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月

作品数:27 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无锡市锡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道路交通
  • 4篇农村
  • 3篇道路交通伤害
  • 3篇死亡率
  • 3篇慢性病
  • 3篇交通伤害
  • 2篇血压
  • 2篇中毒
  • 2篇生产性农药中...
  • 2篇通事
  • 2篇农村居民
  • 2篇农村社区
  • 2篇农药中毒
  • 2篇综合干预
  • 2篇慢性非传染性
  • 2篇慢性非传染性...
  • 2篇急性
  • 2篇交通事故
  • 2篇高血压
  • 2篇非传染性

机构

  • 10篇东南大学
  • 8篇无锡市锡山区...
  • 2篇宜兴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顾月
  • 9篇张徐军
  • 7篇崔梦晶
  • 6篇涂志斌
  • 4篇庞媛媛
  • 4篇李杰
  • 3篇徐红艳
  • 2篇杨亚明
  • 2篇吕莉
  • 2篇陈宇
  • 1篇沈洪兵
  • 1篇沈冲
  • 1篇孙艳
  • 1篇杨婕
  • 1篇陈辰
  • 1篇程科萍
  • 1篇胡静
  • 1篇徐波
  • 1篇陈凯
  • 1篇黄琦

传媒

  • 4篇伤害医学(电...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江西省科协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农村社区为基础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干预模式研究
研究背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长期不能自愈的、也不能被治愈的疾病,主要指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和医疗费用昂贵,并且有明确预防措施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顾月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农村社区干预模式
文献传递
SAS软件在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自2004年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以来,需定期对各类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监测报告质量进行检查。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发表过关于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现状调查的相关文献,但几乎所有文献的调查方法均为分层抽样结合人工审查的方式,
李杰顾月邵佳奇吕莉孙凤妹黄琦
关键词:传染病信息SAS软件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直报系统信息化建设
宜兴市农村社区慢性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2014年
目的探索适合社区居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干预模式,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官林镇都山社区的高血压患者70人、糖尿病患者70人和高危人群50人作为干预对象,对其开展健康讲座、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及自我管理的综合干预,并分析效果。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总胆固醇水平降低,肌酐水平升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降低,肌酐水平升高;高危人群总胆固醇水平降低,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及肌酐水平均升高,干预效果不理想。干预后摄盐量≤6g/d的人数增多,≥10g/d的人数减少。结论应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管理血压和总胆固醇水平,改善摄盐习惯,具有推广价值。
杨亚明顾月张徐军沈洪兵沈冲杨婕陈凯徐波胡静孙艳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中美道路交通伤害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道路交通伤害的情况,分析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现状,为预防和减少我国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0-2009年中国与美国道路交通伤害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碰撞死亡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国的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在2000-2002年呈上升趋势,2003-2009年呈稳定下降的趋势,10年间事故起数下降幅度为58.93%,死亡人数下降幅度为25.33%;10万人口死亡率在2000-2002年呈上升趋势(7.27~8.79人/10万人),2003-2005年开始呈现稳中有降的迹象(8.08~7.60人/10万人),2005-2009年出现明显下降趋势(7.60~5.10人/10万人);碰撞死亡比总体呈上升趋势(0.15~0.28),2009年碰撞死亡比高出2000年近1倍.美国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10万人口死亡率呈现稳中下降的趋势,碰撞死亡比仅为0.01,且10年间未有变化.中国万车死亡率在2000-2009年呈现下降趋势(15.60~3.63人/万车),年均下降1.49人/万车,机动车保有量从2000年的6000.5万辆增长到2009年的18658.1万辆;美国万车死亡率在2000-2009呈下降趋势(1.93~1.31人/万车),年均下降0.07人/万车,10年间机动车保有量年均2.41亿辆且变化不大.2009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员以行人、驾驶摩托车及骑自行车人员为主,美国以机动车司机为主.结论 我国目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仍需加强对道路交通伤害的重视,并借鉴美国有效的交通安全管理方法,推广交通安全新技术,进一步保障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顾月柯维夏崔梦晶涂志斌庞媛媛张徐军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
乡村公路交通事故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被引量:2
2012年
乡村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高,后果严重,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收集了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乡村公路事故数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乡村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及进一步的预防策略,为降低及预防我国农村公路交通事故提供依据.
