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蓉蓉
- 作品数:89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珠海市卫生局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海绵窦血栓的临床分析(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回顾)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海绵窦血栓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继发于双侧海绵窦炎的海绵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该患者有头痛、发热、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数日内出现对侧眼睑充血、水肿、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受限,行蝶窦切开引流术、静脉广谱抗生素、抗凝等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恢复,遗留左侧外展神经麻痹。结论海绵窦血栓是一种少见的,有潜在致死风险的疾病。对此疾病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应早期行影像学检查确诊,早期诊断、原发病灶的外科引流、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辅以抗凝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 刘汉伟李静张雷韩蓉蓉
- 关键词:海绵窦炎血栓形成影像学特征
- H型高血压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积分的关系探讨
- 目的 初步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积分(cerebrovascular hemodynamic integral,CVHI)变化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83例,依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 王俊峰马孝天雷俊杰莫志怀李慧卿朱玲娟张雷韩蓉蓉
- 关键词:H型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
- 急性脑出血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CD62p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液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采用流式细胞方法对急性脑出血、SIRS及MODS患者的血小板
- 周武刘汉伟王雪晴寇丽韩蓉蓉
- 文献传递
-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评价各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表达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表达,改善运动功能。
- 甄君董杰王雪晴耿建红韩蓉蓉
-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丘脑卒中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关系的临床研究
- 王俊峰李振东韩蓉蓉黄奕平刘汉伟张雷李静寇丽唐超纲罗世坚徐晓华
- 文献传递
- PD医源性综合症一DDS
- 目的 DDS(Dopamine dysregulation syndrome)多巴胺调节异常综合症,是指在治疗帕金森病(PD)过程中产生的医源性综合症,临床医生对DDS认识不足,误把病人的DDS表现归类于PD的非运动症状...
- 韩蓉蓉寇丽徐晓华王俊峰
- 关键词:PDDDSICD
- 误诊为假性脊髓痨的CIDP
- <正>目的糖尿病伴有深感觉障碍时,临床上易考虑假性脊髓痨,而忽略有无CIDP诊断。将外院诊断假性脊髓痨治疗无效,经我科按CIDP诊治有效的1例病例报告如下,从而提高诊疗技术水平。方法对上述1例患者,行体格、神经电生理、腰...
- 韩蓉蓉唐超刚郑正涛刘汉伟王俊峰
- 文献传递
- 貌似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型1例报告
- 目的 报告1例初诊肌萎缩侧索硬化而确诊为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l型(SCA1)的病例,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避免误诊或漏诊.方法 临床病例报告.结果 患者因四肢乏力、四肢肌萎缩3年,言语不清1年于2014年3月9日入院....
- 王俊峰朱玲娟张雷韩蓉蓉
- 关键词: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肌萎缩侧索硬化基因检测误诊
- 貌似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型1例报告
- 目的报告1例初诊肌萎缩侧索硬化而确诊为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型(SCA1)的病例,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避免误诊或漏诊。方法临床病例报告。结果患者因四肢乏力、四肢肌萎缩3年,言语不清1年于2014年3月9日入院。其母4...
- 王俊峰朱玲娟张雷韩蓉蓉
- 文献传递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搏动指数相关性的探讨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初步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 Hcy)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搏动指数(PI)的关系。方法选取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0例和对照组30例,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患者血浆t Hcy水平;借助脑血管功能检测仪测定两侧颈动脉血流运动学参数,包括颈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利用公式求得PI,PI=(Vmax-Vmin)/Vmean。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t Hcy自然对数值(lnt Hcy)与颈动脉搏动指数自然对数值(ln PI)呈正相关(r=0.326,P=0.002),与Vmax、Vmin、Vmean、Qmean均呈负相关(相应r=-0.283,P=0.007;r=-0.417,P=0.000;r=-0.389,P=0.000;r=-0.261,P=0.013),而对照组无此相关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浆t Hcy水平是PI大小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浆t Hcy水平和颈动脉PI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血浆t Hcy可能诱导脑部小动脉血管的循环障碍,从而促进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 马孝天王俊峰雷俊杰莫志怀韩蓉蓉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搏动指数腔隙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