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秀兰

作品数:37 被引量:203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8篇化学工程
  • 7篇生物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9篇稻瘟霉
  • 7篇真菌
  • 7篇菌株
  • 6篇钝齿棒杆菌
  • 6篇诱变
  • 6篇生物转化
  • 6篇活性
  • 6篇棒杆菌
  • 5篇药物
  • 5篇抗真菌
  • 5篇高产菌
  • 5篇高产菌株
  • 4篇选育
  • 4篇色谱
  • 4篇杀菌效果
  • 4篇丝状真菌
  • 4篇紫外
  • 4篇紫外分光光度
  • 4篇紫外分光光度...
  • 4篇分光光度法

机构

  • 37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东北制药集团...
  • 1篇沈阳市科学技...
  • 1篇沈阳志鹰制药...
  • 1篇海南赛立克药...
  • 1篇辽宁美亚制药...

作者

  • 37篇齐秀兰
  • 7篇阎浩林
  • 6篇陈羽
  • 5篇徐威
  • 4篇裴月湖
  • 4篇曾红
  • 4篇黄海华
  • 3篇张祎
  • 3篇杨君
  • 3篇王涛
  • 3篇段明郁
  • 3篇李欣南
  • 3篇姚新生
  • 2篇李焱
  • 2篇陈炜
  • 2篇冯宝民
  • 2篇华会明
  • 2篇王奇
  • 2篇邵刚
  • 2篇丁利伟

