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安青
- 作品数:74 被引量:99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GIS和Google Earth开发在溢油预测中的整合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为防止溢油污染扩散蔓延,以渤海湾为研究对象,根据海洋环境动力学建立动态溢油模型并生成DLL。在Visual Studio.net语言环境下基于ArcEngine控件进行组件式GIS开发并嵌入DLL,开发出GIS溢油预测系统。输入溢油事故相关参数,DLL就自行运算生成SHP格式溢油轨迹文件,系统可将其转成KML格式文件,然后自行启动Google Earth并加载KML,通过Google Earth来显示溢油轨迹,为溢油应急治理提供辅助决策。结果表明整合GIS和Google Earth开发可以提高效率、节省费用,能较准确地对海上溢油轨迹进行预测,有进一步推广的潜力。
- 焦俊超马安青娄安刚陈爽杨少磊
- 关键词:GISGOOGLEEARTH溢油
- 基于RS/GIS的大辽河口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基于1988、1995、2001和2007年的四期TM数据,应用GIS/RS技术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定量分析大辽河口地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自1988年以来,大辽河口地区的湿地面积逐年增加,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强。湿地类型变化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自然湿地转化为人工湿地或人工景观,具体表现在转化为建筑用地、水稻田、养殖区。1988~1995年期间,大辽河口地区的环境质量下降,该地区生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降低,造成了一些物种种群数量的减少甚至消失;但是自1995年以后,该地区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升高,抗干扰能力增强,环境质量有所提高。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主要是受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
- 陈爽马安青李正炎李福建焦俊超
- 关键词:湿地景观指数景观变化大辽河口
- 基于Landsat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被引量:32
- 2009年
- 介绍了利用Landsat遥感数据反演地面温度的方法;从城市热岛的形成机制、形态结构及时空变化特征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Landsat遥感数据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李福建马安青丁原东杨俊杰焦俊超刘乐军
-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反演算法
- 黄土高原陇东地区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研究被引量:28
- 2002年
- 根据 1986和 2 0 0 0年 2期TM影象 ,利用ARC/INFO、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在人机交互下进行信息提取 ,对空间分布数据全面统计分析 ,剖析了陇东所辖十三个县 (市 ) 1986~ 2 0 0 0年十四年间土地利用类型质量空间变化。针对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及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评价。最终为陇东地区土地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马安青王彦丽陈东景王建华
-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生态环境
- 1990-2010年青岛地区热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关系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揭示青岛地区热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关系,为青岛市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Landsat TM/ETM+数据反演青岛地区的地表温度,解译出土地利用类型,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温度均值及标准差,计算热环境影响指数,分析GIS重心轨迹。[结果]1990—2010年,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地表温度最高,水域最低;耕地的热效应贡献度最大;未利用土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温度超过平均温度的地块较多;耕地类型中高于平均温度的地块占区域总面积的比重较大;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中高于平均温度的地块占区域总面积的比重随时间明显增大;1990—2010年热岛重心一直向东北方向迁移,其中2000—2010年热岛重心迁移方向与城市重心迁移方向一致。[结论]青岛地区热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城市扩展逐渐成为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 马安青马冰然张震邢容容余玮玮韦婉孙硕
- 关键词:热环境土地利用变化
- 大辽河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防止大辽河地区湿地生态功能减退,促进大辽河地区的河流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本研究以盘锦和营口地区为研究区域,建立了大辽河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GIS技术,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域的敏感性等级及空间分布。评价结果表明,大辽河地区生态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差异性;中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盘山县区以及盖州东南部分地区,土地面积为2 607.42km2,占总土地面积的30.38%;高度敏感区占整个研究区域的大部分,覆盖了盘锦市、大洼县、营口市、大石桥市以及盖州市大部分地区,土地面积为5 975.55km2,占总土地面积的69.62%。中度敏感区要适度开发,避免生态环境破坏;高度敏感区要恢复与保护原生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 陈爽马安青马冰然李正炎焦俊超崔静岚
- 关键词:生态环境敏感性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
- 基于VB的山东省高速公路工程地质信息查询系统的建立被引量:3
- 2005年
- 截至2003年底,山东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位居全国第一位。建设覆盖全省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状况信息查询系统,不仅有利于该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信息化;而且对未来该地区高速公路维护、建设、规划开发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在系统建设中,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 rcIn fo7.1.1作为数据采集、处理的主要工具;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 rcV iew 3.2二次开发语言A venue、COM组件M apOb jects2.1、通用软件开发平台V isual Basic6.0为平台;结合DDE技术,实现软件平台之间的通讯,从而实现了对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样点分析信息的图像查询。通过创建使用Excel的A ctive对象,实现对路段工程地质信息、地质灾害、路段基本信息空间叠置查询。该查询系统设计思路新颖,适用于高速公路工程地质信息的管理、查询、分析与计算,是一个较有实用价值的公路查询信息系统。
- 马安青单红仙贾永刚陈勇
- 关键词:GIS查询系统DDE技术
- 基于RS与GIS的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被引量:169
- 2003年
- 根据1986年和2000年2期TM影像资料和其它辅助资料,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功能,分析了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变化、变化速度和区域差异等特征,以及各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14年间,榆林地区未利用地减少1305.56km2;耕地、林地、草地分别增加567.11,99.6,616.79km2;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年变化率最大,分别为1.11%及0.91%;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类型间的转化突出表现为未利用地向草地转化,草地向林地和耕地转化。
- 李忠锋王一谋冯毓荪王建华马安青
- 关键词:RSGIS土地利用变化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 基于AHP方法与GIS技术的海底管道路由选择研究
- 2021年
- 海底管道路由选择与海底管道建设、运营以及后期管理等工作存在密切联系,对管道工程经济性、安全性和合理性有着重要意义。考虑影响海底管道路由选择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构建了量化的评价体系,以AHP层次分析方法作为数学依据确定评价权重,建立了标准化的路由选择评判模型。进一步,将该模型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生成以地图可视化方式表现的海底管道最佳路由选择方案。最后,通过工程案例演算,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分析表明AHP方法与GIS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评价依据的定量化和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可以为海底管道路由选择研究提供参考。
- 胡树林左勖马安青潘淑杰王兆耀
- 关键词:海底管道路由选择层次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
- 海河南系子牙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针对海河流域水资源极度短缺、水质高度污染等典型问题,借鉴国内外湿地健康评价方法,选取海河南系子牙河流域为研究区,结合监测数据、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基于PSR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多类型流域大尺度湿地生态健康进行综合、分类和分区评价,探讨其主要控制因素和空间分布规律,并对比不同类型湿地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子牙河流域湿地健康指数为0.723 1(Ⅳ级),处于疾病状态,出现这种状态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水质TN、COD Cr、NH 3-N、TP、景观破碎度、河流断流几率、COD Mn、河流连续性等;五种不同类型湿地健康指数关系为河流湿地(0.788 1)>沼泽湿地(0.734 3)>滨海湿地(0.650 4)>湖泊湿地(0.625 5)>水库湿地(0.560 4);受空间异质性的影响,流域湿地健康呈现出中游最差、下游次之、上游相对较好的分布格局。因此,亟待采取有效的湿地保护与管理措施,保障湿地的生态完整性和功能可持续性,提高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 孙雪于格刘汝海李瑾马安青
-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PSR模型子牙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