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宗雷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潍坊市2004~2005年桶(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
- 2006年
- 梁成武乔宗雷
- 关键词:卫生状况分析饮用水办公场所卫生质量矿泉水山泉水
- 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对潍坊市手足口病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山东省潍坊市手足口病(HFMD)发病的时空特征,探讨气温对潍坊市HFMD发病滞后效应及人群易感性。方法收集2015—2017年潍坊市HFMD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建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气温对日HFMD发病状况的定量关系及滞后效应。结果潍坊市2015—2017年HFMD总病例数为18 963例,男女比例为1.58:1;病例多集中于5—7月;气温对HFMD发病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当日均温度达到33℃,滞后天数为6 d时,相对危险度最高(RR=1.76,95%CI=1.26~2.34);以日均温度的P50为参考温度,高温(24℃、29℃)效应较低温(–2℃、4℃)效应显著;5岁以下儿童累积相对危险度高于其他人群。结论气温是潍坊市HFMD发病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不同温度对不同人群的滞后效应明显不同,高温影响更为显著,5岁以下儿童尤为敏感。
- 郑大山郭玉清陈喆刘峰郭雪艳刘本先乔宗雷赵晓蒙刘起勇李京
- 关键词:气温
- 潍坊市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值探讨
- 2006年
- 梁成武乔宗雷
- 关键词:甲醛浓度居室空气装修材料居室装修
- 2007—2023年潍坊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07—2023年潍坊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2007—2023年潍坊市报告已结案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23年潍坊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4起,全部为传染病事件,报告病例为1384例,无死亡病例,平均罹患率为1.66%;报告事件数排前3位的是奎文区、潍城区、临朐县;每年4—6月、11—12月为事件报告高峰期;幼儿园及小学是高发场所;城市学校报告事件较多。疫情介入处置时间中位数为5.46 d,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5.54 d,两者呈正相关(r=0.437,P<0.01)。结论:幼儿园及小学是潍坊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场所,不同地区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时间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传染病制定防控措施。
- 韩明奎郭雪艳乔宗雷单杰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流行病学
- 2016-2023年潍坊市病毒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分析潍坊市病毒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2016-01-01-2023-12-31潍坊市上报的18起病毒性腹泻(致病原为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整理病毒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场所、发病规模、主要传播方式、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等信息,以及病例临床表现、采样及实验室检测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双正态分布变量关系分析用Pearson相关,非双正态分布变量关系分析用Spearman相关。结果 2016-2023年,潍坊市18起病毒性腹泻主要致病病原为诺如病毒16起,札如病毒2起,报告病例430例,无死亡病例,罹患率为1.79%;除1月、8~10月外,其他月份均有报告;奎文区报告事件数最多(5起),幼儿园是高发场所(9起),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65,P<0.001。人传人是主要传播途径(13起),呕吐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率为66.38%),粪便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0.67%(152/300),主要是诺如病毒(82.89%,126/152)。各病毒之间粪便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30,P<0.001;GⅠ与GⅡ之间粪便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10,P<0.001。18起疫情介入处置时间中位数为3.68 d,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3.94 d。单起疫情发病人数与疫情持续时间之间呈正相关,rs=0.65,P=0.004;17起事件介入处置时间与疫情持续时间之间呈正相关,r=0.49,P=0.046。结论 幼儿园是潍坊市病毒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场所,人传人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诺如病毒GⅡ是最重要的致病病原;应全面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 韩明奎乔宗雷郭雪艳赵晓蒙单杰
-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 潍坊市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企业卫生质量调查报告被引量:1
- 2005年
- 刘秀清李清平乔宗雷
- 关键词: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污染
- 2006-2023年潍坊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06-2023年潍坊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2006-2023年潍坊市上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因、发病规模、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等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罹患率、病死率、年度百分比变化(APC)、莫兰指数(Moran′s I)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06-2023年潍坊市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68起,其中乙类364起、丙类61起、其他传染病43起。发病2420例,死亡45例,合计罹患率为1.86%(2420/129946),合计病死率为1.86%(45/2420)。Joinpoint分析显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APC为8.84(P<0.05),呈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4);11月-次年2月为高峰期,5-8月为低谷期。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未发现统计学差异(Moran′s I=0.074,Z=1.06,P=0.15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潍城区和奎文区为高-高聚集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村庄和社区的发生率较为均衡,学校和工矿企业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场所,不同人群需要关注的主要传染病病种存在差异。结论2006-2023年潍坊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病谱在不断发生变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各县市区间差异较大,不同人群需要制定不尽相同的防控措施。
- 韩明奎郭雪艳乔宗雷单杰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流行病学
- 2008-2023年潍坊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处置质量评价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08-2023年潍坊市接收处置的传染病预警信息,并评价预警信息处置质量,为规范工作流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中2008-2023年潍坊市接收处置的传染病预警信息相关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使用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综合评价处置质量,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和线性组合χ^(2)检验,用Geoda1.18.0软件进行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2008-2023年,潍坊市共接收传染病预警信号24410条,处置率100.00%,处置及时率98.51%,疑似事件阳性率21.66%,预警信号阳性率0.66%。2009-2023年疑似事件阳性率(χ^(2)=691.217,P<0.001)、预警信号阳性率(χ^(2)=149.939,P<0.001)均呈上升趋势。2008-2023年疑似事件阳性率未呈现空间聚集性分布(Moran′s I=0.057,Z=0.91,P=0.19),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示,寿光市为高-低聚集区,青州市为低-高聚集区,奎文区和寒亭区为低-低聚集区。预警信号阳性率未呈现空间聚集性分布(Moran's I=0.117,Z=0.17,P=0.46),局部空间自相关寿光市、临朐县为低-高聚集区。TOPSIS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密市的预警信息处置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较好。结论潍坊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 郭雪艳韩明奎乔宗雷单杰
-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系统
- 2014年潍坊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对潍坊市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指标进行调查检测,以了解潍坊市放射诊疗设备防护设施的使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依据和参考国家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放射机房防护设施合格率较高,二级以下医院合格率较低。结论放射诊疗单位应加强对放射诊疗设备防护设施的重视与改进,基层医院需加强对X射线诊断设备的日常维修与更新。
- 杨群陈伟乔宗雷
- 潍坊市2018、2019年水灾前后传染病发病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潍坊市2018年、2019年水灾前后的传染病变化情况,为有效防控灾后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潍坊市传染病报告数据,以2016-2017年作为水灾前、2018-2019年作为水灾中、2020-2021年作为水灾后,汇总分析水灾前、中、后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分析传染病病例报告基本趋势及不同月份、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报告情况。结果 潍坊市水灾前后传染病发病率不同(χ^(2)=2 000.17,P<0.05),水灾期间传染病发病率最高331.61/10万,χ^(2)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水灾前后月度病例报告比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灾县与未受灾县传染病总数(χ^(2)=264.72,P<0.05)、肠道传染病(χ^(2)=216.36,P<0.05)、呼吸道传染病(χ^(2)=140.33,P<0.05)、血液传染病(χ^(2)=48.77,P<0.05)平均报告情况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水灾发生后潍坊市传染病报告病种出现变化,不同县市区变化不同;风险因素的精准识别,有助于灾后传染病控制。
- 乔宗雷赵晓蒙李霞
- 关键词:水灾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