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新峰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正演
  • 2篇凸起
  • 2篇盆地
  • 2篇准噶尔盆地
  • 2篇白家海凸起
  • 1篇道集
  • 1篇地质
  • 1篇地质体
  • 1篇叠前
  • 1篇断褶带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正演模拟
  • 1篇正演模型
  • 1篇砂体
  • 1篇山岩
  • 1篇上侏罗统
  • 1篇深度域
  • 1篇生烃
  • 1篇生烃史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高新峰
  • 4篇吴坚
  • 2篇李艳平
  • 2篇袁波
  • 1篇姚卫江
  • 1篇黄芸
  • 1篇于浩业
  • 1篇唐建华
  • 1篇王振奇
  • 1篇高明
  • 1篇邢成智
  • 1篇夏雨
  • 1篇姚华
  • 1篇胡正舟
  • 1篇胡鑫
  • 1篇陈勇
  • 1篇付欢
  • 1篇邹红亮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第二届石...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中上侏罗统河道砂体识别方法及效果分析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中上侏罗统河道砂体在以往的勘探中多井见油气显示,钻探储层类型为河道砂体,砂体横向变化较快,精细刻画砂体分布特征成为该区研究重点。本次研究工作围绕河道砂体的刻画,通过常规的层位、断裂解释,储层的地震响应...
高新峰吴坚李艳平袁波
关键词:白家海凸起中上侏罗统河道砂体
前陆冲断带下盘的掩伏构造假象分析与校正——以准噶尔盆地东部“火北掩伏带”为例被引量:6
2018年
造山带和盆地之间的前陆冲断带及其下盘掩伏带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有关其时间域构造假象及时间域剖面复杂构造的研究多集中在高速盐丘、海底峡谷等特殊地貌或地层厚度剧变对下伏构造层成像"上拉、下拽"形成的构造假象方面,而对于火山岩体厚度变化及尖灭对下盘构造成像的影响以及"假断裂、假构造"判识方法的研究则较少。为此,以准噶尔盆地东北部火烧山油田以北石炭系克拉美丽前陆冲断带下盘的掩伏背斜带(以下简称火北掩伏带)为例,通过对火北2井钻探前后验证过程的描述,基于对正演模型、叠前深度偏移剖面及倾角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探究了该冲断带下盘时间域"假背斜、假断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1)地层速度的横向变化可导致速度异常区下伏地层构造形态畸变,出现假构造和构造高点偏离的现象;(2)火北掩伏构造和火14井北断裂是因逆冲断层上盘石炭系火山岩高速层存在且横向厚度突变导致的构造假象;(3)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时间域剖面上构造假象难题的最佳手段,在不具备进行叠前深度偏移条件时可通过建立正确的三维速度场、变速时深转换来实现成图。结论认为:(1)通过建立复杂构造区的典型构造样式及地震构造解释模型,运用模型正演,结合地层倾角测井等成果,可以识别逆掩推覆断裂复杂构造带的真假;(2)探讨火山岩发育的逆掩推覆断裂带的地震解释技术,对于指导研究区勘探目标优选具有实践意义,对类似地区的地震资料解释也具有借鉴作用。
黄芸梁舒艺高新峰高明伏小鹏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前陆冲断带石炭系正演模型倾角测井
宽方位角三维在火山岩推覆体识别中的应用——以火北2井宽方位角三维为例
火北断块区火山岩推覆体位于二叠系勘探目的层之上,推覆体的岩性为火山岩,岩石速度高,与围岩差异小,常规的地震资料和传统的地震解释技术很难解释该区的断裂系统,也很难刻画该火山岩推覆体的边界与分布特征。本文基于火北2井区的宽方...
高新峰邹红亮李艳平于浩业吴坚
关键词:宽方位相干
一种基于井正演模拟的叠前分角度道集建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井正演模拟的叠前分角度道集建模方法,涉及石油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偏移纯波数据体A进行提高分辨率处理得到数据体B,对偏移纯波数据A进行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数据体C;以数据体B为近角、数据体A为...
庞志超姚卫江唐建华胡正舟胡鑫高新峰吴坚邢成智姚华夏雨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侏罗系油气成藏期次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准确认识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综合运用生排烃史法、饱和压力法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法等方法探讨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油气成藏期次。研究表明,该区源于二叠系的油藏大规模生成时间始于侏罗系早期,而源于侏罗系的油藏大规模生成时间始于白垩纪晚期;天然气大规模生成时间始于早白垩纪末。总体上看,彩南油田侏罗系油气存在2期成藏,第1期油气主要与二叠系原油运聚成藏有关,充注时间为早白垩世末。后期大规模运移时期还是在晚白垩世末一第三纪,即侏罗系煤系原油运聚期。C31井区侏罗系侏罗系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储层油气存在2次主要成藏期:第1期在早白垩世,与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烃源岩大量生烃时间一致,油气充注量较少;第2期在晚白垩世末一第三纪,主要以侏罗系原油和石炭系天然气的聚集和成藏为主。八道湾组也存在2期成藏,成藏期为早白垩世,2次烃类的注入时间较相近,可能与烃源岩幕式排烃有关。
吴坚高新峰袁波陈勇王振奇付欢
关键词:成藏期次生烃史流体包裹体白家海凸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