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妹
- 作品数:35 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常老年男性下肢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定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正常老年男性下肢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值,为深入研究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用多普勒无创血管检查技术对30例无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证据的60岁以上老年男性的60条下肢动脉进行检查,测定血流动力学的参数,包括平均速度(Vm),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结果30例60条正常老年男性下肢的股动脉、股浅动脉、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血流参数的正常范围得到确立。结论超声多普勒测量的血流参数值对评价老年下肢动脉血流状态有重要价值。
- 丁一妹李小鹰杨培刘敏艳朱平
- 关键词:下肢动脉超声男性老年人超声多普勒
- 创伤后感染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被引量:6
- 2008年
- Donald E.Fry(编译)安静丁一妹张俊磊高娜高建川
- 关键词:防感染创伤后创伤患者外科手术部位
- 危重患者强化血糖控制和常规血糖控制的比较研究(续一)被引量:1
- 2010年
- 背景危重患者血糖控制的最佳目标范围仍不清楚。方法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24h内、预期需要在ICU连续治疗3d或3d以上的成年人随机分配入进行强化血糖控制组,目标血糖范围为81~108mg/dL(4.5~6.0mmol/L),或者进入常规血糖控制组,目标血糖范围为180mg/dL或以下(10.0mmol/L或以下)。将随机分组后90d内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作为试验主要终点。结果 6104例患者入选随机分组,3054例进行强化血糖控制,3050例实施常规血糖控制,两组分别有3010例和3012例患者有90d时主要预后资料。两组的基线特征相似,强化血糖控制组中共有829(27.5%)例患者死亡,而常规血糖控制组中有751(24.9%)例患者死亡(强化血糖控制组的比值比为1.14,95%置信区间为1.02~1.28,P=0.02)。手术(外科手术)患者和非手术(医疗)患者间的治疗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强化血糖控制组的死亡比值比分别是1.31和1.07,P=0.10)。强化血糖控制组的3016例患者中有206(6.8%)例报告有严重低血糖,血糖水平≤40mg/dL(2.2mmol/L),而常规血糖控制组的3014例患者中有15(0.5%)例报告有严重低血糖(P<0.001)。两组间平均住ICU天数(P=0.84)、平均住院天数(P=0.86)、平均机械通气天数(P=0.56)以及平均肾脏替代治疗天数(P=0.3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这项大样本国际性的随机临床试验中发现,强化血糖控制增加ICU病房成年人的病死率:180mg/dL或以下的血糖控制目标比81~108mg/dL的目标病死率低。
- 丁一妹孙永华周智高建川
- 关键词:烧伤生物敷料创面愈合
- 创伤预防策略被引量:2
- 2008年
- Ronald V.MaierCharles Mock丁一妹高建川(编译)孙永华
- 关键词:创伤社会公众消极态度疾病
- 纳米粒包裹氨基吡啶亚乙基双磷酸甜菜碱对巨噬细胞的选择性清除作用
- 2009年
- 背景:氨基吡啶亚乙基双磷酸甜菜碱(2-(2-aminopyrimidinio)ethylidene-1,1-bisphosphonic acid betaine,ISA)是一种新近人工合成的效力极强的双磷酸酯,将其用纳米粒包裹后通过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导入细胞,可以达到选择性清除巨噬细胞的目的。目的:拟验证纳米粒包裹ISA对单核/巨噬细胞选择性的清除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3/2007分别在以色列希伯莱大学和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ISA由以色列希伯莱大学药学院合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50∶50),相对分子质量123400;聚乙烯醇,相对分子质量30000-70000。方法:采用双相乳化系统和溶剂蒸发技术制备纳米粒包裹的ISA,另以ISA溶液和等量不含ISA的纳米粒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①纳米粒形态、大小及纳米粒中ISA含量。②纳米粒中ISA体外释放率。③ISA对培养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④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对荧光标记纳米粒吞噬作用。结果:所制备的纳米粒直径500nm,表面呈负电荷(-40mV),ISA包裹率高(17.6%-19.0%),扫描电镜检查见其大小均匀。体外实验证实,ISA在纳米粒包裹后对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加,并且对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荧光标记的纳米粒分别与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孵育后,纳米粒可快速进入巨噬细胞内,且包裹ISA的纳米粒对巨噬细胞有明显损伤作用,而平滑肌细胞内无纳米粒。结论:ISA经纳米粒包裹后可选择性清除单核/巨噬细胞,而对非吞噬细胞影响较小。
- 丁一妹刘强高建川Gershon Golomb
- 关键词:纳米粒巨噬细胞
- 踝肱指数评价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通过测量踝肱指数(ABI)评价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PAD)的患病情况,并对发生高血压和PAD的共同危险因素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264例,按ABI<0.9者入选PAD组(88例),ABI≥0.9者为非PAD组(176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ABI、BMI、共患病情况及是否吸烟等指标。结果 264例患者中ABI异常88例,检出率为33.3%。PAD组的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的检出率分别为77.27%、35.22%、51.13%6、5.90%,高于非PAD组的62.50%2、1.59%、33.52%和19.88%,P值分别为0.018,0.025,0.0070,.000。通过PAD患病率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PAD发生率,其合并有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的检出率远高于非PAD高血压患者。ABI可用于早期诊断其下肢血管病变。
- 李燕丁一妹朱平李小鹰
- 关键词:踝肱指数老年男性高血压外周动脉病
- 2型糖尿病发生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被引量:50
- 2013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2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组(A组)82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B组)68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高风险因素。
- 张丽中周燕王瑞雪丁一妹
- 关键词:冠心病C反应蛋白质高半胱氨酸
- 老年高血压男性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不均一性的临床研究
- 采用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技术(personal vascularlaboratory, PVL),对比研究正常老年男性(42例)和老年高血压男性患者(36例)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我们检测了下肢动脉的多普勒血流波形及血流...
- 丁一妹李小鹰武强杨培
- 关键词:老年男性患者高血压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创伤后感染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被引量:3
- 2008年
- Donald E.fry安静丁一妹张俊磊高娜高建川(编译)
-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创伤后手术部位血管内导管泌尿系感染
- 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预防被引量:5
- 2011年
-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首位死因,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是我国脑卒中高发的主要原因。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适量补充叶酸能够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脑卒中以及心脑血管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
- 王玉丁一妹李小鹰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