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圣洲
- 作品数:26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 本发明的一种红茶萎凋方法,利用远红外辐射提高茶鲜叶的氧化酶活性,利用振荡做青技术促进鲜叶走水和提高香气前提物质含量和相关酶的活性,并避免传统摇青技术形成机械损伤。结合的设备包括传送方向相反的上层传送网带和下层传送网带、C...
- 马圣洲赵飞 李园莉 杨亦扬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鲜叶中游离多胺含量被引量:2
- 2016年
-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茶鲜叶中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3种游离多胺的方法。样品经过67g/L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吸附茶多酚,5%(体积分数)高氯酸低温提取,苯甲酰氯衍生后进行色谱分析,采用Wondasil C18(4.6mm×150mm)色谱柱,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结果表明:3种多胺在5-60nmol/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80,检出限为0.11~0.41nmol/L,定量限0.55-2.05nmol/L,加标回收率为88.5%-105.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9%-7.20%。利用此方法分别对茶鲜叶中芽、叶和茎的多胺含量进行测定,发现3种样品中多胺均有检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为茶鲜叶中多胺含量的研究提供检测手段。
- 吴琴燕陈露张文文马圣洲赵飞庄义庆
- 关键词:茶鲜叶腐胺亚精胺精胺
- 一种桑叶红茶的加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红茶的加工方法,分别将桑叶、茶叶的鲜叶经萎凋处理,获取萎凋叶;按重量比将桑叶:茶叶为5~10:1的比例混匀后揉捻,揉捻至叶片卷曲成条;将揉捻叶置于温度25~30℃,湿度≥90%的条件下发酵2~4h;将...
- 马圣洲赵飞吴琴燕
- 文献传递
- 江苏丘陵地区主栽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为研究江苏丘陵地区主要栽培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对比分析了当地主要栽培的10个茶树品种的鲜叶原料和成品红茶的物理性状、加工性能、品质成分及感官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各品种所制红茶中‘福鼎大毫’、‘福鼎大白’、‘金观音’、‘龙井43’及‘白叶1号’的(TF+TR)/TB值超过1.05,茶汤的香气、滋味及明亮度好,‘浙农113’和‘楮叶齐’外形美观,内质也相对较好,均适制工夫红茶;‘乌牛早’、‘龙井长叶’及‘群体种’则因发酵性能较差和品质成分不协调而不适制工夫红茶。适制红茶的品种中,‘金观音’外形品质较差,但是香气突出;‘白叶1号’发酵性能较差,但是鲜甜度高,两者的品质风格都较为独特,适宜开发特色红茶。
- 马圣洲赵飞胡莹袁兴兴杨亦扬
- 关键词:茶树品种工夫红茶感官品质适制性
- 茶树农药登记现状分析
- 2025年
- 【目的】查询了解茶树农药登记现状,为更好指导江苏丘陵地区茶树病虫害防控与保障茶叶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询《中国农药信息网》,检索登记作物为茶树或者使用场所为茶园的农药,并结合多年来对江苏丘陵山区茶园害虫的监测调查情况,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24年9月20日,我国现有登记农药4.7209万个,可用于茶树且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仅有970个,占比极低;其中,单剂784个,混剂186个。杀虫杀螨剂有818个,占所有药剂产品的84.33%,除草剂105个,杀菌剂39个,生长调节剂7个,诱抗剂1个。在登记的所有药剂中,用于防治小绿叶蝉的农药产品居首位,涉及87种有效成分。杀菌剂的防治对象仅有炭疽病和茶饼病,其中防治炭疽病的药剂占杀菌剂的92.31%。所有登记药剂中有144个登记产品25种有效成分符合A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结论】我国登记在茶树上的药剂较少且不均衡,与实际生产中病虫害发生程度密切相关。
- 肖婷马圣洲姚克兵许媛刘雨晴
- 关键词:茶树农药登记害虫
- 一种红茶鲜叶处理及发酵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鲜叶处理及发酵工艺,步骤包括鲜叶采摘、鲜叶萎凋摊晾、揉捻、发酵和干燥,并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红茶发酵适度判断标准,获取发酵适度的成品红茶。本发明的工艺投资较少,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复性强,能够教好地反映红...
- 赵飞马圣洲吴琴燕姚克兵
- 文献传递
- 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和不同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为探明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Schwein.)Petch]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和该药剂与其他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区分剂量法检测了采自江苏省26个县(市)的520株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了对多菌灵不同敏感性的10个菌株对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唑胺菌酯、氟环唑、己唑醇、灭菌唑和咯菌腈等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县(市)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差异较大,总抗性频率为50.58%;通过EC_(50)值相关性分析,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和上述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较高,迫切需要筛选新的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
- 陈宏州肖婷许媛狄华涛马圣洲范婷杨敬辉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菌多菌灵抗药性交互抗性
- 色差法监测红茶发酵适度技术被引量:7
- 2017年
- 在红茶加工过程中,发酵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生产中能否准确判断发酵适度直接关系到成茶的品质。利用色差法对红茶发酵过程中的叶色、汤色进行跟踪监控。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茶叶的色度指标L、a、b及色差值ΔE值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均存在明显变化。分析发酵过程中L、a、b及色差值ΔE值的变化规律,发现在发酵前期,ΔE值较小,发酵叶色度变化较慢;在发酵中期,ΔE值明显增大,发酵叶色度有了较大变化;然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ΔE值逐渐减小,至发酵后期ΔE值接近0,而发酵叶色度基本稳定不再变化,此时茶叶色素茶红素/茶黄素(TRs/TFs)值达到合理阈值,茶样感官审评得分较高。因此研究认为,在发酵过程中,当发酵叶色差ΔE值接近0时,即可判断为红茶发酵适度。
- 赵飞马圣洲吴琴燕姚克兵庄义庆
- 关键词:红茶发酵时间色素
- 一种茶园综合管理系统
- 本发明涉及茶园管理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园综合管理系统,本发明通过自动化的图像摄取系统和气象与土壤数据获取系统,实现茶园设备数据的自动采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构建多个数据库,包括茶园土壤属性、营养状况、茶树品种、...
- 赵飞马圣洲姚克兵
- 草莓粗酶液促进发酵改善秋季红茶的理化品质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提高秋季红茶品质,采用草莓粗酶液促进红茶发酵,并对所制干茶的感官品质、滋味特征、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感官审评和电子舌结果表明,草莓粗酶液促进发酵,改善了秋季红茶的苦涩味,提升其香气品质。品质和香气成分分析表明,添加草莓粗酶液对茶多酚、可溶性糖、儿茶素组分、氨基酸含量及香气组分有着较大影响。与对照相比,草莓粗酶液与揉捻叶的质量比为10%时(CM3),红茶的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其中C、ECG和EGCG的含量分别降低了30.92%、27.34%和17.87%,而可溶性糖、茶黄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8.70%和15.93%,香气组分中脱氢芳樟醇、橙花叔醇分别增加了58.79%、61.67%,且芳樟醇、橙花醇、苯乙醛、β-蒎烯均在CM3时达到峰值,这些香气成分的增加极大地提高了红茶的香气。此外,CM3处理的红茶还表现出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85.01±0.85μg/min)。综上所述,添加草莓粗酶液促进红茶发酵,能够改善秋季红茶的苦涩味,提升其香气品质,且添加比例为10%时,品质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并增加了红茶的抗氧化活性。
- 艾仄宜李荣林叶禹彤赵飞赵飞马圣洲穆兵庞夫花
- 关键词:滋味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