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薇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杰出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消融
  • 7篇心动过速
  • 5篇导管消融
  • 5篇室性
  • 5篇室性心动过速
  • 4篇心房
  • 4篇标测
  • 3篇导管
  • 3篇心房颤动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房颤
  • 3篇CARTO
  • 2篇导管射频
  • 2篇导管射频消融
  • 2篇导管射频消融...
  • 2篇电解剖标测
  • 2篇射频导管
  • 2篇射频导管消融
  • 2篇射频消融

机构

  • 12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武汉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华信医院

作者

  • 12篇马薇
  • 12篇王祖禄
  • 10篇梁延春
  • 7篇韩雅玲
  • 6篇梁明
  • 5篇孙鸣宇
  • 4篇王晶
  • 3篇黄从新
  • 1篇王冬梅

传媒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房性期前收缩及年龄因素对人心房传导速度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房性期前收缩及年龄因素对人心房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入选3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因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按能否诱发房颤,分为诱发房颤组与未诱发组。窦性心律时测定P波宽度,电生理检查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以及高位右房(HRA)-冠状静脉窦远端(CS)的传导时间(iaCT)。分别测量基础刺激S1(600 ms、500 ms、400 ms和300 ms)以及相应S1起搏时不同配对间期的期前刺激(心房有效不应期+2,4,6,8,10 ms)时的左右房传导速度。结果:共有9例诱发房颤,老年组房颤诱发率显著高于青年组,诱发房颤组iaCT的延缓率高于非诱发组(均P<0.05)。老年组以及诱发房颤组P波明显增宽;期前刺激时心房传导速度明显减慢,iaCT明显延长(P<0.01);期前刺激时老年组的心房传导速度较青年组减慢,老年组iaCT较青年组及中年组均明显延长(P<0.05)。结论:老年人P波增宽,易出现房颤。各年龄组在房性期前收缩时心房传导速度均明显减慢;老年组较青年组减慢更明显。
王晶梁延春王祖禄孙鸣宇马薇
关键词:年龄
CARTO系统指导下线形消融行同侧肺静脉-左心房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
目的研究表明诱发心房颤动(房颤)的触发灶多来源于肺静脉(PV),对房颤的射频消融术从局灶消融发展为肺静脉电隔离,但其成功率仅有60%~70%,应用CARTO系统指导左房(LA)内环绕肺静脉消融可使房颤消融的成功率提高到8...
王祖禄梁延春孙鸣宇马薇王晶韩雅玲
文献传递
CARTO系统引导下双LASSO技术消融心房颤动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目的研究探讨上述技术消融心房颤动(房颤)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病例的机制。方法 30例,男性 25例,20~68岁(平均53岁),阵发性房颤22例,持续性房颤8例,症状明显,经2种或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所有患者入院后...
王祖禄梁延春韩雅铃梁明马薇
文献传递
标测浦肯野电位和舒张期电位在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射频导管消融中标测浦肯野电位(Pur P)和舒张期电位(DP)的作用.方法44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9~74岁,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均有阵发性心悸史,ILVT时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阻滞伴心电轴左偏41例、右束支阻滞伴心电轴右偏3例.在ILVT时标测到最早Pur P或DP的部位进行消融.结果44例患者的ILVT均在左心室间隔左后分支(41例)或左前分支(3例)分布的范围内消融成功.25例和19例分别在标测到PurP(Pur P组)和DP(DP组)的部位消融成功,成功消融部位Pur P或DP分别提前体表心电图QRS波19~40(27±6)ms和26~60(41±10)ms(P<0.01).在DP组的19例中,13例在标测到DP时可同时标测到Pur P,6例局部仅能标测到DP;12例首先在标测ILVT时较早的Pur P部位消融不能成功,后通过标测DP消融成功.成功消融ILVT的平均放电次数在Pur P组和DP组分别为4次和2次.DP组较Pur P组消融ILVT的成功部位在间隔部上移约0.5~2.0 cm.成功消融ILVT后,窦性心律下体表心电图心电轴明显改变的发生率在Pur P组和DP组分别为44%和84%(P<0.05).平均随访(23±12)个月,41例起源于左后分支的ILVT复发3例,均为Pur P组.结论ILVT通过标测室速时的Pur P和DP均可能消融成功,DP通常较Pur P有更早的激动时间,在标测到DP处消融有非常高的成功率和通常需要较少的消融次数.成功消融ILVT后,窦性心律下发生心电轴明显改变的发生率在DP组增高.
王祖禄梁延春韩雅玲孙鸣宇王晶马薇黄从新
关键词:射频导管消融室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舒张期标测心电轴左偏右束支阻滞
应用电解剖标测系统引导经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法洛四联症术后室性心动过速
目的报道6例应用CARTO系统引导经盐水灌注射频导管消融法洛四联症术后室性心动过速(VT)。方法6例均为男性,6~38岁,法洛四联症术后出现阵发性心悸,体表心电图均表现为持续性VT,3例有晕厥史,均不同意放置ICD。应用...
