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艳辉
- 作品数:2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及其DNA疫苗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基因,该基因为编码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基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血吸虫病的疫苗中的应用。本发明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的D...
- 傅志强林矫矫曹燕韩艳辉赵彬石耀军张娟吴秀娟洪炀艾德宙朱珠
- 日本血吸虫dysferlin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的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为评估日本血吸虫dysferlin重组蛋白(rSjDF)的免疫原性,利用PCR技术扩增SjDF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jDF,诱导表达重组蛋白rSjDF,并用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SjDF进行蛋白组织定位。应用Western-blot、ELISA及Bio-Plex悬液芯片技术检测重组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SjDF主要分布于血吸虫体被表膜。Western-blot结果显示rSjDF能被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rSjDF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IgG、IgG1、IgG2a抗体和IL-2、IL-4、IL-12p70、IL-10、IFN-g等细胞因子。结果表明,制备的重组抗原能刺激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为筛选新的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奠定了基础。
- 熊雅念魏梅梅洪炀黄莉妮孟培培艾德宙韩艳辉傅志强林矫矫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DYSFERLIN基因克隆免疫应答
- 日本血吸虫体被表膜蛋白分离与初步分析
- 本研究收集了感染新西兰白兔的8d、lld、14d、17d、20d、23 d、26d、29d、32d、42 d:合抱期成虫、42 d:雌虫以及42 d:雄虫共12个时期的日本血吸虫虫体,应用非渗透性生物素Sulfo:NHS...
- 张旻傅志强韩艳辉洪炀韩宏晓林矫矫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SHOTGUN生物信息学分析
- 日本血吸虫体被表膜蛋白磷酸二酯酶-5(NPP-5)基因的研究
- 张旻韩艳辉朱珠李东洪炀吴秀娟傅志强林矫矫
- 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该重组抗原包含:日本血吸虫磷酸甘油酸激酶的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血吸虫病的疫苗或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日...
- 林矫矫黄莉妮洪炀傅志强张旻韩艳辉王馨茁李长健曹晓丹伍妙梨郭小勇韩倩刘艳涛马帅
- 文献传递
- 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估
-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一种危害严重、分布广泛的人畜共患病。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重复感染严重,单靠治疗药物不能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加强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
- 韩艳辉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克隆表达免疫保护免疫荧光
- 文献传递
- 日本血吸虫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估被引量:1
- 2014年
- 为掌握日本血吸虫钙调神经磷酸酶B亚基(CNB)特性并评估其作为候选疫苗分子的潜力,采用PCR方法扩增日本血吸虫CNB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NB,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并用His-Bind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rCNB。Western-blot结果显示,rCNB能被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血清识别,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CNB主要分布在日本血吸虫虫体的睾丸、卵巢等生殖器官中,在表膜中也有少量分布。用重组蛋白rCNB结合ISA206佐剂免疫BALB/c小鼠,结果 rCNB诱导小鼠产生了27.93%(P<0.05)的减虫率和42.93%(P<0.01)的肝减卵率。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CNB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为深入研究日本血吸虫钙调神经磷酸酶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伍妙梨韩艳辉曹晓丹张旻马帅郭小勇李长健王馨茁洪炀陆珂林矫矫傅志强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免疫保护
- 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分析
- 2013年
- 为解析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的功能,本研究克隆了SjARG基因、长度为1095 bp,并将该基因克隆一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获得重组质粒pET-28a-SjARG,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Western blot显示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通过酶活性分析显示,重组蛋白SjARG在添加Mn2+后活性得到提高,酶活性大小为502 U/mg,Km值为82.7mM。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特性、酶学性质以及候选疫苗分子研究方面提供了基础。
- 艾德宙韩艳辉洪炀熊雅念魏梅梅孟培培黄莉妮伍妙梨林矫矫傅志强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酶活性
- 日本血吸虫四跨膜孤儿受体(TOR)克隆及其第一个膜外区表达
- 血吸虫在宿主体内的发育和长期寄生生活与其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分离鉴定和免疫逃避相关的虫体分子,研究其功能对了解血吸虫免疫逃避机理及疫苗研究有重要帮助.研究表明TOR蛋白是一种表面抗原受体,可以结合补体C2...
- 马帅韩艳辉洪炀曹晓丹韩倩陆珂贾秉光宰金丽林矫矫傅志强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基因克隆
- pVAX1/SjTSP2 DNA疫苗免疫预防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评估
- 2012年
- 为评估SjTSP2分子作为日本血吸虫DNA疫苗候选抗原分子的潜力,本实验扩增了编码该分子的DNA片段,构建了重组真核质粒pVAX1/SjTSP2,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情况后,通过基因枪轰击法免疫小鼠,应用ELISA、流式细胞术等检测重组质粒诱导的免疫反应,计算减虫减卵率,评估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效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该质粒能在293T细胞中表达。质粒免疫小鼠诱导了显著升高的特异性IgG抗体和IFN-γ、IL-4等细胞因子。小鼠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小鼠虫荷数较PBS对照组增加12.4%(P=0.368),但肝组织虫卵减少10.01%(P=0.486)。说明制备的DNA疫苗能刺激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但诱导的免疫保护作用并不理想,为血吸虫DNA疫苗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 曹燕赵彬韩艳辉艾德宙张娟石耀军洪炀陆珂李浩林矫矫傅志强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DNA疫苗基因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