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道亮

作品数:28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攻关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磁共振
  • 9篇成像
  • 8篇肿瘤
  • 8篇鼻咽
  • 8篇鼻咽癌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MRI动态增...
  • 3篇血清
  • 3篇咽肿瘤
  • 3篇正常成人
  • 3篇子宫
  • 3篇淋巴
  • 3篇脑转移
  • 3篇脑组织
  • 3篇可重复性
  • 3篇扩散
  • 3篇鼻咽肿瘤
  • 3篇MRI
  • 3篇成人
  • 2篇蛋白

机构

  • 27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福建省第二人...

作者

  • 28篇鲍道亮
  • 17篇陈韵彬
  • 9篇苏丽清
  • 6篇张梅芳
  • 5篇陈英
  • 4篇钟婧
  • 4篇陈加优
  • 4篇肖友平
  • 3篇曹喜生
  • 3篇林爱珠
  • 3篇姚逸琦
  • 3篇李伟宁
  • 3篇林英
  • 2篇黄家文
  • 2篇郑祥
  • 2篇蔡林峰
  • 2篇黄家兴
  • 2篇魏伟
  • 2篇郑德春
  • 2篇林春浩

传媒

  • 5篇中国CT和M...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2010中华...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0
  • 3篇199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扩散峰度成像在恶性淋巴瘤治疗前后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对初诊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于化疗前和化疗7 d后的疗效变化规律。方法对23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瘤患者,分别行化疗前、化疗7 d后磁共振DKI检查。图像通过后处理,利用DKI技术评估,测量并记录化疗前、化疗7 d后DKI的各参数值: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系数(AxialDiffusivity,DA)、径向扩散系数(RadialDiffusivity,DR)、平均扩散峰度系数(Mean Kurtosis,MK)、轴向扩散峰度(AxialKurtosis,KA)、径向(RadialKurtosis,KR)、各向异性扩散峰度(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计算并分析DKI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的疗效评估。结果本组23例恶性淋巴瘤DKI的各参数值变化趋势为:ADC值由化疗前(0.650±0.165)×10^-3mm^2/s,上升至(0.972±0.083)×10^-3mm^2/s。MD值由(0.941±0.126)×10^-3mm^2/s,上升至(1.45±0.161)×10^-3mm^2/s(其中DA、DR值亦呈同步上升的趋势)。ADC值的变化趋势与MD值变化较为一致均呈上升趋势(P<0.05)。MK值由(1.396±0.147)下降至(0.954±0.130)(其中KA、KR值亦呈同步下降的趋势)(P<0.05)。FA值由(0.622±0.103)下降至(0.534±0.115)略呈下降趋势。结论扩散峰度ADC值和MD值升高,MK值降低是因为有效的化疗使淋巴细胞密度下降,瘤内脉管分布更有序所致。因此淋巴瘤化疗后MD值变化与ADC值的变化呈正相关,MK值变化呈负相关。
鲍道亮苏丽清钟婧程虓张梅芳祝巧英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化疗磁共振
ADC值及相对ADC值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ADC值和相对ADC值(rADC值)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对69例淋巴瘤累及颈部淋巴结患者(淋巴瘤组)及6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转移组)行MR检查,测量淋巴结及咬肌的ADC值,并计算淋巴结rADC值。分析观察者间测量的一致性,比较2组ADC值及rADC值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ADC和rADC值鉴别诊断淋巴瘤与转移淋巴结的效能。结果2名医师测量淋巴结及咬肌ADC值的一致性好(ICC均>0.9),淋巴瘤组ADC值及rADC值均明显低于转移组(P均<0.05)。ADC阈值取0.702×10^(-3) mm^2/s时,其鉴别诊断淋巴瘤与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98.48%及76.81%;rADC阈值取0.584时,其鉴别诊断淋巴瘤与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9.39%及84.06%。结论 ADC值及rADC值均能有效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
钟婧陈翠芳陈英林家豪鲍道亮陈韵彬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淋巴瘤表观扩散系数淋巴转移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提高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和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X线钡透检查、CT表现、胃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5岁,病程1~4个月。5例进行增强CT检查及4例进行X线钡透检查,3例进行胃镜检查。肿瘤为单发,病灶中心均位于食管中下段,影像表现表明肿瘤具有向腔内生长的特点,钡透上呈息肉状或结节状充盈缺损,食管腔狭窄梗阻不明显。食管CT检查发现,在5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中4例患者食管原发灶未侵及食管全周长,食管周围脂肪间隙清晰;4例出现纵隔、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其中1例同时合并胃大弯侧、肾动脉水平以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多发骨转移。结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当食管中下段发现肿瘤不伴有食管梗阻或存在不符合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转移规律的淋巴结转移时,应考虑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的可能。
