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丛改
- 作品数:1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XCR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CXC受体2(CXCR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74例作为研究组,其配对的癌旁正常食管组织7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XCR2的表达,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间CXCR2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CXCR2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CCK-8试剂盒、平板集落形成实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CXCR2拮抗剂SCH527123对食管癌细胞KYSE30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XCR2在食管鳞癌研究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0%(54/74),明显高于对照组13.5%(10/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298,P=0.000)。CXCR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5.515,P=0.019;χ^(2)=7.320,P=0.007);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体分型、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及神经侵犯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在体外细胞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CXCR2拮抗剂SCH527123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KYSE30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均为P<0.05)。结论:CXCR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CXCR2拮抗剂SCH527123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推测CXCR2可能是食管癌潜在的预测和靶向治疗的分子标志物。
- 黄丛改刘清郑树涛刘涛谭依依彭天元陈娇卢晓梅
- 关键词:CXCR2食管癌病理特征靶向治疗生物学行为
- COMT和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新疆伊犁地区食管鳞癌的关系
-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l58Met(rs4680)及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基因Asp312Asn(rs1799793)、Lys751Gln(rs13181)单核苷酸多态于新疆伊犁地区...
- 黄丛改
- 关键词:食管鳞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
- CXCL5/CXCR2调控STAT3表达介导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机制研究
-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CXCL5、CXCR2和STAT3的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体外分析CXCL5/CXCR2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STAT3表达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体内验证CXCL5/CXCR2调控STAT...
- 黄丛改
- 关键词:食管癌CXCR2STAT3
-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针针吸细胞学诊断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针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156例组织学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针吸细胞学标本,总结8项细胞学特征:排列结构、细胞数量、核内胞浆包涵体、核沟、核仁、毛玻璃样核、多核巨细胞及砂粒体。结果:15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主要细胞学特点是:①乳头状结构;②核内胞浆包涵体;③核沟;④细胞数量多;⑤大或小核仁;⑥毛玻璃样核;⑦多核巨细胞;⑧砂粒体。结论:针吸细胞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主要依据是:乳头状结构、核内胞浆包涵体、核沟、细胞数量多、大或小核仁、毛玻璃样、多核巨细胞和砂粒体。针吸细胞学可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作出准确诊断。
- 汪少华李丹刘顺燕万宇黄丛改张健王洁琼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针吸细胞学形态学观察组织病理切片
-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在新疆伊犁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及与食管鳞癌的关系
- 2011年
- 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l58Met多态性在新疆伊犁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及与食管鳞癌(ESCC)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共487例,包括169例ESCC,318例正常对照。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COMT基因G/A(Val/Met)多态性。结果487例新疆伊犁地区受试者COMT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GG型50.7%,GA型41.1%,AA型8.2%;等位基因G为71.3%,A为28.7%;分层分析显示,新疆伊犁地区年龄≤60岁的ESCC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年龄及性别校正后,ESCC组与对照组COMTVall58Met多态性于哈族、汉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MT基因Vall58Met多态性可能不是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汉族ESCC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 黄丛改刘涛吕国栋郑树涛伊力亚尔·夏合丁卢晓梅
- 关键词:食管鳞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 膜联蛋白A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2(Annexin A2)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变化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至2008年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ESCC组织作为实验组、对应癌旁5cm以上的组织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了ESCC与癌旁配对的22对新鲜组织和175对石蜡包埋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从mRNA和蛋白两个方面检测Annexin A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在22对新鲜ESCC与癌旁组织中,Annexin A2在癌旁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0.06±0.06)显著高于癌组织(0.02±0.02,P〈0.05);Annexin A2在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0.95±0.42)高于癌组织(0.81±0.36,P〈0.05).在175对ESCC与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Annexin 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2.3%(144/175),低于配对的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2.0%(161/175),P〈0.05].此外,Annexin A2的表达与ESC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ESCC患者的大体类型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 Annexin A2在ESCC中的低表达可能对ESC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起着一定的作用.
