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清 作品数:31 被引量:107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射频联合多齿针无水酒精注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单纯射频与射频联合多齿针无水酒精注射对活体猪肝脏的消融毁损情况。方法将健康家猪1 2头分为2组:A组为射频联合多齿针无水酒精注射组(RFA+EI组),B组为单纯射频消融组。分别记录每次射频消融达到最高阻抗时的时间及相应功率值,消融完成后均即刻将猪处死,取出肝脏,沿射频针道方向切开毁损灶,观察并测量其毁损范围大小,在每个毁损灶的中心、边缘及距边缘旁1 cm处取材送检,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病理检查显示,消融毁损灶中央组织均呈完全性坏死,边缘组织可见变性、坏死、充血、出血、血管腔堵塞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距边缘旁1 cm处少量细胞变性和大量白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未见有组织坏死。RFA+EI组标本中组织炭化现象普遍较RFA组轻。RFA+EI组毁损灶平均最长直径为(4.7±0.4)cm,RFA组为(4.1±0.2)cm(P<0.0 5)。RFA+EI组平均射频毁损时间为(9.8±0.9)m in,RFA组为(1 4.7±1.3)m in(P<0.0 5)。结论射频联合多齿针无水酒精注射具有协同作用,可增大肝组织消融毁损范围,缩短射频消融时间。 黄健清 刘海鹰 余南荣关键词:肝肿瘤 射频热毁损 注射 病灶内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pCR的预测指标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检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和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病理完全反应(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关系及TILs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0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后配对石蜡标本696块;H&E染色手工评价TILs水平;SPSS 22.0软件分析TILs对pCR的预测作用及TILs在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结果二元回归分析模型示总区域TILs(OR 1.182,95%CI 1.030~1.358,P=0.018)和肿瘤区域内TILs(OR 1.727,95%CI 1.137~2.622,P=0.010)具有很好的pCR预测价值。总患者中(100例),新辅助治疗前后TILs在总区域(P<0.0001)、间质区域(P<0.0001)、肿瘤内区域(P=0.057)均显著升高。结论全区域TILs、肿瘤内区域TILs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pCR。新辅助治疗可促进乳腺癌患者肿瘤区域TILs免疫浸润。 金田恩 黄嘉 谢至 郭伟玲 叶祉青 黄健清 梁红玲关键词: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EBV特异性细胞毒淋巴细胞的体外诱导和对鼻咽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鼻咽癌(NPC)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广东省是高发区,占广东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NPC是一种放射敏感的肿瘤,放射治疗的控制率在80[%]以上,但NPC绝大多数属于低分化和未分化类型,生长快,容易出现远处转移,... 陈历排 黄健清 周同冲 张书旭 王金龙关键词:鼻咽癌 体外诱导 细胞毒淋巴细胞 杀伤活性 文献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素治疗肝癌的试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r)治疗兔VX2肝癌模型和临床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T灌注参数(BF、BV、PS)的变化情况。方法 60例兔VX2肝癌模型均分为三组,单纯TACE治疗组、联合治疗组(TACE联合Endostar)、对照组。40例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均分为两组,单纯TACE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TACE联合Endostar)。分析各组实验动物或病例在治疗前后病理免疫组化(VEGF、MVD)和CT灌注扫描(BF、BV、PS)的改变。结果治疗前,三组兔VX2肝癌模型、两组HCC患者在BF、BV、PS和VEGF、MVD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兔VX2肝癌模型、HCC患者)的VEGF、MVD均较单纯TACE组降低,BF、BV、PS均较单纯TACE组升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联合Endostar可以有效抑制兔VX2肝癌模型和临床HCCTACE术后的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几率,提高治疗效果。 汤日杰 李伟 何丽珍 黄健清 梁长虹关键词:TACE 血管内皮抑素 MVD CT灌注扫描 市级专科医院推行全员聘用制的尝试 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叙述了市级专科医院在试行人员聘用制改革中的六点主要做法,即:成立聘用工作专门领导小组;“一整合一分离”,加强专科建设,逐步按病种分科,实行专病综合治疗;“两倾斜一精简”,编制内按需设岗;中层干部任用实行竞争上岗,副高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竞争上岗、按岗聘任;落实岗位,明确职务,商定聘期,规范合同;健全聘用制度、完善管理办法。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实现了市级肿瘤专科医院进行全员聘用制的平稳过渡。在推行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黄健清 王克斌 林生趣关键词:全员聘用制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人员聘用制 聘用工作 专科建设 聘用制度 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术同时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及出血动脉,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的患者进行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及出血动脉。