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杰
- 作品数:59 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MDR1基因多态性对口服环孢素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考察中国健康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中26外显子的C3435T 多态性与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特性间的关系。方法 HPLC法测定20名健康男性单次口服CsA微乳溶液制 剂500mg后24h内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MDR1的基因多态性测定采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并用基 因测序法验证。数据处理与模型拟合采用NONMEM法。结果 中国健康人中含MDR1C3435TCC或CT型的相对 生物利用度较TT型高40%。结论 MDR1中C3435T多态性是个体间CsA相对生物利用度差异的影响因素。
- 焦正梁惠琪丁俊杰李中东施孝金钟明康
- 关键词:环孢素AP-糖蛋白多药耐药基因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 复方桑参米诺地尔搽剂中米诺地尔的HPLC测定被引量:6
- 2007年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桑参米诺地尔搽剂中米诺地尔的含量。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40∶10∶50),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30nm,内标为对乙酰氨基酚。米诺地尔在3.6~9.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大于98%,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
- 郁韫超施孝金李中东丁俊杰
- 关键词:米诺地尔高效液相色谱
- 建模和模拟技术在用药依从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用药依从性是药物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药动学、药效学和疾病进程等数学模型的建模和模拟技术在用药依从性研究及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用药依从性和疗效的关系、用药依从性的判断,以及用药依从性不佳(如漏服或晚服药物)时的补救给药方案等,为临床实践和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
- 焦正丁俊杰赵晨妍
- 关键词:用药依从性个体化治疗临床药学
- 儿科医院2000~2002年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为儿科医院抗感染药物的药事管理及其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对儿科医院 2 0 0 0~ 2 0 0 2年抗感染药物种类、用量、金额和用药频度等进行归类、统计、比较和分析。 结果 :3年内 ,我院抗感染药物年销售金额比例呈下降趋势 ,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物的年用药金额比例均位列前 3位。注射用抗感染药物中头孢唑林钠、头孢噻肟钠和林可霉素针剂的用药频度均位列前 3位。口服抗感染药物中的阿莫西林胶囊、利巴韦林口服液和琥乙红霉素片剂各年度的用药频度均处于较高水平 ,不同类别的药物用药趋势不同。 结论 :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基本遵循药物的使用规律 ,用药逐步趋于合理。
- 李锐丁俊杰沈刚
- 关键词:抗感染药儿童
- 利培酮和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代谢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鉴别被引量:5
- 2007年
- 建立利培酮(RIP)和其活性代谢物9-羟基利培酮代谢动力学模型,并考察其在健康男性志愿者中的药动学特征。2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利培酮2 mg,在服药前及服药后96 h内的不同时间点取血。HPLC-MS法测定RIP和9-羟基利培酮的血药浓度;依据RIP和9-羟基利培酮的T1/2确定志愿者中CYP2D6快代谢(EM)、中代谢(IM)和慢代谢(PM)型的分布,相似转换法(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进行模型结构鉴别,依据鉴别结果进行模型修正;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估算;以Monte Carlo法产生的模拟数据进行模型验证,评估模型参数求算的准确性。2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中EM型18名,IM型4名;模型鉴别结果提示假设模型不可整体鉴别,当获知RIP代谢为9-羟基利培酮的转换分数时,模型参数均可求算;模型对于EM型和IM型RIP和9-羟基利培酮血药浓度经时过程和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Cmax和Tmax预测效果均较好。RIP代谢为9-羟基利培酮的转换速率常数EM型为(0.12±0.08)h-1,IM型为(0.014±0.007)h-1,RIP的消除速率常数EM型为(0.25±0.18)h-1,IM型为(0.05±0.23)h-1。模型验证结果提示:参数估算值的均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大多数参数的平均预测误差均在±15%内。模型具有代表性,不同CYP2D6表型者RIP代谢药动学参数差异较大,可为RIP进一步临床研究打下基础。同时模型结构鉴别可为复杂药动学模型的参数求算和实验设计提供有力的帮助。
- 丁俊杰焦正郁韵秋施孝金
- 关键词: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代谢动力学MONTECARLO模拟
- 血管瘤增殖机制及其治疗对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 肖现民郑珊刘江斌丁俊杰郑继翠洪莉谭丽华印其友韩承新盛民立
- 该课题对婴儿期最常见肿瘤-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了10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通过建立血管瘤体外模型,研究各种因素对血管瘤生长的不同作用,首次直接证实了血管瘤病因的“雌激素学说”;还应用人血管生成基因芯片,分别检测增...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雌激素
