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报业自建移动终端的困境
- 2013年
- 为有效拓展数字化的传播渠道,自建移动终端成为不少报业竞相选择的一条路径。报业通过积极的实践涉足终端建设,以图掌控新的传播渠道,实现报业数字化、全媒体战略。但是,从现有的发展状况来看,这种做法效果甚微。
- 贾金玺马可郭雪颖(图)
- 关键词:报业数字化移动终端终端建设媒体战略
- 报业自建移动终端的思考
- 2013年
- 近年来,报业作为内容生产者,尽,管处于信息产业链的上游,在数字市场上却不得不受到位于下游的搜索引擎、移动运营商、终端运营商等的“挟持”,落得个“为他人作嫁衣”的境地。有着品牌资源和内容生产优势的报业,在数字化道路上面临在渠道、终端上失语的困境。为摆脱这种尴尬境地,有效拓展数字化的传播渠道,自建移动终端(主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移动设备)成为不少报业经营主体竞相选择的路径。
- 贾金玺马可
- 关键词:移动终端报业移动运营商信息产业链搜索引擎品牌资源
- 读者仍然需要新闻--2013年美国新闻媒体报告被引量:8
- 2013年
- 皮尤中心发布的《2013美国新闻媒体报告》显示,经历了长期的低迷之后,美国报业在2012年有所回暖,这主要体现在数字付费业务不断走俏、新闻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和报业仍具有投资盈利空间三方面。与此同时,这一回暖并不能掩盖美国报业广告收入不断下滑、人才流失引发恶性循环的事实。但是,报业观察家们仍坚信,经过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内容有望成为报业新闻产品呈现形式和经济来源的核心部分。
- 贾金玺马可
- 关键词:美国报业数字付费
- 调查性报道及其公信力浅析——以《西安晚报》地域性问题报道为例被引量:2
- 2007年
- 以《西安晚报》为例,本文分析了受众与媒介对调查性报道及其公信力的影响。本文认为,受众的心理接近性与地理接近性是营建媒介公信力的起点,媒体在进行调查性报道时应根据受众的不同分类、社会关系来选择和解释媒介内容;媒介在调查性报道的研究中是公信力营建的支点,媒介组织现存的制度弊端、潜规则现象是削弱媒介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媒介从业人员新闻专业主义缺乏、报道独立性弱化和面临重重压力是制约媒介与受众关系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如何改善调查性报道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 马可
- 关键词:调查性报道地域性受众媒介公信力
- 美国数字新闻业的四大困惑
- 2012年
-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美国数字新闻业的发展带给报业新的问题,使得报业面临新的困惑:一、如何利用高流量带来广告的高营收。二、是倡导"内容为王"还是"科技为王"。三、如何利用和发展社交媒体。四、面对众多"付费"要求,怎么向受众收费。对于这些问题和困惑的解决,美国新闻业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以期在数字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 马可
- 关键词:新媒体社交媒体
- 美国报业全媒体探索与启示——以《赫芬顿邮报》和《日报》为例被引量:10
- 2013年
- 为应对各种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美国报业在积极探索各种新媒体产品和业务。在这些探索中,《赫芬顿邮报》凭借"颠覆性创造"最终脱颖而出;《日报》则固守传统媒体思维,未能遵循新媒体运作规律而最终折戟。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采编理念、内容品质、传播渠道、用户体验、品牌营销、商业模式这六大方面。通过这些成败得失的分析和总结,启示报业在涉足新媒体时注重遵循新媒体的既有特点和规律,围绕用户需求的满足,从内容、技术、渠道等多方面入手,开拓进取。
- 贾金玺马可
- 关键词:美国报业新媒体日报
- 恶搞文化:从边缘颠覆主流走向主流的瓦解——胡戈恶搞“无极”VS全民恶搞“鸟叔”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通过早期恶搞现象与当下恶搞现象的对比,从文化角度分析恶搞文化的现实走向。认为,恶搞文化在恶搞主体、客体、恶搞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的现实路径为:前期发展阶段,边缘文化为了靠近主流文化采取迂回的方式颠覆主流文化;当下发展阶段,边缘文化突破主流文化的限制表现出对主流文化的消解和主流文化局部自身的瓦解。
- 马可
- 关键词:恶搞恶搞文化边缘文化主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