区域联合灌注化疗同时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给予化疗药-碘油乳化剂栓塞,供血动脉主干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5例1~3月内再次出血并给予了二次栓塞治疗,10例确切止血未见复发。抗肿瘤疗效观察,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80%。结论:对于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患者,在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术同时选择性、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及出血动脉,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止血治疗措施,同时也是宫颈癌抗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汤日杰 黄健清 崔书钟 王俊 潭志明关键词:子宫颈癌 大出血 灌注栓塞治疗 西酞普兰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以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明确西酞普兰在肿瘤患者伴随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8例恶性肿瘤伴随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以西酞普兰和安慰剂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一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结果西酞普兰组总有效率62.22%,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同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肿瘤患者伴随抑郁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黄健清关键词:西酞普兰 肿瘤 抑郁症 随机对照研究 Sanger测序法和Snapshot法检测乳腺癌BIM缺失多态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分析Sanger测序法和Snapshot法检测乳腺癌BIM缺失多态性的一致性。方法共收集33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制备成石蜡包埋的蜡块,提取DNA后采用Sanger测序法和Snapshot法检测乳腺癌患者中BIM基因缺失多态性突变率。采用卡方检验分析BIM缺失多态性在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中的比例情况。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和κ系数检验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Sanger测序法检测出39例患者BIM基因缺失,阳性率为11.61%;Snapshot法检测出47例患者BIM基因缺失,阳性率为13.99%。Sanger测序法检测出的BIM突变状态在不同年龄阶段(χ~2=6.242,P=0.044)和孕激素表达水平(χ~2=4.070,P=0.044)的乳腺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卡方检验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Kappa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吻合系数κ=0.695,P=0.000)。结论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中BIM缺失多态性的比例约为11.61%。Sanger测序法和Snapshot法检测乳腺癌BIM缺失多态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相互补充。 梁红玲 李洪胜 黄健清 苏健 金田恩 韩国栋 敖翔 邱霓 谭小军关键词:乳腺癌 肺癌中凋亡信号途径及其与EGFR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4 2012年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目前,肺癌可以简单分为:EGFR突变型、K-RAS突变型、ALK融合型及其他型。对于前3种肺癌亚型目前均有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第四型约占肺癌的25%, 黄健清 梁红玲 张绪超关键词:EGFR 信号途径 通路 凋亡 K-RAS CELL BIM缺失多态性与乳腺癌紫杉醇内源性耐药机制的关系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BIM基因缺失多态性与乳腺癌紫杉醇内源性耐药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基因测序筛查出具备BIM缺失多态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再通过rt PCR、Western Blot、MTS等方法,检测其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以及BIM m RNA、BIM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47D为BIM缺失多态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相对野生型细胞株MCF7对紫杉醇药物敏感性显著较低[T47D vs.MCF-7,IC_(50)>30μmol/L vs.IC_(50)=(0.16±0.02)μmol/L];并且,T47D相对MCF7的BIM m RNA EXON3:EXON4比值明显增高而功能性BIM蛋白则表达下调(P<0.05)。结论BIM缺失多态性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紫杉醇内源性耐药机制。 梁红玲 黄健清 金田恩 李洪胜 姜明 陈忠生 兰卉 谭小军关键词:乳腺癌 紫杉醇 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