传媒

  • 11篇沈阳药科大学...
  • 9篇微生物学杂志
  • 3篇药物生物技术
  • 3篇中国药物化学...
  • 2篇微量元素与健...
  • 2篇生物技术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首届中国兽药...
  • 1篇迎接21世纪...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6篇2001
  • 5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苯扎溴铵与乙醇的协同杀菌效果
2013年
目的考察苯扎溴铵与乙醇的协同杀菌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方法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质量分数0.1%苯扎溴铵与体积分数75%乙醇混合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均呈现出显著的协同杀菌效果。结论苯扎溴铵与乙醇具有良好的协同杀菌效果。
陈羽齐秀兰袁鹏程徐威
关键词:苯扎溴铵乙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153菌株对安非他酮的代谢转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寻找适用体外转化安非他酮的微生物菌株及采用此菌株制备吗啉环羟基化安非他酮纯品的可能性。方法首先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测定4种小克银汉霉对安非他酮的转化能力,确定菌株,再利用最佳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多级质谱联用法检测转化液中安非他酮的代谢产物,并针对代谢产物2(M2)的转化进行了培养基初始pH值6水平(分别为6.0,6.5,7.0,7.5,8.0和8.5),底物浓度4水平(分别为0.025,0.05,0.1和0.2g·L-1),转化时间5水平(分别为72,96,120,144和168h)等转化条件的单因素考察,以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安非他酮进一步优化转化条件。结果根据液相色谱和质谱数据,经短刺小克银汉霉AS3.153转化,安非他酮主要形成单羟基化安非他酮和单羟基化安非他酮的硫酸结合物等3种转化产物,对M2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质谱和核磁共振数据,确证代谢产物M2为吗啉环羟基化安非他酮。M2的最优转化条件为采用短刺小克银汉霉AS3.153培养基、初始pH8.0、底物浓度0.1g·L-1和转化时间168h时转化产率最高。结论短刺小克银汉霉AS3.153对安非他酮的转化与人体代谢结果相同,说明此菌株适宜作为研究人体药物代谢的体外模型,采用此模型及相应的优化转化条件可以制备M2纯品。
吴艳平何艳艳齐秀兰徐威陈羽孙璐
关键词:安非他酮生物转化
云南土壤真菌07-11号菌株中的活性成分被引量:2
2001年
从云南土壤真菌 0 7 11发酵液乙酸乙酯层浸膏中得到 5个活性成分 ,经光谱数据分析和理化鉴别 ,分别鉴定为邻羟基苯甲酸 (Ⅰ )、4 ,6 二羟基 5 甲基 1(3H)异苯骈呋喃酮 (Ⅱ )、2 甲酰基 3,5 二羟基 4 甲基苯甲酸 (Ⅲ )、N (4 羟基 2 甲氧苯基 )乙酰胺 (Ⅳ )以及麦角甾 7,2 2 二烯 3,6 二酮(Ⅴ ) ,它们对稻瘟霉分生孢子及菌丝体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Ⅳ为首次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 。
张祎王涛姜锡然裴月湖齐秀兰华会明冯宝民
关键词:稻瘟霉土壤真菌抗真菌菌株
抗稻瘟霉活性化合物A73的结构鉴定
1998年
以稻瘟霉分生孢子生长形态异常或抑制为指标,从土壤真菌中筛选新抗真菌、抗肿瘤活性物质的过程中,得到活性菌株131〔1〕.通过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活性跟踪分离,得到活性化合物3,4二氢9,10二羟基7甲氧基3甲基1H萘并〔2,3c〕吡...
杨君齐秀兰邵刚姚新生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
云南滇池土壤丝状真菌中具有引起稻瘟霉孢子形态异常活性菌株的筛选被引量:1
1998年
从13份云南滇池土样中获得423株真菌,以稻瘟霉孢子形态变形或生长抑制为筛选模型对这423林真菌进行初筛,得到47株活性菌株。经复筛,最终得到两株(07-11,07-80)稳定的变形活性菌株。
齐秀兰王奇宋振民黄淑霞
关键词:滇池丝状真菌稻瘟霉菌株筛选抗癌物质
产紫青霉中的活性成分被引量:3
2001年
从陕西省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得到产紫青霉 (Penicillium purpurogenumStoll) ,从其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 ,经过光谱数据的分析鉴定为 :3 (1′ 羧基乙烯氧基 )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 ,并利用稻瘟霉 (Pyriculariaoryzae)菌丝体形态变化作为活性指标 。
王涛张祎齐秀兰裴月湖
关键词:稻瘟霉间羟基苯甲酸
啤酒酵母菌对无机硒的有机转化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啤酒酵母菌对无机硒(亚硒酸钠)进行有机转化。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无机硒溶液和不同时间加入无机硒溶液,于28℃、220 r/min摇床条件下培养5 d,离心得菌细胞,测定前样品预处理:破碎菌细胞,显微镜下计数,计算破碎率,破碎后的菌体装入透析袋于蒸馏水中透析除去无机硒。准确测定无机硒,用浓硫酸-高氯酸的消化体系消化样品后,紫外分光光度法于335 nm处测量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硒含量,计算无机硒的转化率。啤酒酵母菌的最佳加硒时间为24 h,亚硒酸钠浓度大于12μg/mL对啤酒酵母菌转化无机硒有明显抑制作用,啤酒酵母菌对无机硒的摄入率约为62%,转化率约为53%;超生波细胞粉碎仪破碎细胞的破碎率为55%左右。结果表明,啤酒酵母菌可以转化无机硒。
齐秀兰曾红田洪丽李洋黄向媛郑歆
关键词:啤酒酵母菌生物转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L-赖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培养基优化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以L 赖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crenatum)D60 -95为出发菌株 ,提高L 赖氨酸产量。方法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 ,对大量抗七叶苷 (esculin)突变株进行初筛、复筛 ;在此基础上 ,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组合。结果得到抗性突变株E0 9-3 7,其发酵液中L 赖氨酸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 2 0 6 % ;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最佳配比为葡萄糖 14 0g·L-1,硫酸铵 5 5 g·L-1,碳酸钙 5 0 g·L-1和盐酸豆饼水解液 18g·L-1。结论以上方法是选育L 赖氨酸高产菌株的有效途径。
齐秀兰曾绍钧周忠喜
关键词:钝齿棒杆菌诱变育种均匀设计
不同霉菌对无机硒吸收程度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不同霉菌对无机硒的吸收利用程度,以寻找对无机硒有机转化的生物载体。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加入一定量无机硒进行培养获得的不同富硒霉菌处理后测定其硒含量,计算对其吸收利用率。结果:所选霉菌中吸收利用率最高者为98.47%,最低者为12.85%。结论:不同的霉菌对无机硒的吸收利用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吸收利用率较高的霉菌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曾红齐秀兰霍煜王志强刘平柴智
关键词:生物载体紫外分光光度法霉菌
短刺小克银汉霉与卷枝毛霉对昂丹司琼的转化
采用微生物转化法考察11株放线菌及11株小型丝状真菌对昂丹司琼的转化能力,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多级串联质谱(HPLC-MS)检测转化产物。7株真菌可将昂丹司琼转化为7-羟基昂丹司琼和N-去甲基昂丹司琼,与文献中报道的人体内...
李欣南齐秀兰段明郁黄海华
关键词:昂丹司琼微生物转化真菌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