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波
- 作品数:13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镁与低血压事件的关系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血镁与低血压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17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方案为每周3次,每次4 h。分别于透析0、1、2、3、4 h测血镁、血钙、血钾,同时测量血压,对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事件者及时适当补充25%硫酸镁。结果透析过程中随时间延长,血镁、血钾逐渐降低,血钙逐渐升高(P均<0.01)。共发生低血压事件245例次,发生率7.99%;血镁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成正相关(r分别为0.638、0.679、0.699,P均<0.01);大部分发生低血压事件患者补充25%硫酸镁后血压恢复性上升。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血镁下降是低血压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王树祥马洪波路群杜志红张敏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镁低血压
- 肾炎康复片辅助标准激素治疗气阴两虚证肾病综合征8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辅助标准激素治疗气阴两虚型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小板数量(PLT)和血浆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的影响。方法:152例NS患者参照随机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对照组采用泼尼松,首始剂量l mg·kg-1·d-1,最大剂量不超过60 mg·d-1,连续口服8~12周,再以每2周减少原使用量的10%内服,最后以10 mg·d-1的剂量维持治疗,根据具体情况维持6~12个月,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肾炎康复片,5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水平;监测两组肝功能,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TCM)单项症状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PLT和血浆PACA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9.1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TG和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向心性肥胖和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M各单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PLT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PAC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炎康复片辅助标准激素治疗气阴两虚型NS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降低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升高血浆PACAP水平。
- 马洪波于澈周忠民王荣
- 关键词:肾炎康复片肾病综合征气阴两虚证
- 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镁及低血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 王树祥马洪波路群
- 成人胡桃夹现象与精索静脉曲张的关系被引量:1
- 2008年
- 我们回顾性分析出现胡桃夹现象(NCP)的成人患者临床资料,以非NCP男性成人体检者作对照,探讨NCP与精索静脉曲张的关系。
- 周忠民马洪波王彤郑杰王延珍
- 关键词:胡桃夹现象精索静脉曲张
- 成年人胡桃夹现象与精索静脉曲张相关性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成年人胡桃夹现象(NCP)与精索静脉曲张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以无症状性血尿和(或)直立性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就诊的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明确的成年NCP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左肾静脉受压前后比值〉12为诊断NCP现象标准,将其中184例男性NCP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参加体检且与之年龄匹配的男性15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NCP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精索静脉曲张发病率,并比较。在研究组,详细检查NCP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NCP与精索静脉曲张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左侧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47例,总发病率37.50%(69/184);对照组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3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例,总发病率13.46%(21/1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左侧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脊柱左侧肾静脉内径(8.41±0.11)mm,脊柱前肾静脉内径(3.65±0.11)min,二者比值2.31±0.06。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夹角(15.95±0.59)°;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脊柱前肾静脉内径(3.43±0.08)mm,脊柱左侧肾静脉内径(8.72±0.14)mm,二者比值2.54±0.08,SMA与AA夹角(14.54±0.53°。在研究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MA与AA夹角越小、脊柱左侧肾静脉内径越大、年龄越大,男性NCP患者越容易并发左侧精索静脉曲张(P=0.001).结论成年男性NCP患者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发病率显著高于同年龄段非NCP成年男性,这表明在成年男性中,NCP是精索静脉曲张的一个重要病因,二者密切相关。
- 周忠民马洪波王彤郑杰王延珍
- 关键词:成年人精索静脉曲张胡桃夹现象
-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相关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将81例有不同程度皮肤瘙痒表现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50例)和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31例)。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分别检测所有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钙、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及皮肤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明显(P〈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清磷、iPTH明显降低[(2.69±0.46)mmol/L比(0.98±0.39)mmol/L与(632.78±76.89)ng/L比(342.81±39.71)ng/L](P〈0.01),对照组无明显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能明显减轻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皮肤瘙痒,而单纯血液透析则对其改善不明显,机制可能与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能较好清除患者体内致皮肤瘙痒的毒素有关。
- 周忠民马洪波
- 关键词:肾透析血液灌注瘙痒症
- 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疗效及Th1、Th2细胞因子变化
- 王树祥马洪波路群
- 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7
- 2009年
-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TWP)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7例HSPN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TWP治疗(治疗组)62例,总疗程36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6、IL-13、TNF-α)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Th1/Th2细胞因子均降低(P均<0.01),但以治疗组下降明显。结论TWP对HSPN患儿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 王树祥马洪波路群
-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过敏性紫癜肾炎细胞因子
- lncRNA TUG1吸附microRNA-144对狼疮肾炎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分泌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吸附microRNA-144(miR-144)对狼疮肾炎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分泌与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 B6.MRL-FaslprNju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20只和C57BL/6健康小鼠5只在适应性条件下喂养5 d。每天收集B6.MRL-FaslprNju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24 h尿量,尿蛋白浓度> 1 mg/L表明狼疮肾炎发病,为狼疮肾炎组。C57BL/6小鼠为正常组。分离纯化两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对lncRNA TUG1实施亚细胞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狼疮肾炎组和正常组小鼠肾组织中lncRNA TUG1和miR-144 mRNA相对表达量。狼疮肾炎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并分为NC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阴性对照序列)、TUG1过表达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TUG1)、shTUG1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sh-TUG1)、miR-144 mimic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miR-144 mimic)、TUG1过表达+miR-144 mimic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TUG1和miR-144 mimic)。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ncRNA TUG1和miR-144的靶向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纤维化标记因子Ⅳ型胶原(ColⅣ)、纤连蛋白(F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小鼠比较,狼疮肾炎组小鼠肾组织中的miR-144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lncRNA TUG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lncRNA TUG1与miR-144存在靶向结合关系。NC组、TUG1过表达组、sh-TUG1组、miR-144 mimic组、TUG1过表达+miR-144 mimic组细胞TNF-α、IL-1β、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NC组比较,TUG1过表达组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miR-144 mimic组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P <0.05)。各组的ColⅣ、FN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NC组比�
- 马洪波董燕娇孙琨王硕王洪云
- 关键词:狼疮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凋亡
- 药物性急性肾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药物所致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发生、临床病理改变、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15例ARF患者,分析其发生率、预后及涉及药物种类。结果:药物性ARF患者86例占同期ARF(215例)患者的40%。其中急性肾小管坏死61例(70.9%),急性间质性病变10例(11.6%)。涉及药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主要病因(40.7),其次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15.1%),第三位为抗肿瘤药物(11.6%)。5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58.1%),治愈率69.7%,好转率11.6%,死亡率18.4%。结论:ARF病因以药物性因素占首位,抗生素仍为主要病因。早期预防与及时诊断是预后关键。
- 周忠民马洪波陶红
-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药物肾毒性血液透析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