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建华 作品数:25 被引量:83 H指数:6 供职机构: 江苏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水利工程 电子电信 更多>>
C/EBP同源蛋白(CHOP)调控ERO1α信号通路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饶建华 张峰 钱晓峰 浦立勇 李国强 王学浩 吕凌肝移植围手术期损伤控制的理论创新及其临床应用 吕凌 王学浩 张峰 饶建华 黄新立 孔连宝 鲁皓 俞悦 成峰 戴新征 潘熊熊 供肝匮乏是制约肝移植深入发展的瓶颈,高效利用供肝资源,尤其是控制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损伤是提高移植预后的关键。移植早期损伤因素除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外,还有免疫过激及手术创伤应激,上述三者直接影响围手术期的康复。项目组历...关键词:关键词:肝移植治疗 雷帕霉素诱导大鼠体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PM)对大鼠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RPM2mg·kg-1.d-1灌胃2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无菌件下下腔静脉采血,并分离脾脏及胸腺,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脾脏及胸腺内CD4+CD25+T细胞的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实时定量-PCR检测脾脏细胞FoxP3 mRNA表达,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实验组外周血、脾脏和胸腺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脾脏细胞FoxP3 mRNA表达为对照组的4.1倍。实验组TGF-β和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PM能诱导大鼠体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增殖,且增加体内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的分泌。 王吉荣 饶建华 吕凌 张峰 王武琴关键词:雷帕霉素 CD4+CD25+T细胞 FOXP3 白细胞介素10 多模式快速康复外科系统对肝移植结果的影响 饶建华 吕凌 鲁皓 王学浩 张峰一种用于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的应用,诊断肝纤维化或预测肝纤维化发病风险的标志物FSTL‑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在测量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FSTL1时仅需外周血样本,快捷、高效、安全... 饶建华 池涌泉 李文柱 申翘璇持续低温氧合机械灌注对小鼠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体外持续低温氧合机械灌注对小鼠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根据灌注保存方式不同分为新鲜供肝低温保存组(FC组)、DCD供肝低温保存组(DC组)和DCD供肝低温氧合机械灌注组(DP组),每组6只。低温灌注保存供肝6h后,收集保存过供肝的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olution,UW液),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收集3组小鼠肝组织,切片,行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观察3组小鼠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保存6h后,DC组与DP组的UW液中的ALT、AST含量均明显高于FC组(均为P<0.01);DP组的ALT和AST含量均明显低于DC组(均为P<0.01)。光学显微镜下,FC组未见明显坏死区域,DC组肝细胞损伤严重,DP组肝组织未见明显损伤及坏死。荧光显微镜下,FC、DP两组肝细胞凋亡程度轻微,DC组肝细胞形态极不规则,肝细胞坏死严重。结论持续低温氧合机械灌注可减轻肝细胞损伤和凋亡,为DCD肝移植的器官保存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鲁皓 刘晓珊 陆云杰 秦建杰 饶建华 李国强 王学浩 张峰 吕凌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是否需要预置腹腔引流管的探讨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评估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是否需要预置腹腔引流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肿瘤外科因原发性肝癌而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预置腹腔引流管分为两组,比较预置腹腔引流管与否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共有97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其中65例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32例患者不放置腹腔引流管。预置腹腔引流管组中有33例(50.8%,33/65)患者出现47例次不同类型并发症,而不预置腹腔引流管组中有7例(21.9%,7/32)患者出现8例次不同类型并发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置腹腔引流管组中,术后腹腔引流管口渗液(36.9%)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依次为手术切口感染(9.2%)、胸腔积液(7.7%)、膈下积液(4.6%)和腹腔感染(4.6%),而胆漏和腹腔出血均只有1例发生(1.5%)。在不预置腹腔引流管组中,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分别是手术切口感染(6.2%)、胸腔积液(6.2%)以及膈下积液(6.2%),并未发现腹腔出血及胆漏的病例。预置腹腔引流管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高于不预置腹腔引流管组[(14.17±3.37)d vs(10.66±1.68)d,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放置引流管、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以及大范围肝切除术是肝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没有必要预置腹腔引流管。 马丽 佟银侠 王亦秋 饶建华 刘鹏 杨宏强关键词:腹腔引流管 预置 肝脏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TGR5破坏β-catenin降解复合物调控胆汁淤积性肝组织炎症反应 饶建华 杨超 鲁皓 胡元昌 杨世坤 成峰 张峰 王学浩 吕凌短期禁食预处理对肝脏部分切除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饶建华 詹传飞 丁文斌 张峰 王学浩 钱晓峰保留部分受体肝脏的肝移植技术在脾切断流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脾切断流术后患者行保留部分粘连受体肝脏的肝移植术对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近4 年间实施的至少8 例肝保留部分粘连受体肝脏的肝移植术的患者跟踪随访,研究该术式对病人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郝保兵 张峰 饶建华 张传永 戴新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