- 冯军国郑树涛刘辉刘涛黄丛改刘清林仁勇伊力亚尔·夏合丁卢晓梅
- 关键词:食管肿瘤膜联蛋白A2肿瘤浸润肿瘤转移
- 靶向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短发夹式RNA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 观察靶向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短发夹式RNA(shRNA-ERK2)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GeneClipTM-shRNA-ERK2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转染人食管癌Eca109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转染食管癌Eca109细胞后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食管癌Eca109细胞ERK2基因的表达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结果 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成功,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后72 h转染效率50%~70%;转染重组质粒96 h后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抑制率最高为10.45%,与阴性对照组(非特异性序列对照)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抑制效果明显(P<0.05);转染重组质粒72 h和96 h后食管癌Eca109细胞株中ERK2和Survivin的表达与U0126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均下降(P<0.05).结论 重组质粒pGeneClipTM-shRNA-ERK2在食管癌Eca109细胞株中能发挥靶基因沉默作用,影响Survivin基因的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
- 霍奇郑树涛阿尔孜古丽·吐尔逊刘清冯军国黄丛改刘涛王星林仁勇伊力亚尔·夏合丁卢晓梅
- 关键词:食管癌小分子干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 新疆伊犁地区食管鳞癌与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的关联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缬氨酸(Val)158甲硫氨酸(Met)(G—A转换)多态性在新疆伊犁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及与食管鳞癌(ESCC)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共622名,包括214例ESCC患者,408名年龄、性别、民族相匹配的正常对照。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COMT基因G/A多态性。结果622名受试者COMT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GG型占47.3%,GA型占42.3%,AA型占10.4%;等位基因G为68.4%,A为31.6%。食管癌组与正常对照组COM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年龄≤60岁的食管癌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COMT基因型(x^2=6.101)和等位基因频率(x^2=4.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ESCC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1,P〈0.05);三个民族正常对照组间COMT基因型(x^2=13.567)及等位基因频率(x^2=11.321)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将年龄及性别校正后,新疆伊犁地区食管癌组与正常对照组COMTVai158Met多态性在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MT基因Vai158Met单核苷酸多态可能不是新疆伊犁地区食管鳞癌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 黄丛改刘涛吕国栋刘清冯军国郑树涛伊力亚尔·夏合丁卢晓梅
- 关键词:食管肿瘤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型
- 四川川南地区321例宫颈细胞学ASCUS患者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结果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的临床与组织学诊断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处理方式。方法:研究对象共321例,患者均来自四川川南地区,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且有组织病理学进行对照,应用TBS分级诊断标准。结果:321例ASCUS患者中,36~45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48.6%)。病理活检结果为炎症占68.5%,CINⅠ级占13.7%,CINIⅡ级占8.7%,CINⅢ级占9.0%。其中,患者≤25岁CIN占37.5%,36~45岁CIN占37.8%,宫颈病变发病年龄出现低龄化的趋势。结论:四川川南地区,ASCUS患者隐藏着CIN病变,对待ASCUS患者应给予个体化处理,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 黄丛改李孟泽汪少华万宇王洁琼汪澍
-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ASCUS组织病理学
- 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表达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在血清饥饿条件下、U0126梯度浓度处理下,食管癌细胞系EC9706中磷酸化ERK1(p-ERK1)和磷酸化ERK2(p-ERK2)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5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总ERK1(t-ERK1)和总ERK2(t-ERK2)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25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以及5例哈萨克族非食管癌者正常食管组织中t-ERK1、t-ERK2、p-ERK1和p-ERK2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在126例石蜡包埋标本(正常食管黏膜19例,食管原位癌55例,食管浸润癌52例)中验证p-ERK1和p-ERK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在食管癌EC9706细胞中,ERK/MAPK信号通路呈高度活化状态。血清瞬时刺激10min后,p-ERK1和P—ERK2的表达达到峰值。EC9706细胞在50μmol/L的U0126处理下,p-ERK1和p-ERK2的表达几乎完全被抑制。t-ERK1 mRNA在25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为1.92±3.49,明显低于癌旁组织(3.67±7.47,P〈0.05);t-ERK2 mRNA在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RK1和t-ERK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ERK1和p-ERK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87±0.14和0.79±0.10)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分别为1.10±0.13和1.32±0.12,P〈0.05)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分别为1.50±0.22和1.64±0.18,P〈0.05)。免疫组化染色验证的结果显示,p-ERK1和P—ERK2蛋白在浸润性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7.7%(4/52),在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31.6%�
- 郑树涛刘涛阿孜古丽·吐尔逊霍奇刘清黄丛改冯军国吕国栋王星林仁勇伊力亚尔·夏合丁卢晓梅
- 关键词:食管肿瘤哈萨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