- 多药耐药基因MDR1 C3435T多态性与口服环孢素A清除率的关系被引量:3
- 2005年
- 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 (MDR1 ) 2 6外显子C3435T多态性与环孢素A(CsA)药动学特性间的关系。方法 HPLC法测定 2 0名健康男性单次口服CsA 5 0 0mg后 2 4h中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C3435T的多态性测定采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并用基因测序法验证。结果 2 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中 ,5例为CC型 ,1 1例为CT型 ,4例为TT型。CC型、CT型和TT型的cmax分别为 (2 1 2 4 .4± 1 79.4 )ng/mL、(1 934.3±372 .8)ng/mL和 (1 76 5 .3± 4 1 6 .0 )ng/mL ;AUC0 inf分别为 (1 392 2 .2± 2 881 .9)ng·h/mL、(1 1 5 1 1 .8± 2 1 92 .1 )ng·h/mL和 (85 1 5 .3± 1 0 6 2 .3)ng·h/mL ;CL/F分别为 (37.0± 6 .5 )L/h、(45 .0± 9.0 )L/h和 (5 9.5± 8.1 )L/h ;至少含有一个C等位基因的基因型 (CC和CT型 )与TT型相比 ,cmax和AUC0 inf分别高了 1 5 %和 4 9%,CL/F低了 31 %。C3435T的基因多态性与cmax无相关性 (P >0 .0 5 ) ,而与CL/F和AUC0 inf有关 (P =0 .0 1 3)。结论 MDR1C3435T的多态性是口服CsA生物利用度变异大的影响因素。
- 梁惠琪焦正丁俊杰李中东施孝金钟明康
-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环孢素A清除率单次口服测序法
- 乳腺癌组织中抗凋亡基因survivin、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探讨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生存素 (survivin)、p5 3和PCNA蛋白的表达 ,探讨它们对肿瘤凋亡通路调节的机制 ,进一步了解与凋亡相关的两个蛋白的内在联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4 0例乳腺癌和 15例乳腺良性肿瘤survivin、p5 3和PCNA蛋白的表达。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p5 3和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90 %、37.5 %和 10 0 %。Survivin的表达在良、恶性乳腺肿瘤间有显著差别 (P =0 .0 0 1)。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p5 3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 (P >0 .0 5 ) ;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有关 ,预后好的髓样癌和粘液腺癌阳性程度较低 ,而预后差的浸润性小叶癌和浸润性导管癌阳性程度较高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5 )。Survivin的表达与PCNA密切相关 ,表明乳腺癌细胞增殖大于凋亡。结论 抗凋亡基因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高表达、p5 3蛋白的失活抑制了肿瘤的凋亡 ,也预示着肿瘤的预后不佳。
- 梁惠琪周仲文丁俊杰许祖德李中东李琼钟明康
- 关键词:PCNA蛋白乳腺癌组织抗凋亡基因乳腺癌细胞
- 多药耐药基因多态性和单倍体对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12外显子C1236T、21外显子G2677T/A和26外显子C3435T多态性及3个位点单倍体连锁不均衡性对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20名健康男性单次口服CsA500mg后,24h中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基因测序法测定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和单倍体类型。结果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中,C1236T位点1名为CC型,8名为CT型,11名为TT型;G2677A/T位点4名为GG型,7名为GT型,4名为AT型,5名为TT型;C3435T位点5名为CC型,11名为CT型,4名为TT型;MDR1的C1236T和G2677A/T的基因多态性与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in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3435T的基因多态性与Cmax无相关性(P>0.05),而与AUC0inf相关(P<0.05)。CC型、CT型和TT型的Cmax分别为2124.7±179.4ng/ml、1934.2±372.8ng/ml和1765.2±415.6ng/ml;AUC0inf分别为13922.4±2881.5ng/h-1·ml、11511.8±2192.1ng/h-1·ml和8514.9±1063.4ng/h-1·ml;至少含有1个C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C型和CT型),二者的AUC0inf比TT型增高49%。单倍体分析表明,26与12和21外显子间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连锁不均衡性,不同单倍体类型对CsA药动力学特性无影响(P>0.05)。结论MDR1C3435T的多态性可能是口服CsA后,生物利用度变异大的影响因素。
- 梁惠琪焦正丁俊杰李中东施孝金钟明康
- 关键词:环孢素A糖蛋白类多药耐药基因单倍体
- 去乳糖奶粉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去乳糖奶粉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回溯参考文...
- 王琳黄瑛张崇凡丁俊杰
- 关键词:急性腹泻儿童患者文献资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