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部位对下肢手术麻醉平面及效果的影响
-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时L和L两个不同穿刺部位对髋关节及以下部位手术麻醉阻滞平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各种部位手术时应选择的适宜穿刺部位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择期行髋关节及以下部位手术的患...
- 刘丽黄佳洋谭宪湖谭冠先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部位布比卡因下肢手术
- 文献传递
- 预防应用地佐辛对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七氟醚吸入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观察预防应用地佐辛对口咽部手术患儿七氟醚吸入麻醉苏醒期Riker评分、可抚慰性(FLACC)评分、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苏醒期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七氟醚吸入麻醉下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4-10岁,体重13-34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麻醉维持:吸入七氟醚2%-4%,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5μg/(kg·min),手术结束前约20min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观察组静脉滴注地佐辛0.1mg/k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气管导管拔除时(T2)、气管导管拔除后5,10 min(T3,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并记录患儿有咽部吞咽反射时进行Riker镇静躁动评分,于拔除气管导管后20min时进行FLACC评分。结果:与对照组(Ⅰ组)比较,观察组(Ⅱ组)T2-4时MAP、HR、Riker镇静躁动评分、FLACC评分、躁动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0.1mg/kg地佐辛可明显改善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七氟醚吸入麻醉苏醒质量。
- 赵保军黄佳洋
- 关键词:地佐辛七氟醚吸入麻醉
- 保护性单肺通气在老年食管癌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 观察老年食管癌手术时采用保护性单肺通气模式,对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肺呼吸生理学的影响,探讨保护性单肺通气最佳呼吸参数.方法 选择食管癌手术患者3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A组(15例)和B组(15例),快速静脉麻醉诱导下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先行双肺通气模式,潮气量为8~10 ml/kg,呼吸频率为10~12次/min,进胸后改行单肺通气.A组采用普通单肺通气模式(潮气量10 ml/kg,PEEP 0 cm H2O),B组采用保护性单肺通气模式(潮气量6 ml/kg,将PEEP维持在8 cm H2O左右).连续监测潮气量、气道峰压(Ppeak)、平均压气道(Pmean)、气道阻力(Raw),动脉氧分压(PaO2),监测心电图(ECG)、动脉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B组术中潮气量、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A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食管癌手术采用低潮气量结合呼气末正压的保护性肺通气可改善单肺通气中的氧合,有利于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 黄佳洋王利祥
- 关键词:老年食管癌
- 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与七氟醚诱导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 2014年
-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手术,该手术时间短,放置支撑喉镜时对机体刺激强,术中要求麻醉深度足够,肌松效果良好,术毕患者能迅速恢复。以往常用短效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进行麻醉诱导,该药静注后容易引起患者术后肌肉酸痛,血钾增高[1]。
- 黄佳洋刘会长严国胜王利祥
-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七氟醚声带息肉摘除术神经肌肉阻滞
- 盐酸氢吗啡酮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5例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氢吗啡酮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糖以及皮质醇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睁眼,拔管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免疫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HR与MAP均明显降低,在插管前与插管后1 min时差异具有显著性,在插管后5 min与10 min时则与对照组形成极显著性差异;血清指标结果表明与插管前相比,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在插管后1min与5 min出现显著上升,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插管后10 min各组指标均出现下降,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的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以及术后12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免疫功能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与CD4^+/CD8^+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24 h时各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经过一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与CD8^+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可显著降低免疫抑制与呼吸抑制,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杨志军黄佳洋熊浪严国胜
- 关键词:枸橼酸舒芬太尼肺癌
- 不同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对老年患者腰麻阻滞平面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0.5%等比重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麻对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 65岁以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A、B、C、D四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0.5%等比重罗哌卡因7.5、10、12.5、15mg。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用改良Bro-mage法评估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比较四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结果最高阻滞平面:D组>C组>B组>A组。D组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A、B组感觉阻滞消退时间短于C、D组(P<0.01)。结论 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时局麻药剂量越大阻滞平面越高。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选择0.5%罗哌卡因10~12.5mg为宜。
- 谭宪湖谭冠先刘丽黄佳洋
- 关键词:罗哌卡因脊麻老年
-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探讨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实用性及优越性。
方法:选择孕足月,单胎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120例,ASAⅠ...
- 黄佳洋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布比卡因芬太尼
- 文献传递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65~85岁,ASAI~Ⅱ级,按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Ⅱ组0.3μg/kg,Ⅲ组0.4μg/kg,在BIS监测下注射丙泊酚2m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经口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给药后(t1)、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BIS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相比,给药后3组SBP、DBP、HR及BIS均显著下降(P〈0.05),以Ⅲ组下降较明显(P〈0.05);插管时SBP、DBP、HR及BIS均上升,Ⅰ组升高较明显(P〈0.05),Ⅱ、Ⅲ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插管后BIS均小于5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0.3μg/kg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是临床使用的最佳剂量。
- 黄佳洋王利祥严国胜刘会长
- 关键词:舒芬太尼老年高血压气管插管反应
- 盐酸氢吗啡酮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盐酸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又名二氢吗啡酮,是吗啡的衍生物,为部分合成阿片类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μ-阿片类受体产生镇痛作用,它克服了吗啡部分缺点,减少了呕吐等副作用,同时镇痛作用是吗啡的8~10倍。氢吗啡酮于1921年在德国合成,在临床使用已有80余年,是欧美国家临床上使用较多的镇痛药品。现就该药的药理性质及在镇痛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参考。
- 刘会长黄佳洋
- 自体血回输技术在肝脾破裂手术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自体血和异体血回输前后静脉血的红细胞数量和血液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54例肝脾破裂出血等突发性腹腔内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27例,A组输入自体血,B组输入异体血,分别检测血液回输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FFF)、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rr)。结果①未输自体血或异体血前,两组患者的Hb、RBC、Hct、PLT、FIB明显降低(P〈0.05),PT、APTT、TT明显延长(P〈0.05);②回输自体血或异体血后,A,B两组患者的RBC、Hct有一定增高(P〈0.05),PT、APTT、TT进一步延长,PLT和FIB进一步降低。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自体血和异体血回输的效果相似,两者均能提高RBC和Hct,回输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 黄佳洋王利祥
- 关键词:自体血异体血回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