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善明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沉积环境
  • 2篇全新世
  • 2篇黄河
  • 2篇海面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 1篇地震地貌
  • 1篇夷平面
  • 1篇引黄
  • 1篇引黄灌区
  • 1篇三角洲
  • 1篇侵蚀面
  • 1篇砾石
  • 1篇黄河三角洲
  • 1篇黄河下游
  • 1篇渐新世
  • 1篇灌区
  • 1篇海岸
  • 1篇海面变化
  • 1篇海面波动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地...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6篇高善明
  • 2篇李元芳
  • 2篇刘国海
  • 1篇励惠国
  • 1篇严富华
  • 1篇唐登银
  • 1篇李容全

传媒

  • 3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山西地震
  • 1篇遥感信息

年份

  • 2篇1998
  • 3篇1992
  • 1篇198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河下游引黄区沉沙处理运行方案分析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黄河是多沙性河流,引黄必带进大量泥沙,沉沙池沉粗排细,能有效处理泥沙。当沉沙池淤满,失去自流沉沙作用时,采用“以挖待沉”可以延长灌区运行年限,但没有扬水沉沙方案优越。根据黄河下游地上河的特殊地貌条件,如果能在河漫滩上建沉沙池。
唐登银高善明
关键词:引黄灌区沉沙地黄河
谈黄河三角洲的变迁被引量:1
1992年
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与莱州湾的湾口。外形轮廓似向东北打开的扇,扇边(海岸线)因有突出岸外的河口和向陆内凹进的海湾相间分布而成锯齿状。从三角洲顶点向下游放射的众多古河道,多成高出平原0.5—2.0m的“地上河”,决口入海的新流路,一般不与废弃的故道重叠,构成扇的骨架。卫星影像对三角洲水系发育的这种特征,具有特别敏感的光谱效应和空间效应。
高善明励惠国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辽宁海岸沙砾堤—潟湖体系沉积特征与全新世海面变化被引量:13
1992年
辽宁海岸带,沙砾堤-潟湖体系沉积环境演化表明,冰后期由于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在9000aBP.左右海水开始侵入本区,8000—7000aBP.前的海平面约高于现海面1.5—2.5m。近5000年来,海面趋于下降过程中,并有波动和相对稳定时期。
高善明李元芳刘国海
关键词:沉积环境海平面
对山西北台期夷平面的再认识被引量:5
1998年
结合多年野外实际观察和吴忱关于地文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证了在北台期夷平面之下尚有一级晚于北台期的夷平面存在,它的形成时代为渐新世。北台期则在中—晚白垩世。指出了确定夷平面和夷平面时代的依据,不能像Wilis(1907)那样,只根据地形面切削了燕山期的地质构造确定。必须根据形态、沉积、旋回、层位和岩溶等综合证据,进行区划分析。最后,讨论了这两级古夷平面在地震地貌研究中的作用。
李容全高善明
关键词:夷平面渐新世地震地貌
大连地区全新世泥炭沉积环境及海面波动被引量:9
1992年
采用孢粉分析及^(14)C测年,本文认为大连沿海分布的泥炭层主要形成于中全新世中晚期及晚全新世早期的暖湿、温湿气候下富营养性湖沼环境。属草本植物为主的草本-木本型泥炭,沉积速度一般为0.7—1.1mm/a。全新世海侵,在辽宁海岸带约距今7000年以前达最大范围。近5000年来,海面在下降过程中有波动和稳定时期。
刘国海高善明李元芳严富华
关键词:全新世沉积环境海平面
滦河冲积扇结构和沉积环境被引量:15
1985年
本文根据河谷阶地对比,沉积相特征,孢粉组合,石英砂表面微结构组合和^(14)C、古地磁年龄数据,探讨滦河(东部)冲积扇的形成时代、沉积环境和沉积速率,为研究唐山山前平原地下水储存条件提供一些论据。
高善明
关键词:沉积环境沉积物洪积相侵蚀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