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致文
- 作品数:56 被引量:1,401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风沙活动的时空分布被引量:39
- 2005年
-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的肖塘、满参和塔中3个定位观测站1个自然年的监测资料,对以起沙风和输沙强度为表征的风沙活动进行了分析.选取气象站标准高度10 min风速中大于临界起沙风速(≥6.0 m/s)的风,按16方位分别统计不同级别风的次数及其方位,计算输沙量.结果表明,风沙危害的主风向为偏东风,频率范围48%~76%.风沙活动集中在4~9月;从沙漠边缘向腹地风沙活动加强.向沙漠腹地深入,应加大公路风沙危害防护力度.
- 韩致文王涛董治宝吴奇骏姚正毅
- 关键词:沙漠公路
- 21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土地变化趋势被引量:34
- 2006年
- 以2000年和2005年TM影像为信息源,在建立目视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利用GIS的图像、数据处理功能,对科尔沁沙地近5年来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沙漠化面积由2000年的22423.1 km2变为2005年的22422.4 km2,仅以0.14 km2.a-1的速度减少,表明该区沙漠化面积不断加剧的态势得以控制并趋于相对稳定状态;不同类型土地的沙漠化动态变化程度不一,原沙漠化土地沙漠化程度明显减轻,沙漠化逆转与恶化面积的差值为958.9 km2,但监测期间有113.3 km2非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发展速度为22.7 km2.a-1,这一态势值得引起足够重视。
- 李爱敏韩致文许健马绍休黄翠华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遥感监测
- 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被引量:68
- 2004年
- 对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物理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得出格状沙障内最大风蚀深度与方格边长之间的解析关系,利用流体力学理论计算了不同草头高度h0所对应的最大间距Lmax,得出格状沙障中心沙粒的起动风速随沙障规格和深宽比h/L的增加而减小,建立了栅栏下风侧风速为来流风速的百分率与栅栏下风向距离的关系,并对不同孔隙度尼纶网栅栏的风沙阻导效应、直立植物及戈壁砾石覆盖防沙措施的粗糙特征、化学工程固沙措施等进行了广泛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合评述,剖析了风沙工程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任务,指出与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紧密结合,是风沙危害防治研究发展的方向,并亟待加强与生态环境恢复—资源高效开发一体化的风沙危害防治措施的理论研究与技术示范。
- 韩致文王涛董治宝张伟民王雪芹
- 关键词:砾石覆盖
- 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典型模式被引量:25
- 2017年
-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研究,对库布齐沙漠植物-工程治沙模式、综合固沙林防护模式、复合套种模式、沙产业模式、光伏产业模式、恩格贝模式、川路切割分区治理模式和风水梁模式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模式的技术应用特点.指出在光伏设施干扰下,地表强烈掏蚀和光伏面板间堆积等次生风沙危害问题亟需重视,并基于库布齐沙漠的自然环境分异特征,指出库布齐沙漠治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沙漠东部实行无灌溉植物防风固沙模式,在中部种植锁边林并切割治理,西部建设"四位一体"综合固沙模式.讨论了环境友好型化学固沙材料和技术的集成研发与应用方向,展望了立体光伏基地与种植养殖业组合配套的综合模式的发展前景.
