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庆荣

作品数:33 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小儿
  • 9篇先天
  • 9篇先天性
  • 8篇结肠
  • 6篇手术
  • 6篇外科
  • 6篇儿童
  • 5篇新生儿
  • 5篇术后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管
  • 5篇淋巴管瘤
  • 4篇先天性巨结肠
  • 4篇巨结肠
  • 4篇腹股沟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造口
  • 3篇造口术
  • 3篇术后并发

机构

  • 29篇广东医学院附...
  • 5篇廉江市人民医...
  • 4篇广东医学院
  • 2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3篇黄庆荣
  • 27篇吴江
  • 13篇陈明
  • 12篇曹闯
  • 8篇吴平辉
  • 7篇吴绍文
  • 6篇吴德庆
  • 4篇王智勇
  • 4篇刘运奇
  • 3篇程华
  • 2篇吴明寿
  • 2篇罗光明
  • 2篇黄胜超
  • 1篇陈小东
  • 1篇吴兰
  • 1篇杨引
  • 1篇郑志鹏
  • 1篇李明华
  • 1篇罗书强
  • 1篇袁汉尧

传媒

  • 8篇河北医学
  • 4篇广东医学院学...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广东医学
  • 3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28例小切口治疗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的体会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小切口在治疗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疾病中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从 1 997年 6月到 2 0 0 3年 1月 32 8例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的患儿的临床资料 :男 2 78例 ,女 5 0例 ,右侧 2 1 8例 ,左侧 72例 ,双侧 38例。结果 :应用小切口治疗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的 32 8例患儿中仅 3例复发。结论 :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包括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 ,与成人的病因不相同 ,治疗方案也不相同。小切口治疗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复发率极低等优点。
黄庆荣吴江程华吴平辉曹闯
关键词:小切口先天性鞘状突未闭
全麻下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急性肠套叠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介绍全麻下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急性肠套叠的方法 ,探讨其适应证、作用机制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采用全麻下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急性肠套叠 3 5例。结果  3 5例中 ,2 7例在全麻下空气灌肠复位成功 ,8例复位失败中转手术。全组没有并发肠穿孔病例。
吴江杨引罗泽斌陈明黄庆荣
关键词:全麻醉空气灌肠急性肠套叠
三腔气囊导管肠腔减压法在小儿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肠腔插管减压法在小儿肠梗阻中常用,但传统使用的普通橡皮减压管减压效果欠佳,且有损伤肠粘膜之虞。为克服这些缺点,我们自1994年以来,在小儿肠梗阻手术中,应用三腔气囊导管减压法行肠腔插管减压86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
陈明吴江黄庆荣
关键词:肠梗阻儿童
新生儿脐膨出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膨出的治疗方法,帮助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总结2004年6月至2008年3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6例新生儿脐膨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新生儿脐膨出患儿,其中男26例,女10例,治愈31例,死亡3例,放弃2例,生存率86.1%,术后无切口裂开。死亡原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并发心肺功能衰竭死亡1例;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出院后突然囊膜破裂严重感染死亡1例。术后获得随访21例。随访10个月至2年,生长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结论:不要简单地把囊膜情况及缺损大小作为是否手术的标准,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最好方法。
黄庆荣曹闯陈凤华
关键词:新生儿
PCNA、MMP-2在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5年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发病机制及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病理性质,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在68例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组织中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PCNA、MMP-2的阳性表达情况,并以20例大月份引产胎儿的胸导管作为正常淋巴管组织对照。结果PCNA、MMP-2在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6%、8.8%,与正常淋巴管组织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P值均>0.05)。结论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结瘤可能是一种淋巴管畸形而非真性肿瘤。
吴平辉吴江黄庆荣曹闯吴德庆吴绍文
保留鞘膜睾丸下降固定术
2001年
目的 介绍保留鞘膜睾丸下降固定术 ,探讨其优越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保留鞘膜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 6 2例隐睾。结果  6 2例中 6 1例完整保留鞘膜在无张力情况下 ,把睾丸固定在阴囊最低位 ,1例至阴囊上方 ,随诊 41例 ,期限 1~ 4年 ,没有 1例发生睾丸回缩或睾丸萎缩 ,且睾丸在阴囊内滑动良好。
吴江陈明黄庆荣刘运奇吴绍文
关键词:隐睾小儿先天性畸形手术方法
小儿急性肠套叠196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早期诊治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小儿外科2005年至2009年诊治的19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6例病例中,空气灌肠复位176例,手术治疗20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腹部B超及诊断性空气灌肠是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方法,空气灌肠复位是治疗急性肠套叠的主要方法。
罗光明黄庆荣尹玉军
关键词:肠套叠腹部B超空气灌肠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严重感染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寻找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严重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法 ,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 16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严重感染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探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预后的重要性。结果 本组中 9例先行囊肿外引流术 ,再行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 ,均治愈 ;3例I期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 ,其中 2例死亡 ,1例反复出理胆管炎 ;4例行囊肿空肠吻合术 ,其中 3例需要再次手术。结论 对于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严重感染比较好的手术方法为先行囊肿外引流术 ,Ⅱ期再行囊肿切除。
黄庆荣吴江吴平辉刘运奇王瑾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囊肿切除术胆道重建术
经囊内切除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46例体会
2000年
目的 介绍经囊内切除颈部囊状淋巴管瘤方法 ,探讨其优缺点。方法 采用经囊内切除颈部囊状淋巴管瘤46例。结果  38例完整剥离淋巴管瘤囊壁 ,8例由于浸润舌根或 (和 )延伸入颅内 ,尽可能切除淋巴管瘤囊壁 ,残余部分附加药物治疗 ,随诊 0 5年~ 4年 ,仅 1例复发。结论 临床实践证明本法简便易行 ,损伤小 ,安全 ,并发症发生率少。
吴江吴明寿吴绍文陈明黄庆荣罗书强
关键词:儿童
不同类型肠梗阻血清中丙二醛的测定和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比较在不同类型肠梗阻中和不同范围绞窄性肠梗阻中丙二醛( M D A)的差异和细菌移位情况;并观察 M D A和细菌移位的相互关系。方法:健康1 月龄新西兰小兔40 只,随机分成三组并制成不同的模型:(1)绞窄性肠梗阻组(简称 A组)。(2)单纯性肠梗阻组(简称 B组)。(3)对照组(简称 C组)。测定各种肠梗阻前和梗阻12 h 后血清中 M D A的含量,并行血细菌培养。结果: A 组 M D A 明显高于 B组和 C组( P< 0.05 和 P< 0.01);而 B组和 C组无差异;绞窄肠袢范围大者 M D A 高于范围小者( P< 0.05)。 A+ B组细菌移位发生率高于 C组( P< 0.05); A组细菌移位发生率高于 B组( P< 0.01), B组与 C组无差异,肠袢绞窄范围大小与细菌移位发生率无关。结论:自由基的测定和细菌移位的监测在临床上对肠梗阻类型的诊断、绞窄肠袢范围的判断、治疗方案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预后估计都具有指导意义。
陈明吴江袁汉尧吴兰黄庆荣
关键词:肠梗阻自由基细菌移位疾病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