崔梦晶杨亚明涂志斌顾月张徐军
关键词:乡村公路交通事故
江苏省无锡市某幼儿园一起由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调查无锡市某幼儿园一起由肠道病毒71型(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发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进行EV 71、Cox A16等肠道病毒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疫情从2017年5月6日~2017年6月29日,持续55 d。总罹患率为3.89%,呈现明显的时空聚集性,波及16个班级,出现3个发病高峰。小班罹患率最高为8.58%,大班、中班罹患率分别为1.96%和2.25%,大中、小班学生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19,P<0.01)。男女罹患率分别为4.23%和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817)。年龄分布在3~7岁,3岁组罹患率最高为16.67%,4岁组、5岁组、6~岁组罹患率分别为6.25%、2.12%和2.20%,不同年龄组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57,P<0.01)。停课及时性与疫情持续时间(rs=0.688,P=0.028)、发病数(rs=0.659,P=0.038)存在正相关。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4例病例EV 71阳性,其余标本均为阴性。结论本次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由EV 71病毒感染引起。初期公共教室未暂停使用,部分班级达到停课标准后未及时停课,周边私人幼托班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是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应提高儿童EV 71疫苗接种率,有效减少EV 71相关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
李杰邵佳奇孙凤妹顾月吕莉郭辰涛
关键词:手足口病EV流行病学调查
无锡市锡山区2005年—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准确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主要死亡原因,以便制定有效、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整理分析无锡市锡山区2005年—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监测资料,计算死亡率及构成比。结果 10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71‰,新生儿死亡率为1.96‰,婴儿死亡率为2.90‰,1岁-4岁儿童死亡率为1.81‰。新生儿和婴儿的前三位死因均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如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以及损伤和中毒等外部原因。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管理,预防和减少先天畸形、损伤以及中毒等外部原因造成的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顾月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死因顺位
江苏省农村居民急性生产性农药中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村居民急性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的苏南、苏中和苏北各抽取一个村庄共1600名农村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
崔梦晶涂志斌顾月张徐军
关键词:农药中毒农民
文献传递
农用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农用车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在江苏省宜兴市农机站进行年度审验工作的905名农用车辆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询问并记录最近1年内驾驶农用车辆人员的道路交通伤害情况。结果 905名农用车辆驾驶员中有83人最近1年内发生过交通事故,事故发生率为9.2%;有车祸史驾驶员的事故发生率为23.3%,高于无车祸史驾驶员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44,P=0.000);睡眠情况很好、较好、一般的驾驶员事故发生率分别为7.5%、11.8%、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农用车辆道路交通事故最多发生在7~9月份(43.4%)、白天(96.4%)、晴天(89.2%)、无道路交通防护路段(60.2%)、无交通信号路段(59.0%)、水泥路面(65.1%)、干燥路面(90.4%)、完好路面(88.0%)和普通路段(47.0%);人为因素、车辆因素和道路因素引起的农用车辆交通事故分别占92.8%、3.6%和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186,P〈0.001)。结论农用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主要与驾驶员、道路、环境因素有关,其中因驾驶员的原因造成的事故数最多,应重视对农用车辆驾驶员的教育和培训。
陈宇崔梦晶顾月庞媛媛张徐军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农用车辆
道路交通伤害预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高,造成伤害严重,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道路交通伤害预测对掌握其未来的发生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灰色模型法和BP(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法等.回归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样本量大、数据波动小、规律性较强的预测;时间序列分析法中应用较多的是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其对数据的要求不高,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适用于近期或短期预测;灰色模型法所需样本数据少、原理简单、运算方便,特别适合对具有复杂性、随机性和灰色性特点的道路交通伤害的预测;BP神经网络法则需要较为全面的数据,短期预测精度高,可用于宏观问题的预测.本文就道路交通伤害预测方法进行综述,总结各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为减少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
庞媛媛张徐军崔梦晶顾月陈宇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