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明
- 作品数:43 被引量:24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南海北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的形态及组织学观察被引量:32
- 2006年
- 研究了南海北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卵巢发育的形态结构及组织学。以卵巢的组织学、性腺成熟指数(GSI)、卵巢的颜色和大小、卵细胞的直径、卵核的大小、形状、核仁的形态分布、不同发育阶段卵细胞数量比例等为参数,对南海北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的6个时期(卵原细胞期、染色质核仁期、周边核仁期、卵黄囊期、成熟期和恢复期)的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菲律宾野生斑节对虾种群的卵巢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发现2个地理种群的斑节对虾繁殖力存在一定差异。
- 黄建华周发林马之明叶乐江世贵
- 关键词:MONODON卵巢发育组织学
- 池塘养殖斑节对虾的生长特性被引量:31
- 2006年
- 对池塘养殖的斑节对虾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1500尾斑节对虾的体长、体重生长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池塘养殖斑节对虾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2·0×10-5×L^(2.9498);♀:W=2·0×10-5×L^(2·9633);(2)同大多数对虾种类一样,斑节对虾也表现出雌、雄生长的差异。养殖前期,雌、雄虾的体长、体重生长差异不明显,雄虾略高于雌虾,在59·6d后,雌虾体长生长速度高于雄虾;雄虾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44·5d左右,雌虾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95·3d左右;(3)采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出池塘养殖斑节对虾体长、体重生长方程为:♂∶Lt=178.9(1-e-0·0093(t-28·2)),Wt=87·97(1-e^(-0·0093(t-28·2)))2·9498;♀∶Lt=233·7(1-e^(-0·0065(t-28·2))),Wt=208·96(1-e^(-0·0065(t-28·2)))2·9633。
- 黄建华马之明周发林叶乐江世贵李色东
- 关键词:池塘养殖斑节对虾
- 一种陆基养蟹装置及其养蟹方法
- 一种陆基养蟹装置,所述养蟹装置由一层排笼组成或两层以上排笼上下叠接而成,每层排笼由一个所述蟹笼组成或两个以上所述蟹笼通过侧面串接而成,每层中的蟹笼侧面对应位置的对穿孔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蟹笼侧面设有用于接入供水管、供气管...
- 徐实怀陈利雄马之明陈怡飚张汉华徐文浩
- 文献传递
- 人工养殖条件下真蛸的生物学特性及胚胎发育被引量:16
- 2009年
-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真蛸(Octopus vulgaris)的生物学特性和胚胎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真蛸喜栖息于阴暗的场所,隐居,主要捕食一些活体甲壳类和贝类,也能很好的适应死鱼、蟹和贝类等饵料,夜间或傍晚摄食较为活跃。繁殖季节,雌、雄个体间存在交配行为,临产时亲蛸(♀)藏入巢穴,受精卵分批产出,呈穗状悬挂于巢穴顶部或四壁,亲蛸(♀)具有护卵行为。人工养殖条件下亲蛸不能全部产出其所怀的卵,产卵量为7×104~20×104粒,单位体重产卵量为42~71粒.g-1。受精卵为盘状卵裂,经过肉眼可见的红珠期、黑珠期、胚胎的逆转,水温18.2~22.1℃时,真蛸幼体经过35~42d孵化出膜;22.3~26.9℃时,真蛸幼体经过24~37d孵化出膜;24.6~28.3℃时,真蛸幼体经过23~33d孵化出膜。
- 徐实怀马之明贾晓平
- 关键词:真蛸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胚胎发育
- 一种蟹笼及由其组成的陆基养蟹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蟹笼,所述蟹笼为一盒体,其正面设有用于投料和供蟹类出入的进出口,其侧面设有用于接入供水管、供气管和排污管的三组对穿孔,底面设有排污孔,所述进出口上活动连接一盖板。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上述蟹笼组成的陆...
- 徐实怀马之明陈怡飚张汉华陈利雄徐文浩
- 文献传递
- 蛸类渔业概况及增养殖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2
- 2008年
- 蛸类具有对养殖环境高度的适应性,且分布广、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等特性,已成为头足类中最受关注的养殖对象和研究热点。此文概括地介绍了蛸类在海洋渔业中的地位,系统地阐述了蛸类渔业概况及增养殖研究现状,并对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分析。
- 马之明徐实怀贾晓平
- 关键词:真蛸生物学特征增养殖
- 微生物制剂对斑节对虾亲虾池异养细菌的影响被引量:8
- 2007年
- 研究了施用10mg·kg-1光合细菌以及1、2和3mg·kg-1芽孢杆菌制剂对斑节对虾亲虾培育池水体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初期,试验组和对照组水体总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都明显上升;试验后期,试验池水体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均明显下降,明显低于对照池;施用10mg·kg-1光合细菌能显著抑制亲虾池水体异养细菌的生长(P<0·01);施用3mg·kg-1芽孢杆菌对亲虾池水体弧菌数量的抑制效果最好(P<0·01)。
- 黄建华周发林马之明江世贵
- 关键词:光合细菌异养细菌弧菌
- 深圳海域斑节对虾野生种群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深圳斑节对虾种群的20个个体进行了分析,通过对mtDNA的控制区基因序列进行扩增,获得了大小约为650bp的扩增产物。PCR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得到了526bp的核苷酸序列。用Clustal_X排序软件对控制区序列进行了对位排列。通过Mega软件对所得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片段进行比较,共检测出114个碱基存在变异,其中包括84个简约信息位点,5个碱基存在插入/缺失;并用Mega的“Pairwise distance”计算个体间的相对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其序列差异(转换+颠换)在0.010-0.154之间,得出20个个体有20种单倍型;并构建了UPGMA和NJ系统树。运用DNASP软件计算所得该群体核苷酸多样性(R)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0.05278和27.500。研究结果表明:深圳斑节对虾野生种群控制区序列个体变异程度很大,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适合于群体内及群体间不同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姜永杰周发林黄建华马之明江世贵
- 关键词:斑节对虾线粒体控制区序列
- 白斑综合症病毒对斑节对虾亲虾的感染及垂直传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5
- 2000年
- 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对斑节对虾 (Penaeusmonodon)亲虾的致病力强 ,其致病性特征与对未成熟个体的致病性特征相同 ;经WSSV感染的斑节对虾亲虾的死亡率为 10 0 % .感染了WSSV的亲虾的PCR检测结果均呈阳性 ,组织切片观察可见到明显的组织病变 ,电镜观察发现病变组织 (包括卵巢 )的细胞内有大量病毒粒子 ;原位杂交结果证明 ,患白斑综合症的斑节对虾亲虾的卵巢中不仅卵母细胞感染上病毒 ,卵细胞也感染上了病毒 .这些结果表明 ,WSSV在斑节对虾中具备垂直传播的条件 .
- 江世贵何建国吕玲邓敏江静波王维部陈怡飙马之明
- 关键词:白斑综合症病毒亲虾
- 白斑综合症病毒对斑节对虾幼体和仔虾的致病性被引量:18
- 2000年
- 斑节对虾 (Penaeusmonodon)的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经人工感染WSSV后 ,部分幼体的发育变态受到影响 ,其死亡率略高于对照组 ,但PCR二步法检测的结果为WSSV阴性 .仔虾经人工感染WSSV后 ,部分个体的游动方式异常 ,感染 6 0h后的死亡率达 10 0 % ,样品经PCR二步法检测呈WSSV阳性 .
- 江世贵何建国马之明陈怡飙王维部江静波
- 关键词:白斑综合症病毒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