郑德春赖国静许淑桂鲍道亮郑子清陈英陈韵彬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成像胃镜检查影像诊断
鼻咽癌分期与磁共振扫描技术的探讨
目的:准确规范的鼻咽癌MRI扫描技术是鼻咽癌临床分期的主要依据方法:使用(Signa 1.5T EXCITEⅢHD,美国GE公司)成像仪,采用8通道头颈联合神经血管相控阵线圈。平扫序列:矢状位T1快速自旋回波(Sagit...
鲍道亮陈韵彬林春浩
关键词:鼻咽癌磁共振扫描
文献传递
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P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对126例各类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血清CP RIA测定。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林爱珠黄家兴鲍道亮林英
关键词:手术前后甲状腺癌CP血清RIA
MRI检查常见伪影的形成与消除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中常见伪影的形成与消除方法,以减少或消除MRI检查时产生的伪影,达到改善图像的质量,为诊断提供良好的影像资料。方法收集我院具有不同程度伪影的138患者例MR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头颈部扫描51例,脊髓扫描27例,腹部扫描43例,四肢扫描17例。结果运动伪影54例占39.1%,卷褶伪影(含ASSET伪影和马赛克伪影)26例占18.8%,磁化率伪影及金属伪影19例占13.8%,化学位移伪影8例占5.8%,容积效应伪影7例占5.1%,回波平面成像EPIghost伪影9例占6.5%,拉链伪影11例占8%,细线伪影和灯心绒伪影4例占2.9%。结论正确认识各种伪影及其产生的原因,才能充分地利用各种技术,来有效地抑制或消除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鲍道亮陈韵彬李伟宁陈加优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伪影
磁共振T_1WI、T_2WI、T_2FLAIR、DWI、CE-T_1WI对肺癌脑转移检出率的比较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磁共振T1WI及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序列、MR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T1WI常规剂量增强扫描(CE-T1WI)序列,对肺癌脑转移的检出率,优化脑转移瘤MR扫描序列。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肺癌脑转移T1WI、T2WI、T2FLAIR、DWI、CE-T1WI的MR图像,由两组2人MR影像科医生分别应用双盲法统计病灶的个数。结果T1WI检出病灶241个,检出率58.4%;T2WI检出病灶296个,检出率71.7%;T2FLAIR检出病灶357个,检出率86.4%;DWI检出病灶253个,检出率61.3%;CE-T1WI序列扫描,检出病灶413个,检出率100%。其中56个,在T1WI、T2WI、T2FLAIR和DWI扫描中未能检出,而在CE-T1WI序列中检出。结论采用5种序列联合扫描,能提高小转移灶的检出率,而增强序列CE-T1WI为最佳的扫描序列。
鲍道亮陈韵彬高国英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检出率磁共振成像
评价颅脑转移瘤病变在MRI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图像质量
目的 评价MRI 动态增强扫描在脑转移瘤病变中的图像质量。方法 搜集本院临床32 例怀疑脑转移瘤的初诊患者,在未进行放化疗之前,均行颅脑横断位的MRI 平扫(T2 液体反转恢复序列、T1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序...
鲍道亮苏丽清
鼻咽癌侵犯翼腭窝的CT表现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侵犯翼腭窝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对45例具完整的临床和CT资料并经病理活检证实的鼻咽癌翼腭窝受侵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中有51侧受侵,翼腭窝受侵的CT表现为:正常脂肪密度被病灶取代45例;翼腭窝扩大31例;翼腭窝周壁骨质破坏21例。邻近组织结构受累情况:19例合并海绵窦破坏,27例侵犯蝶窦,27例侵犯破裂孔,5例卵圆孔受累。结论:鼻咽癌侵犯翼腭窝具有特征的CT表现,CT能判断其侵犯和扩散的途径及邻近组织结构受累情况。
李伟宁陈韵彬吴君星郑祥廖江陈加优魏伟鲍道亮
关键词:鼻咽肿瘤翼腭窝CT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诊断鼻咽癌早期放射性脑损伤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对鼻咽癌(NPC)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颞叶脑组织代谢物的变化规律,间接推测电离辐射导致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1HMRS检测NPC患者放疗前后大脑颞叶照射野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含量。选取31例经病理证实的Ⅲ期NPC初诊患者,使用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选择点分析波谱(PRES)序列采集,获得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6,12个月时双侧大脑颞叶放射野内的波谱图像。测量NAA、Cr、Cho3个主要代谢物的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的相对半定量浓度和NAA/Cr、Cho/Cr、Cho/NA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放疗结束时,NAA/Cr较放疗前显著下降;Cho/Cr、Cho/NAA较前显著上升;放疗后3个月上述代谢物比值异常达到高峰;放疗后6个月代谢物比值逐渐恢复,放疗后1年Cho/Cr恢复正常,NAA/Cr、Cho/NAA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1HMRS检查对NPC早期放射性脑损伤具有诊断价值。
陈韵彬刘征华鲍道亮潘建基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鼻咽肿瘤脑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