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东宸 作品数:44 被引量:234 H指数:8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6 2007年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因其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特点和高度的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预后较差的特点,在2003年10月出版的WHO乳腺和女性生殖系肿瘤的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中,作为一种新的肿瘤类型被单列出来。本研究旨在了解乳腺IMPC的临床病理特点。 张立涛 高东宸 卢晓梅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特点 淋巴管侵犯 淋巴结转移 肿瘤类型 肝癌肝移植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血管侵犯及肝癌分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分析肝癌肝移植术前血浆D 二聚体水平升高在瘤栓形成及微血管侵犯中的评估意义以及与肝癌Pittsburgh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金标法定量检测了 12 0例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血浆D 二聚体水平 ;根据全肝切除后病理分析主支血管内瘤栓形成、微血管侵犯情况 ,对患者病情进行PittsburghTNM分期、Child Pugh分级 ,运用统计软件SPSS 9.0行分层 χ2 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及 q检验。结果 在Child PughA、B、C级主支血管内有瘤栓形成者与无血管侵犯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在Child PughB、C级有微血管侵犯者与无血管侵犯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在Child PughA级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肿瘤TNM分期Ⅰ、Ⅱ期与Ⅲ期和Ⅳ期间D 二聚体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Ⅲ期与Ⅳ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血浆D 二聚体水平随PittsburgTNM分期升高而升高 ,对肝癌肝移植术前微血管侵犯及瘤栓形成的评估有参考价值 ,且随着血管侵犯进展和Child Pugh分级增高而其相关性增高。 吴迪 高东宸关键词:血管侵犯 肝癌 术前 肝移植术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低剂量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效果及乙肝复发后的治疗.方法对2000年12月至2003年5月因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和(或)合并肝细胞癌于我院接受肝移植手术并经随访的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拉米夫定联合低剂量HBIG预防乙肝复发方案.观察术后近期乙肝转阴情况、术后较远期乙肝复发情况以及乙肝复发后的治疗情况.结果 (1)所有患者HBsAg、HBeAg、HBV-DNA均于术后1~4 d转为阴性,术后1周所有患者对HBIG均有反应,HBsAb滴度水平逐渐上升;(2)所有患者于观察期内生存情况均良好,对患者HBsAb滴度水平定期进行监测结果示大部分患者HBsAb滴度水平与预期治疗水平基本符合;(3)1例患者于术后25个月乙肝复发,通过改用阿德弗韦并加大HBIG用量,基本得到控制.结论拉米夫定联合低剂量HBIG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疗效确切,而且可显著降低治疗费用. 刘建 吴国聪 张忠涛 吴平 张栋 孙明昌 高东宸 王宇 贾继东 王宝恩关键词:肝移植术 乙型肝炎 复发 疾病预防 术后 拉米夫定 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6年 诱导移植免疫耐受需产生免疫反应下调。多年来,被称为抑制性T细胞现被命名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Treg在免疫应答的负性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reg介导的连锁性抑制和传染性耐受解释了发挥免疫耐受的机制。Treg通过离体扩增后回输体内,有望成为移植免疫耐受新的免疫过继疗法。 常青 高东宸关键词:移植免疫耐受 调节性T细胞 骶前出血的诊治 1996年 骶前出血的诊治高东宸骶前出血是指在盆腔手术,特别是直肠手术过程中,因骶骨前静脉系统,即骶前静脉丛或骶椎椎体静脉损伤造成的术中大出血。这是一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其特点是,一旦发生即来势凶猛,使用一般止血方法难以奏效,而且通常出血量大,可达1000~500... 高东宸关键词:骶前出血 直肠手术 并发症 肝癌肝移植术中肿瘤播散以及与CD44v6及MMP9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肿瘤播散细胞检测对肝癌肝移植术中转移的评价意义以及与基质金属蛋白水解酶(MMP-9)、黏附分子(CD44v6)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联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法定量检测30例血清AFP阳性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播散肿瘤细胞AFP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肝癌肝移植术前患者血清CD44v6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运用统计软件SPSS9.0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30例肝癌肝移植术中肿瘤播散阳性率肺动脉、外周动脉、外周静脉、门静脉分别为63.3%、60%、50%、40%;肝移植手术过程中对肝脏的挤压可以引起肿瘤播散,并且以肺动脉途径为主,P<0.01;术中肿瘤播散组与无肿瘤播散组血清CD44v6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中肿瘤播散组与无术中肿瘤播散组肿瘤组织表达MMP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RT-PCR联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法能够检测到肝癌患者血液中播散肿瘤细胞,并且以肺动脉血阳性率最高;在肝移植过程中对病肝的搬动、挤压可以引起肿瘤细胞播散;其过程与基质金属蛋白水解酶(MMP-9),黏附分子(CD44v6)相关。 吴迪 郑虹 朱志军 邓永林 潘澄 王玉亮 王政禄 高东宸 沈中阳关键词:肝癌肝移植 医疗保障制度对医院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64 2001年 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将面临功能定位的重新调整 ,现有的医疗体系格局的改变会给医疗机构带来深远的影响。大医院在“减负”的同时 ,必须积极地适应新的形势下医疗市场的需求 ,充分发挥大医院人才密集、知识密集、资源密集的优势 ,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医疗服务。同时还必须认识到三级医院既是社区医疗服务的补充和延伸 。 刘建 高东宸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 CT对无手术史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CT对临床无手术史急性肠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或X线疑为肠梗阻疾病的56例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检查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34例CT表现阳性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包括结肠癌29例、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5例。18例CT表现阴性患者经保守治疗均获成功,包括腹型紫癜2例、未查出病因16例。结论CT在评价无手术史的急性肠梗阻方面有较大意义;对有肠系膜上血管缺血性疾病表现者应尽早选择增强CT。 张利刚 高东宸 薛建国 张忠涛关键词:手术史 急性肠梗阻 CT表现 缺血性疾病 肠系膜 手术病理 肝移植术后的细菌感染 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特点和相关因素 ,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2年 12月治疗的 17例肝移植受体的细菌感染率、感染部位、常见致病菌和耐药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 15例 (88 2 % )发生 34次细菌感染 ,以肺部感染和腹腔感染多见。手术时间延长、伴随糖尿病及胆道狭窄的发生分别与腹腔、泌尿系和胆道细菌感染有关。多种细菌混合感染、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所致感染比例大 ,耐药菌株检出率高。结论 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手术时间延长、伴随糖尿病及胆管狭窄的发生是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效的预防。 张栋 张忠涛 刘建 高东宸 王宇关键词:肝移植 术后 细菌感染 IL-10与器官移植 被引量:2 2006年 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于1989年由Fiorentino等[1]发现,他们证明IL-10由Th2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合成分泌,具有抗炎和抑制多种细胞因子合成的作用,所以称之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 synthesisinhibitingfactor,CSIF).人的IL-10(hIL-10)基因定位于第一号染色体上.在氨基酸水平,hIL-10与病毒IL-10(vIL-10)有84%的同源性,与鼠IL-10有73%的同源性. 张栋 高东宸关键词:HIL-10 器官移植 合成分泌 氨基酸水平 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