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专妮
- 作品数:22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纳米氧化锌+黄原胶复配波尔多液的物理稳定性及抑菌性能研究
- 2018年
- 为进一步提升传统波尔多液的物理稳定性和抑菌性能,利用黄原胶和纳米氧化锌对传统波尔多液进行了复配。结果表明,对于倍量式配制的复配波尔多液,当黄原胶的添加量为0.6%,纳米氧化锌的浓度为0.4 g/L时,其悬浮率和D50分别为98.2%和4.42μm,对棉花枯萎菌和苹果腐烂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89.7%和100%,明显优于传统波尔多液。
- 王强于专妮王娟
- 关键词:波尔多液复配抑菌性能D50
- 微米氧化亚铜可见光降解甲基橙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氧化亚铜的光降解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通过自制的微纳米氧化亚铜为催化剂,以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进行光降解研究,通过吸光度评价降解效率。实验探究了氧化亚铜的形貌、粒径、用量以及使用频率等因素的改变对光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μm球形微米氧化亚铜用量1.2 g/L,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时,经过16 h无阳光直射条件下,测得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0%。实验还进一步发现,添加纤维素载体不仅能够减少光催化剂团聚,而且方便回收。
- 于专妮李民王强
- 关键词:光催化降解率
- 含有纤维素的新型波尔多液的制备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 2011年
- 简介了传统波尔多液的性能、药效、杀菌机理、制备方法及优缺点,从传统波尔多液易聚沉的缺陷出发,研究添加纤维素的波尔多液性能的变化。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粒度分析等手段对实验样品进行表征。发现以质量分数0.04%~0.06%羟乙纤维素(HEC)水溶液配制的波尔多液最难沉降(悬浊率为58%),耐雨水冲刷性最强,从而延长了波尔多液的药效。
- 王强于专妮于良民
- 关键词:波尔多液纤维素悬浮率
-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被引量:27
- 2013年
- 根据仪器分析实验的特点,为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授课内容、教学模式、考核办法、实验教改项目等方面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 于专妮王强
-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 CnF2n+1COOH(n=1-9)激发态及CF3COOH光降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 近年来,阳光或人工光源辐射已成为降解各种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手段,而其光降解机理与激发态的性质息息相关。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已成为当前研究中等分子乃至大分子激发态性质的最有效方法。一方面,...
- 于专妮
- 关键词:三氟乙酸
- 文献传递
- 基于精益安全管理的实验教学研究——以乙酸乙酯的制备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以经典酯化实验为载体,引入精益安全管理,指导教师从“做一名有感领导”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打破惯性思维”“自觉自愿”“持续改进”等先进理念关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通过设计与精益安全管理相适应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觉的安全习惯。经教学实践发现,精益安全管理应用于实验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消除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能更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 于专妮刘现启王强
- 关键词:实验教学酯化反应
- 浅谈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被引量:15
- 2009年
- 针对仪器分析课程的特点,本文从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等方面总结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 于专妮吕海涛任春艳王强
- 关键词:仪器分析教学方法
-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中科研意识的培养被引量:4
- 2018年
- 根据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性质,课程改革从依据社会需求优选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安排授课,学生提前参与科研训练入手等3个方面开展。在授课教师和导师的“双驱牵引”下,逐步渗透、启发和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与此同时,学院还建立了旨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奖励机制,并调整了学生成绩考评模式,进一步保障了科研意识的培养。不但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为即将进行的本科生毕业设计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王强吕海涛于专妮杨爱萍
-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化学动态教学
- 柱状活性炭固体磷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 2024年
- 为了降低酯化反应实验教学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为了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可采用固体酸替代强腐蚀性的浓硫酸来催化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采用直接浸渍法和二次煅烧法制备了柱状活性炭固体磷酸,以磷酸负载量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制备条件,利用二次煅烧后的柱状活性炭固体磷酸催化乙酸乙酯的合成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柱状活性炭固体磷酸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煅烧温度为260℃,活性炭的浸渍时间为25 h,煅烧时间为4 h。经SEM分析,二次煅烧后的柱状活性炭固体磷酸结构更加蓬松,更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乙酸乙酯的产率能达到80.4%,重复使用3次后乙酸乙酯的产率依然可达41.7%。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并制备了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固体磷酸催化剂,该过程不但可在学生心中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结果与环保并重的理念,也为酯化反应的绿色化改进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 隋双阳刘现启王强于专妮
- 关键词:固体磷酸二次煅烧
-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10
- 2013年
- 我们根据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调整师资结构,保证教学的连贯性;运用多媒体课件,强化实验预处理;设立实验教改项目,实现教学相长;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仪器分析实验的教改路径。
- 王强于专妮师进生
-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