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刚
-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RAMS评分法在急诊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应用CRAMS评分法判断创伤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方法对453例车祸创伤患者进行创伤评分并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死亡率。结果 CRAMS值越低,死亡率越高;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CRAMS评分法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 徐东辉韩金刚周胜男董发慧王典刘百奇
- 关键词:急诊外科严重外伤
- CDT和ST对下肢PTS发生率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系统溶栓和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对比哪种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将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导管接触溶栓组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组,分别给予经导管接触溶栓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计算CDT组和ST组治疗前、后大腿周胫差及小腿周胫差,6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例数,计算两组患者PTS的发生率。结果 CDT组治疗前、后大腿周径差大于ST组(t=2.215,P <0.05),小腿周径差也大于外周静脉溶栓组(t=2.012,P <0.05);导管接触溶栓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组。结论导管接触溶栓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
- 韩金刚马微张雪马莉娜王世伟
- 关键词:急性髂股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率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 2009年
- 如何认识糖尿病: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素供应不足或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使体内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发生紊乱而产生糖尿病。其主要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易患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45岁以上肥胖、有巨大胎儿史、工作高度紧张、长期高热量饮食、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者等。主要分为1型、2型、妊娠糖尿病。
- 韩金刚汪景枰
- 关键词:教育指导健康糖尿病家族史高热量饮食综合病症生理作用
-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应用脉管复康片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应用脉管复康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间接受该院治疗7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此次研究将这70例患者列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组3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35例给予抗血小板、降脂、抗凝、降糖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的给予治疗方法,则是在基于常规组治疗办法的基础之上给予脉管复康片进行治疗,最后将两组患者的ABI(踝/肱指数)、间歇性跛行、截肢率以及静息痛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脉管复康片治疗,使得患者的间歇性跛行、截肢率以及静息痛发生率显著降低,且ABI提升效果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应用脉管复康片进行治疗,有助于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王世伟韩金刚
- 关键词:介入术后脉管复康片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共9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患有糖尿病但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90例,作为常规组,分析两组的单因素,然后logistic回顾性分析多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主危险因素包括了高血压、年龄、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以及低密度脂蛋白(P<0.05),而logistic回顾性分析多因素,主要危险因素的形成有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年龄、低密度脂蛋白(P<0.05)。结论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年龄、低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患者形成血栓的主危险因素,早日预防、检查,有利于及早控制血栓的形成。
- 韩金刚王世伟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糖尿病
- 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究该院在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外科患者140例,对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总结不同患者通过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糖尿病足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方式来说,其治疗需要多种学科相互协作的治疗方式,外科治疗主要以重建和恢复动脉血流为重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缺血肢体的供血情况。结论对于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治疗方式来说,通过多种治疗方式相互结合的治疗手段,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临床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韩金刚葛明王世伟
- 关键词:外科治疗
- 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及胰岛细胞的影响
- 目的:观察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GBP)对四氧嘧啶(Alloxan)所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以及术后胰岛细胞病理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连续10天脂肪乳灌胃后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成2型...
- 韩金刚
- 关键词:胃旁路术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胰岛细胞
- 文献传递
- 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及胰岛细胞的影响
- 目的: 观察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GBP)对四氧嘧啶所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以及术后胰岛细胞病理变化。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0只连续10天脂肪乳灌胃后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成2型糖...
- 王跃生韩金刚
- 关键词:胃旁路术2型糖尿病血糖胰岛细胞
- 文献传递
- 血管内射频消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血管内射频消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1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以血管内射频消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和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中,9例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立即消失,3例患者在术中发生动脉痉挛,并于当晚疼痛消失,所有患者经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其动脉血流均为通畅,且术后随访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同时,患者术后ABI指数(0.90±0.16)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029,P=0.0000)。结论应用血管内射频消融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施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王世伟韩金刚秦冕张晶岩梅丽霞
- 关键词:射频消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内治疗踝肱指数动脉血流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比较
- 2016年
- 目的比较3种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优缺点,总结经验。方法对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51例(88病椎),分别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皮膨胀式椎体后凸成形术(SKY)3种术式,术后对疼痛、椎体高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种方法近期止痛效果显著,无差别,椎体后凸畸形矫正效果PVP、PKP优于PVP,中远期椎体止痛、矫正效果PVP、PKP较PVP下降。结论 3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综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病椎及经济情况,个体化选择。
- 刘百奇丁秀娟韩金刚车德馨潘华兴侯庆露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