王祖禄梁延春韩雅玲梁明马薇
文献传递
拖带标测法或(和)CARTO系统指导经导管消融非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
目的器质性(非缺血性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室性心动过速(VT)多为折返机制,关于其射频消融较少报告。报道18例应用拖带标测等技术或/和CARTO系统指导经导管消融非缺血性心脏病合VT。方法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6~...
王祖禄梁延春韩雅玲马薇梁明
文献传递
年龄因素对人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变化。方法入选3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因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测定高右房(HRA)、冠状静脉窦(CS)远端的起搏阈值,于HRA及CS远端以2倍阈值行S1S2刺激,分别测量基础刺激S1(600 ms、500 ms、400 ms、300 ms)时左房及右房AERP。计算起搏周长缩短时AERP缩短的差值与600 ms起搏时AERP的比值,作为AERP的缩短率。结果共有9例诱发房颤,老年组房颤诱发率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不同周长S1起搏时老年组左房及右房AERP均较青年组延长(P<0.05),亦较中年组延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S1周长越短,AERP缩短越明显(P<0.05);老年组500 ms、400 ms起搏时右房AERP缩短较青年组、中年组更加明显(P<0.05);左房仅在300 ms起搏时老年组AERP缩短率更为明显(P<0 05)结论随年龄增长,AERP延长,但在起搏频率加快时老年人AERP缩短更加明显。
王晶梁延春王祖禄孙鸣宇马薇
关键词:心房有效不应期老年
应用电解剖标测系统引导经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法洛四联症术后的室性心动过速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报道6例应用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系统)引导经盐水灌注射频导管消融法洛四联症术后室性心动过速(VT)。方法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38岁,法洛四联症术后出现阵发性心悸,体表心电图均表现为持续性VT,3例有晕厥史,6例患者均不同意放置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应用Carto系统标测和消融VT方法如下:心室程序电刺激诱发VT,如血流动力学稳定则在VT时行激动标测和电压标测,结合标测舒张期电位和拖带标测等方法确定并消融VT关键峡部;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不能诱发持续性VT,则在窦性心律时行右心室电压标测、起搏标测,在局部起搏时和VT有相同或相近的体表心电图并伴较长的刺激到QRS波时间的部位消融,并消融晚电位或碎裂电位及消融连接可能的电屏障区。结果6例患者可诱发出8种形态VT,VT周长230~310ms,7种为持续性VT,其中2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另1种为非持续性VT。4例患者在VT时标测和消融,2例患者在窦性心律下标测后消融。6例8种形态VT均为瘢痕折返机制,均消融成功。随访6~19个月,仅1例VT复发,经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应用Carto系统引导盐水灌注射频导管消融法洛四联症术后VT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复发率,尤其对引导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多形或非持续性VT的消融可能有较好的效果。
王祖禄黄从新梁延春韩雅玲梁明马薇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电解剖标测系统室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
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2%~5%患者有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发作。这些患者室速常反复发作,40%以上病例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预防复发,且长期服用副作用大。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或电击终止心动过速,挽救生命,但不能预防复发,且存在价格昂贵、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等不足。在高度选择的患者中,外科手术可根治此种心律失常,但手术相关的病死率可在9%~20%。近年来由于标测和消融技术的不断改进,MI后室速经导管消融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马薇王祖禄黄从新
关键词: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抗心律失常药物冠心病抗心动过速起搏
标测Purkinje电位和舒张期电位在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中的作用
目的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多为折返机制,通过标测ILVT时最早的收缩期前Purkinje电位(PP)或者舒张晚期电位(DP)用于指导ILVT消融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但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很少。本研究在ILVT时...
王祖禄梁延春韩雅玲梁明马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