- 郭彩贇韩致文李爱敏钟帅
- 关键词:库布齐沙漠
- 21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程度变化动态监测被引量:31
- 2007年
- 基于RS与GIS技术,以2000年TM影像和2005年ETM影像为信息源,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并建立目视解译标志,利用ERDAS的图像和数据处理功能,对科尔沁沙地2000年以来沙漠化程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内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635.8km2,具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中度、重度和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均减少,减少面积分别为195.0km2、313.8km2和145.6km2。对于各类沙漠化土地而言,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均增加,严重和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均减少,中度沙漠化土地在沙丘活化或流沙入侵沙漠化土地中增加,其他两类中均减少。沙漠化土地逆转过程中,轻度和重度沙漠化土地逆转较为明显;新增沙漠化土地中,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土地所占比例较大。
- 李爱敏韩致文黄翠华谭振华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沙漠化
- 北疆铁路沿线风沙危害的研究被引量:27
- 2004年
- 北疆铁路沿线存在着严重的风沙危害。在三个典型路段风沙危害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北疆铁路沿线风沙危害发生与当地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铁路沿线下伏含沙地层、铁路施工对地表的破坏以及艾比湖周围沙漠化的发展有关。作者通过实验计算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比较了三种典型的机械防沙措施的效果,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优化的防沙体系方案。
- 孙庆伟王涛韩致文张伟民
- 关键词:风沙危害沙漠化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流动沙丘植被恢复
- 机械防沙体系防沙功能的衰退过程被引量:29
- 2006年
- 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防治流沙的方法,机械防沙体系在防止风沙前移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其目的就是要把流沙滞留在体系内,体系在发挥其功能的同时也是逐步丧失其功能的过程。在平坦地形条件下,草方格沙障积沙是从前沿向纵深发展的。在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流沙的堆积具有不平衡性,且积沙形式多样。无论积沙形式如何,都有整体向前推进的趋势。阻沙栅栏的积沙形式因材料及孔隙度的大小而异,阻沙栅栏在初期时,可以拦截较多的沙量(75%),草方格固沙带只承担25%的积沙量,随着时间推移,阻沙栅栏的效益逐渐降低,草方格固沙带则要承担较多的积沙量。从阻滞的沙量来看,一道栅栏阻拦的沙量至少等于40行草方格滞留的沙量,在工程实践中应优先考虑栅栏的应用。
- 姚正毅陈广庭韩致文吴奇骏
- 沙漠地区高速公路综合防沙体系研究——以营双高速公路八步沙段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在野外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试验示范段建设,针对营双公路边坡类型划分出边坡风沙的危害等级与标准。结果表明:营双高速公路全线有4种地貌类型:低山丘陵、中低山丘陵、绿洲和风沙化土地,前3种类型风沙活动对公路影响小,风沙化土地类型风沙活动对公路影响大;将对公路运营影响大的风沙化地段的边坡根据原有地形、地貌特征和开挖、填方强度划分为丘间低地或缓平沙地(填方)、挖方型边坡。将不同类型边坡对公路危害大小划分为危害严重、危害中度和危害轻3个等级,并针对不同危害等级提出不同固沙防沙体系和模式,建立相应的示范区;示范区经过半年风沙考验,各种防护体系具有一定作用,人工植被成功越冬、先锋植物在防护区定居生根,植被盖度、蚀积量均有所增加。
- 杨凯张小由韩致文贺晓萍徐定艳许克玺
- 关键词:高速公路沙漠地区
-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新月形沙丘表面输沙率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输沙率研究是风沙物理学与风沙工程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尝试GIS空间分析技术在新月形沙丘表面不同部位输沙率分布及模型建立中的应用,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典型孤立新月形沙丘,对其表面进行粒度采样和风速采样,并对沙丘表面的五个典型部位进行输沙率的采集。经过对风速数据归一化处理之后,根据粒度和风速采样特点,分别应用克里格方法和反距离方法对粒度和风速样点插值,得到新月形沙丘表面栅格形式的粒径分布和风速分布图。利用3种常用输沙率模型分别对沙丘表面5个典型部位进行输沙率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选取拟合优度最佳的Srensen模型,整合粒径和风速分布图,利用地图代数方法对沙丘表面输沙率分布进行计算,得到栅格形式的沙丘表面输沙率分布图。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研究沙丘表面的输沙率分布,克服了传统定点观测的诸多不足。
- 杜鹤强韩致文邓晓红张扬孙家欢
- 关键词:新月形沙丘输沙率
- 21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土地空间变化
- 以2000年和2005年TM影像为信息源,在建立目视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利用GIS的图像、数据处理功能,对科尔沁沙地近5年来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在全区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变化的程度对于不同的区...
- 李爱敏韩致文黄翠华任娟赵逸舟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遥感监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