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
-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Ⅰ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中期疗效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Dynesys内固定及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Ⅰ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Ⅰ度滑脱症患者68例(Dynesys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55.3±7.5)岁(范围44~74岁);L38例,L452例,L58例;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5±2.1)分。同期采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72例(PLIF组),男37例,女35例;年龄(56.8±7.2)岁(范围46~76岁);L39例,L453例,L510例;VAS评分为(4.4±2.3)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并对两组间的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稳定节段和上邻节段的椎间隙高度、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Dynesys组随访时间(64.2±18.3)个月(范围50~74个月),PLIF组随访时间(65.2±15.5)个月(范围55~79个月)。Dynesys组手术时间[(120.5±21.0)min vs.(132.5±27.0)min;t=2.924,P=0.004)]、术中出血量[(312.5±80.7)ml vs.(352.5±84.5)ml;t=2.861,P=0.005]和术后引流量[(120.3±45.8)ml vs.(140.2±50.2)ml;t=2.446,P=0.016]均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稳定节段ROM、上邻节段ROM、稳定节段椎间隙高度、上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稳定节段ROM(4.3°±1.6°vs.0,t=22.809,P<0.001)和上邻节段ROM(10.5°±2.1°vs.12.8°±2.2°;t=6.329,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Dynesys组和PLIF组ODI评分分别为11.25%±8.12%和16.53%±9.23%,JOA评分分别为(22.60±2.20)分和(19.01±2.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5,9.340;均P<0.001);两组患者症状性ASD发生率(8.8%vs.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4,P=0.257);影像学ASD发生率(2.9%vs.1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 苗磊马宁麻昊宁王轩获蔡利军王一农
- 关键词:腰椎脊椎前移内固定器
- 高压氧综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9年
- 我院自2001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骨科收治了各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6例,由于病情严重,达Ⅲ期或Ⅲ期以上,收住院分别行钻孔减压,自体骨植骨等手术、配以活血等中药治疗,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其中50例行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张征李玲马宁
- 关键词:高压氧综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自体骨植骨钻孔减压中药治疗
- 国产微孔表面解剖型(PCA)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 牛东生温鹏陈义美马宁米扬等
- 该研究项目应用国产微孔表面解剖型(PCA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再造一个近似的关节,使患有严重关节病的患者解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对髌骨置换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骨性关节炎、类风...
- 关键词:
- 关键词:关节手术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 组合式外固定架结合解剖钢板治疗Ⅲ型Pilon骨折被引量:5
- 2008年
- 白志刚王一农牛东生马宁孙玺淳郭舟桐马军郭崇军
- 关键词:胫骨骨折内固定
-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椎基静脉孔形态对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V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分为对照组(未渗漏)和观察组(渗漏)。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总结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 180例患者中共38例(21.11%)发生椎内裂隙征,其中15例(39.47%)椎内裂隙征与椎基静脉孔相通;术后发生65例(36.11%)骨水泥渗漏,其中B型骨水泥渗漏34例(52.31%)最为多见;两组注射时期、骨水泥注入量、脊柱后突Cobb角、椎内裂隙征、椎基静脉孔相通、穿刺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粥状期注射、脊柱后突Cobb角大、椎内裂隙征与椎基静脉孔相通、单侧穿刺及骨水泥注入量大是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椎内裂隙征和椎基静脉孔存在通道可能是增加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增加对存在椎内裂隙征患者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通过椎基静脉孔发生骨水泥渗漏。
- 王真吕金捍万宁军马宁田丰年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
- 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稳定性被引量:3
- 2022年
