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川
-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页岩气开发及其减污降碳再认识被引量:7
- 2023年
- 为助推中国页岩气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溯源页岩气环境争议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十余年来页岩气开发实践,总结了国内对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新认识,系统介绍了中国自主创新形成的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并指明了下一步技术发展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气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始于2009—2011年,经过激烈讨论,美国学术界主流意见认为,页岩气开发存在生态环境风险,但通过合理取水、确保井筒质量、妥善贮存和处置压裂返排液及钻井固体废物等措施可有效防范;②页岩气开发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贡献有限,不会必然污染地下水环境,绿色开发应重点关注低碳钻井和压裂、废弃物处置、地下水保护等方向;③“电代油”钻井和压裂实现了施工过程无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川南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在处理回用基础上已实现处理外排,油基岩屑处置对规模开发的制约也因热脱附技术的进步而突破;④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仍应在深度降碳、稳定减污、持续增效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结论认为,基于10余年来对中国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与再认识,可为中国未来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 刘文士张烈辉朱进龚建华陈学忠段明赵玉龙梁仁刚李小刚吴易一唐慧莹贾宇乔川李烨楠张日奎林慧丽
- 关键词:页岩气温室气体压裂返排液
- 油气田建设项目HSE“三同时”管理模式优化被引量:4
- 2021年
- 油气田建设项目需要配套的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保护等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油气田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易出现未批先建、项目进度滞后、设计响应不全等问题。企业在实施建设项目过程中,从编制方案、预可研、选址、环评等各项评价、初设和施工图设计响应、施工、过程监管、完工验收到运营,“三同时”管理贯穿整个过程。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优化管理模式,提高效率,做到合法、合规建设尤为重要。
- 廖凯蒋世金孟伟乔川
- 关键词:建设项目HSE
- 气田水回注井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管控措施探讨
- 气田水是气田生产过程中的采出水.气田水回注是以保护环境和持续气田生产为目的,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采取安全有效措施,有监管的向回注层注入气田水的过程.在地质论证的基础上,老气田优先选择储存空间较大的采空井或枯竭井进行利...
- 廖凯乔川张鹏
- 关键词:气田水环境风险评估
- pH对沉积型含油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以油田含油污泥为底物,构筑了不同pH的沉积型含油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分别采集不同pH(6.5,7.0,7.5,8.5,误差±0.2)的SMFC输出电压,并测定相应电池电动势、表观内阻、功率密度等,研究了pH值对SMFC体系产电及原油降解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研究分析了弱碱环境下SMFC中正构烷烃组分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大,SMFC的输出电压、功率密度、电动势先增大后减小,表观内阻则先减小后增大,pH=7.5时,电压最高,功率密度和电动势最大,表观内阻最小;随着pH增大,含油污泥原油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pH=7.5时,原油去除率最大。SMFC体系在弱碱性环境下(pH=7.5),其产电性能和原油降解性能最佳,主要是SMFC中的菌群可以提高对高碳数烷烃的降解速率,对偶数碳烷烃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而且具有降解类异戊二烯烷烃的能力。
- 黄春峰乔川唐善法郭海莹王鹏华李甲亮
- 关键词:含油污泥PH产电原油降解正构烷烃
