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连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部委预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混合动力
  • 4篇电池
  • 4篇动力汽车
  • 4篇汽车
  • 4篇混合动力汽车
  • 3篇电机
  • 3篇动力系统
  • 3篇力系
  • 3篇混合动力系统
  • 3篇仿真
  • 2篇怠速
  • 2篇低压
  • 2篇电池管理
  • 2篇电池管理系统
  • 2篇电传动
  • 2篇电机控制
  • 2篇电机控制器
  • 2篇动力电池
  • 2篇断油
  • 2篇性能仿真

机构

  • 8篇上海汽车集团...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1篇鲁连军
  • 4篇张君鸿
  • 3篇孙逢春
  • 3篇陈森涛
  • 2篇孟涛
  • 2篇张剑锋
  • 2篇李斌
  • 2篇梁海波
  • 2篇周宇星
  • 2篇邱国茂
  • 2篇高海鸥
  • 2篇王帅宇
  • 2篇孟祥斐
  • 2篇张琳
  • 1篇程伟
  • 1篇安申法
  • 1篇仇伟德
  • 1篇翟丽
  • 1篇肖海华
  • 1篇谷中丽

传媒

  • 1篇上海汽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兵工学报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传动履带车辆转向行驶性能仿真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该文首先采用一种优选电传动方案建立了新的电传动履带车辆模型。然后在对电传动履带车辆转向行驶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电传动履带车辆的转向行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 :履带车辆采用电传动在转向性能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可以实现小半径甚至是原地中心转向 ,转向为无级的 ,且转向的灵活性和快速性很好。再生转向时产生的再生能量很大 ,可以通过控制充分利用再生能量。为在不同的地面情况下提高转向的灵活性和快速性 ,应尽量在转向前降低车速 ,使驱动电机在低速大扭矩下工作 ,由于低速时车辆实现的转向半径可以很小 ,转向角速度可以很大 ,从而实现快速、灵活转向。
鲁连军孙逢春谷中丽
关键词:电传动履带车辆仿真
混合动力轿车动力系统匹配仿真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对采用ISG电机的一款混合动力轿车进行了系统匹配仿真分析,通过对NEDC和SHDC工况下不同电机功率匹配情况、燃油消耗的仿真分析,得出了不同电机功率匹配对油耗的影响;接下来通过0-100km/h加速仿真,确定了满足加速性能要求的电机功率,并通过多次连续加速测试确定了电池容量的大致需求。从仿真分析的角度提出了ISG系统可行的匹配方案和预期的开发目标。
鲁连军
关键词:混合动力系统ISG电机仿真
水力裂缝内流场分布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用局部径向流场假设对原一维流场假设进行修正,建立了新的拟三维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对缝内的流场分布进行求解,得到了缝内的流线分布及流量沿缝高方向的分布情况,该分布情况与局部径向流场假设所得的分布情况一致.说明了建立的新模型比原拟三维模型有较大改进.新模型考虑了压裂液在缝高方向上的压力降,对于控层较差情况下的缝高预测,比原一维水平流场假设更接近于真实值.
鲁连军孙逢春安申法肖海华
关键词:水力压裂有限元法
基于MATLAB SIMULINK的电传动履带车辆转向性能仿真被引量:21
2006年
首先采用一种简单可行的电传动方案建立了新的电传动履带车辆模型。然后在对电传动履带车辆转向行驶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鼠笼式异步电机模型及其经典矢量控制方法,分别采用独立式和差速式两种控制方案对电传动履带车辆的转向行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速度控制可以很好地实现车辆转向;为使扭矩和电流平稳,参考速度应以平缓的方式给定;对不同的转向工况,应采取不同的转向模式;再生转向时产生的再生能量很大,应对其加以充分重视和利用。
鲁连军孙逢春翟丽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传动履带车辆仿真
用于预测水力裂缝缝高的新拟三维流场模型被引量:12
2002年
针对原有拟三维流场模型在控层较差时预测缝高过大的问题 ,根据水力压裂裂缝延伸机理 ,基于原拟三维数值模型生成的初始裂缝几何形态 ,采用从假定虚源发出的呈放射状径向流动的近似二维流场 ,对原拟三维模型的一维流场进行了修正 ,建立了新的拟三维流场模型。实例计算表明 ,由于考虑了压裂液在缝高方向上的流动 ,在控层较差的情况下 ,新模型对缝高的预测精度可达到全三维的计算精度 ,这对水力压裂施工和设计有实用意义。
仇伟德鲁连军
关键词:水力裂缝三次采油水力压裂数值模拟
直流高低压转换器的电压设定点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高低压转换器的电压设定点的控制方法,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该控制方法用于直流高低压转换器,其基于低压电池的荷电状态、来设定直流高低压转换器的电压设定点,其中,在所述荷电状态小于或等于阈值点时,所述电...
张君鸿孟涛陈森涛张琳鲁连军梁海波
文献传递
混合动力系统的纯电动怠速模式退出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混合动力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HCU和高压电池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纯电动怠速模式退出控制方法:通过车载网络从发动机控制器ECU、变速箱控制器TCU、混合动力电机控制器MCU和/或高压电池管理系统BMS获...
张君鸿周宇星鲁连军王帅宇
文献传递
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包括内燃机、电机、力矩分配机构、变速箱和主油泵,所述的力矩分配机构是一个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的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架与内燃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太阳轮与电机的转子相连接;所述...
罗思东鲁连军张剑锋邱国茂孟祥斐李斌高海鸥
文献传递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装置,包括内燃机、电动机、力矩啮合装置和变速箱,所述电动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力矩啮合装置的三根轴分别与内燃机、变速箱和电动机的转子相连接,所述转子呈空心圆筒形,所述力矩啮合装置与转子同轴...
罗思东鲁连军张剑锋邱国茂孟祥斐李斌高海鸥顾煜李世敬程伟陈森涛
文献传递
直流高低压转换器的电压设定点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高低压转换器的电压设定点的控制方法,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该控制方法用于直流高低压转换器,其基于低压电池的荷电状态、来设定直流高低压转换器的电压设定点,其中,在所述荷电状态小于或等于阈值点时,所述电...
张君鸿孟涛陈森涛张琳鲁连军梁海波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