-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量逐年增加,生物型假体表面处理方法较多,假体生存率及临床效果成为医患共同的关注点。目的:对比分析3D-精准构建臼杯和Pinnacle臼杯行全髋关节置换后的短期随访结果,研究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臼杯假体的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6例98髋的病历资料,根据假体选择不同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69髋假体采用3D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系统(ACT臼杯),对照组29髋假体采用Pinnacle臼杯系统。分别进行术后短期随访,通过目测类比疼痛评分、人工关节被遗忘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影像学评估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术后1周目测类比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1,6,12个月目测类比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人工关节被遗忘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后12个月时,两组目测类比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③两组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髋关节X射线片上臼杯周围Ⅰ、Ⅱ、Ⅲ区均未见放射透亮线存在,所有臼杯位置满意,未见明显移位征象,均达到稳定固定,臼杯与骨界面之间骨长入良好;④提示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初始稳定性较好,假体与骨界面之间骨长入良好,短期临床效果满意,长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
- 马宁王聪柳宁强解桐杨超健郭崇军牛东生梁钰琪
- 关键词:3D打印全髋关节置换随访
- 个性化3D打印铰链支具在肘关节松解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3D打印铰链支具结合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选取34名肘关节僵硬患者的既往数据,松解术后结合个性化3D打印铰链支具的16名患者为观察组,松解术术后给予手法康复的18名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肘关节活动度和功能评分,进而评估个性化3D打印铰链支具结合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肘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和Mayo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患者人体数据制作的个性化3D打印铰链支具可以明显改善肘关节僵硬患者术后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魏松英马敬祖马宁王聪蒋丽艳罗小海
- 关键词:肘关节僵硬松解术3D打印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21年
- 骨性关节炎主要累及患者关节周围的骨、软骨、滑膜组织,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畸形,多于膝关节发病,不同原因导致的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55岁以上人群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高达80%[2]。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手术方法,随着假体设计优化以及手术技术改良,膝关节假体生存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渐下降。
- 王聪张国荣解桐柳宁强马宁梁钰琪牛东生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骨性关节炎患者满意度
- 宁夏地区回族正常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研究被引量:28
- 2008年
- 目的调查宁夏地区回族正常人群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建立宁夏地区回族人群各年龄组的骨密度正常值范围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84名回族健康人群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试受试者的右侧桡骨远端的骨密度(BMD)值。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以10岁作为1个年龄段。结果①男女性BMD峰值均出现于30~39岁组,且BMD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进入50~59岁组,女性的骨量丢失速度明显加快;50岁后OP患病率(WHO),男性为28.8%,女性为41.9%;②未见礼拜对BMD的影响;③男女性身高与BMD呈正相关;男性体重与BMD呈正相关。结论①BMD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质疏松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②礼拜不是影响BMD的重要因素;③身高、体重是BMD的影响因素。
- 马宗军王一农马宁蔡利军马小芳丁磊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回族
- 膜联蛋白A7在结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 2020年
- 目的明确膜联蛋白A7(ANXA7)在结肠癌患者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癌块直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等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结肠癌、结肠腺瘤性息肉及肠镜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各70例,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癌组、结肠腺瘤性息肉组以及正常肠黏膜组中膜联蛋白A7的表达情况。使用ELISA法检测结肠癌组、结肠腺瘤性息肉组以及正常肠黏膜组中外周血ANXA7的水平,统计分析结肠癌组织中ANXA7的阳性表达率与癌块直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等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ANXA7在结肠癌组织、结肠腺瘤性息肉组以及正常肠黏膜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7%、20%和14.29%。结肠癌、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外周血中ANXA7的含量分别为(6.137±0.965)ng/mL、(2.260±0.950)ng/mL和(2.077±0.844)ng/mL。不同TNM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ANXA7阳性表达率不同,TNM分期偏高、病理分化程度差、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ANXA7的表达阳性率相对较高;不同癌块直径、病变部位的结肠癌组织中ANXA7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XA7在结肠癌患者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升高,且其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点有关,有望成为结肠癌高危人群筛查的一项血液肿瘤标记物。
- 王鹏达李贞李西梅张淼马宁郝倩呼圣娟刘建芳白飞虎
- 关键词:结肠癌临床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