻黄碱,B组1例静脉注射了阿托品。结论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高龄病人乙状结肠切除术中有满意的麻醉效果和稳定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较小剂量布比卡因更适合下腹部腰麻高龄病人手术。
- 陆惠元于礼王寿世王智玉于建志
- 关键词:腰麻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芬太尼乙状结肠切除术高龄
- 椎管内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查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时,先注入硬膜外0.5%左旋布比卡因4 ml后再置入硬膜外导管与腰麻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后按需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并加以比较。方法 60例高龄下腹部手术患者,年龄80~95岁,体质量46~82 kg,ASAⅡ~Ⅲ级。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硬膜外麻醉组)、B组(腰硬联合麻醉组),2组各30例。选L2~3硬膜外穿刺成功后,A组经硬膜外穿刺针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4 ml,B组注入1%利多卡因4 ml,并且2组各加入20μg肾上腺素作为实验量。B组用腰穿针顺硬膜外穿刺针入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3 mg加芬太尼20μg等比重药液2 ml。然后2组各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平卧后A组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8~10 ml初量,A、B组术中酌情注入追加量4~6 ml,维持阻滞平面T8~6,最高达T4,最低达S5。观察比较2组局麻药用量,血压、心率变化,感觉、运动阻滞,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平面平均起效时间和最高平面平均时间及Bromage评分1、3级平均起效时间B组短于A组(P均〈0.01);达到Bromage评分1、3级的患者比例和RAM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好,局麻药用量少,血液动力学较稳定且安全有效。置管前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4 ml,然后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初量和追加量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其除起效慢外,血液动力学也较稳定,副作用轻,安全有效,亦能达到较完善的麻醉效果。
- 陆惠元于礼朱懿峰张延平于建志
- 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下腹部手术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