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
-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机械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独立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基地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 2018年
- 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上。因此,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组建了"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产学基地"。该基地以教学改革为根本目的,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提供广阔平台。学院在该基地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应用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 古丽马超陈晔
- 关键词:工程教育实践教学
- 现代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上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6
- 2020年
-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业也得到了跨越式的进步。农业开始从传统的生产模式转向于机械化方向发展,显著提高了生产的速度。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机械制造水平根本不能与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相适应。因此,如何加强产品设计制造对于有效的解决农机装备的质量以及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后盾。
- 马超
- 关键词:机械制造
- 工程制图基础2课程微课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1
- 2019年
- 工程制图基础2是独立学院的一门48学时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文章针对工程制图基础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工程制图基础2课程的微课进行适应性研究,开展微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推进微课在工程制图基础2中的应用。
- 陈晔马超古丽
- 关键词:教学设计
- 以强化实践为导向的模具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改革被引量:1
- 2015年
-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社会对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模具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应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内容、方法、实践环节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使课程体系更完善,特色更鲜明,同时很好地协调课程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强化了实践能力,突出了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 马超古丽陈晔
-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 以强化实践为导向的模具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18年
- 基于工程实例,就独立学院模具专业核心实践课程——模具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并进行了实践。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单一的练习法教学,基于该院工程创新中心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改进了练习法教学,并增加了比较法教学。通过本次改革很好地协调课程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强化了实践能力,突出了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马超陈晔古丽
- 关键词:比较法练习法AUTOCAD
- MD1200-YJ码垛机器人大臂的多目标轻量化设计被引量:5
- 2020年
- 建立了MD-1200YJ型码垛机器人大臂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通过考虑动力学因素的静力学分析、约束模态分析、振动响应试验、频率响应分析,确定以质量最小、第一和二阶固有频率最大、最大位移最小、最大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设计变量的边界条件为约束条件,利用Box-Behnken和RSM方法建立目标函数的近似模型,并利用NSGA-Ⅱ算法求得最优解。结果表明,前两阶固有频率提高,结构刚度和振动稳定性提高,降低振动对零部件疲劳损害影响以及最大应力和位移均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质量减轻了11.3%,验证了该轻量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 贺莹高涵马超古丽
- 关键词:码垛机器人大臂静力学分析频率响应分析
- 基于低能耗的码垛机器人平衡弹簧缸优化设计被引量:2
- 2020年
- 研究了MD1200-YJ码垛机器人平衡弹簧缸低能耗优化设计问题。首先,基于机器人常规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弹簧平衡力矩和负载动态重力矩的肩关节逆动力学模型,并结合运动参数建立了能耗模型;其次,利用3-4-5次多项式插值函数完成操作空间“门”字型轨迹规划;再次,以平衡弹簧缸的结构参数和安装位置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其取值范围为约束条件,以肩关节力矩绝对值的最大值最小和力矩波动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NSGA-II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最后,通过比较,优化后的肩关节力矩和能耗显著降低,动态性能明显改善,验证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 贺莹马超高涵古丽陈晔
- 关键词:码垛机器人低能耗优化设计
- 依托机械工程创新中心 构建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阐述了实验教学体系在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依托机械工程创新中心,校企共建工程创新平台,将工程项目引入实验教学,并以实验资源包的教学模式扩大实验教学的受众群体,构建了符合仁爱学院办学特色的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最终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 张玥马超于洋洋
- 关键词: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