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志强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褪黑素
  • 5篇细胞
  • 5篇黑素
  • 4篇再灌注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小脑
  • 4篇小脑颗粒
  • 4篇小脑颗粒细胞
  • 4篇粒细胞
  • 4篇颗粒细胞
  • 4篇灌注
  • 3篇凋亡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凋亡
  • 2篇细胞凋亡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原代培养
  • 1篇杀伤
  • 1篇杀伤细胞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鲁志强
  • 5篇王西明
  • 4篇卢涛
  • 4篇段秋红
  • 3篇何善述
  • 2篇韩义香
  • 1篇宫丽华
  • 1篇熊密
  • 1篇任大宏

传媒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褪黑素对模拟缺血再灌注的原代培养小脑颗粒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褪黑素(melatonin, MT) 对模拟中枢缺血再灌注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SD乳鼠的小脑颗粒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建立以缺氧缺糖(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 OGD) 模拟的体外缺血再灌注模型(简称OGD)。通过MTT比色和锥虫蓝染色, 吖啶橙染色(AO) 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检测方法, 观察OGD再灌注对小脑颗粒细胞的损伤, 以及OGD中用不同浓度的MT孵育不同时间, MT对神经元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OGD的细胞模型中, 与OGD组比较1 nmol/L和10 nmol/L的MT孵育48 h后的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 05); 100 nmol/L MT孵育24 h后细胞的存活率明显提高(P<0. 05); 药理剂量的MT (1、10、100μmol/L)孵育12 h后细胞的存活率就明显提高(P<0 .05); 各剂量组细胞的存活率都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而且, 当MT浓度介于1 nmol/L和10μmol/L之间时, 细胞的存活率随着剂量的增大而提高。经OGD处理的细胞, 吖啶橙染色(AO) 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细胞损伤呈现凋亡和坏死两种方式, MT能够抑制OGD所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MT可防治脑中枢缺血再灌注引发的继发性损伤。
鲁志强王西明段秋红卢涛何善述
关键词:褪黑素小脑颗粒细胞缺血再灌注
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引起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模拟缺血再灌注引起神经元凋亡的途径和褪黑素(m elaton in,MT)抗凋亡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原代培养大鼠小脑颗粒细胞的体外模拟缺血(Oxygen G lucose Deprivation,OGD)再灌注模型,测定培养液LDH活性和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利用Rhodam ine123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ELISA检测细胞浆中细胞色素C水平;用同样指标观察MT对其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在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培养液LDH活性增加(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DNA出现梯状条带,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细胞浆中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P<0.05),MT对上述现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1)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凋亡机理之一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2)MT可通过阻止线粒体凋亡途径而保护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小脑颗粒细胞的凋亡。
卢涛王西明段秋红韩义香鲁志强
关键词:褪黑素小脑颗粒细胞缺血再灌注线粒体细胞凋亡
褪黑素对小鼠肝癌细胞凋亡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LT)在体内对H2 2肝癌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 (TUNEL)对Bcl 2、Bax的表达及凋亡细胞进行检测 ,MTT比色法检测脾细胞NK杀伤活性。结果 实验发现MLT治疗组、预防组及 5 Fu组Bcl 2和Bax的表达及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Bax/Bcl 2比例在MLT预防组最大。NK杀伤活性在MLT治疗组、预防组较其它组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MLT在体内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且可使NK杀伤活性增高 ,推测Bcl 2。
宫丽华任大宏熊密鲁志强王西明
关键词:肝癌细胞凋亡自然杀伤细胞褪黑素免疫调节
褪黑素在培养的小脑颗粒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中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elatonin ,MT)在模拟缺血再灌注中对神经元的保护机制 ,从而为褪黑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SD乳鼠的小脑颗粒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待细胞发育成熟后建立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相差显微镜进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通过TBA荧光法和联苯三酚自氧化法来检测模拟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内丙二醛 (MDA)生成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变化以及褪黑素在模拟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二者的影响。结果 模拟缺血 (OGD)后再灌注 12h的细胞 ,胞内MDA的生成比在OGD后再灌注 6h明显增多 (P <0 .0 5 ) ,OGD后再灌注 12hMDA生成最多随后降低 ;经OGD处理后细胞内SOD的活性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OGD后再灌注 2 4h降到最低随后升高。MT能显著降低细胞内MDA的生成 (P <0 .0 5 ) ,并存在着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SOD的活性在加入MT后也明显提高(P <0 .0 5 )。结论 MT可能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在模拟缺血 (OGD)再灌注中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鲁志强王西明段秋红卢涛何善述
关键词:褪黑素小脑颗粒细胞缺血再灌注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缺血再灌注引起神经元凋亡及褪黑素抗凋亡的机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模拟缺血再灌注引起神经元凋亡的途径和褪黑素(melatonin,MT)抗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代培养的SD乳鼠小脑颗粒细胞建立以缺氧缺糖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加不同浓度的MT(10-5、10-7、10-9mol/L)孵育。采用荧光比色法检测其线粒体跨膜电位及细胞内的活性氧;用Westernblot及ELISA分别检测线粒体和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比色法检测胞质中Caspase3的活性。结果在模拟缺血再灌注小脑颗粒细胞模型中,细胞内的活性氧在缺氧缺糖后明显增加;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加重;线粒体释放入胞质的细胞色素C增加,胞质的Caspase3活性增加;MT可显著减少活性氧和抑制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抑制线粒体跨膜电位的降低,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凋亡部分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②MT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和阻止线粒体凋亡而抑制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小脑颗粒细胞凋亡。
韩义香王西明段秋红鲁志强卢涛何善述
关键词:小脑颗粒细胞缺血再灌注细胞色素C褪黑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