- 钻井泥浆固化处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针对四川地区油气田产生钻井废泥浆的特点,选取代表性的井场平台,进行现场调查和固化体取样实验,并将量化的数据定性化,得出固化处理钻井废泥浆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再通过对较差的井场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最终分析钻井泥浆固化处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结果表明:采取废弃泥浆固化方法效果较好,对周围土壤环境影响小。
- 乔川欧阳峰刘了张亚会
- 关键词:钻井泥浆土壤环境影响
- 天然气烃露点预测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获取准确的天然气烃露点数据,对发展天然气工业的诸多环节(如天然气开采、加工和管输)都具有重要意义。预测方法可快速提供一定精度范围的天然气烃露点数据,是推动天然气工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首先,梳理了经验关联式、状态方程、超额吉布斯自由能-状态方程(G^E-EOS)模型3种预测方法的发展及其在烃露点预测领域的应用。其次,通过对不同天然气体系复杂性的分析,提出了以不同的预测模型深入开展不同天然气体系烃露点预测研究的思路,并结合开展的实验工作,指出目前国内常用的烃露点预测模型(PR方程和SRK方程)的平均预测偏差较大(分别为6.7℃、9.2℃),不能准确有效地指导天然气工业的工程设计和装置运行。最后,指出针对不同复杂性的天然气体系,开发不同的预测模型,形成系统化的天然气烃露点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 周理张镨蔡黎郭开华乔川
- 关键词:立方型状态方程相平衡
- 压缩机改缸节能技术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气田进入生产开发后期,产气量受输气压力和用户用气情况的影响随时发生变化,按照原来气田生产设计和选型的压缩机组已不能在工况调节下满足目前的生产需要,只能维持设备在50%~70%功率内运行,这不仅加大了设备的机械磨损,增加了维修保养费用,而且使单台机组的燃料气消耗大幅度增加。为此,隆昌气田昌8井增压站设计并现场实施了压缩机改缸技术试验,获得成功。通过增大压缩缸径,增加单次压缩机处理气量,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有效地降低了燃料气的消耗,为西南油气田压缩机能耗的降低提供了参考。
- 丁林何跃曾金江乔川
- 关键词:节气
- 钻完井废弃泥浆渣泥微生物-土壤联合处理工艺探讨
- 本论文针对钻完井废泥浆渣泥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结合前期微生物处理技术研究成果,对坝004-X1井和寺005-X6井部分或全部采用微生物-土壤联合处理工艺进行钻完井废泥浆渣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通过长时间检测实验得出:土壤...
- 乔川石景智廖凯
- 关键词:微生物处理土壤处理
- 四川油气田常规钻井作业边界噪声调查与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油气勘探钻井作业由于其特殊性,噪声产生与排放难以避免。2018年《环保税法》开始实施执行,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钻井作业噪声治理控制,减少或避免噪声税的交纳,了解钻井作业噪声实际产生排放情况十分必要。分析了四川油气田井场布局及钻井作业主要声源情况,详细监测调研分析了四川油气田主要钻机类型作业的边界噪声情况,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列举分析了一些控制实施应用案例,可供油气田环保工作者和相关管理人员参考。
- 陈立荣王荣华张敏李辉陈万德陈文竣乔川
- 关键词:油气田钻井噪声
- 可实现废弃水基钻井液再生利用的电化学吸附法被引量:20
- 2018年
- 现有的固、液分离技术及设备均难以去除钻井液中粒径小于等于10μm的有害固相及超细微颗粒,钻井现场多采用无害化处理后填埋的方式处置,不仅资源化利用率偏低,还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风险。为此,提出了采用电化学吸附法对废弃水基钻井液进行再生处理的技术思路:首先通过室内实验,在电吸附电极上施加电压,研究电压、吸附时间、膨润土浓度、极板间距及无机盐浓度对电吸附效果的影响;然后分别考察了4种常用无机盐(NaCl、KCl、CaCl_2、Na_2CO_3)在不同浓度下的电吸附极板对模拟钻井液中固相颗粒的吸附能力;最后在确定最佳电吸附条件的基础上,以国内某油田废弃聚磺钻井液为样品,验证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电化学吸附法通过吸附去除水基钻井液中的劣质固相,实现了废弃水基钻井液的再生,提高了钻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后期钻井废弃物的处理量及成本;(2)含5%膨润土、2 g/LNaCl的模拟废弃钻井液最佳电吸附条件为吸附电压36 V、吸附时间5 min、极板间距5 cm;(3)上述样品经电化学吸附法处理后,1~10μm粒径劣质固相的去除率超过90%,表明该方法对于去除废弃聚磺钻井液中的劣质固相具有明显的效果。
- 谢水祥任雯乔川仝坤孙静文张明栋刘晓辉张哲娜
- 关键词:去除率再生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