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腹腔
  • 16篇切除
  • 16篇腹腔镜
  • 13篇切除术
  • 10篇胆囊
  • 10篇胆囊切除
  • 10篇手术
  • 9篇胆囊切除术
  • 6篇肿瘤
  • 6篇静脉
  • 6篇开腹
  • 5篇阑尾
  • 4篇术后
  • 4篇胃癌
  • 4篇门静脉
  • 4篇门静脉高压
  • 4篇腹腔镜胆囊
  • 4篇腹腔镜胆囊切...
  • 4篇腹腔镜胆囊切...
  • 3篇术前

机构

  • 36篇焦作市第二人...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作者

  • 36篇韩朝阳
  • 12篇付艳忠
  • 11篇王红军
  • 10篇杨毅军
  • 9篇赵智力
  • 5篇乔祖俊
  • 5篇郑军
  • 4篇李富梅
  • 3篇谢树民
  • 3篇邹声泉
  • 3篇王银中
  • 2篇靳丹
  • 2篇赵智利
  • 2篇于振海
  • 2篇曹道俊
  • 2篇马驰骋
  • 2篇许庆军
  • 2篇张月敏
  • 1篇禹建军
  • 1篇刘洪杰

传媒

  • 6篇腹腔镜外科杂...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20例临床治疗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04年8月~2010年7月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出现的20例黄疸患者,均经肝功能、肝炎病毒免疫学、B超及ERCP检查或手术等证实。术后早期出现黄疸,有内科性黄疸9例,外科性黄疸11例;经过治疗全部缓解。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黄疸,要早发现、早处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并积极预防此病的发生。
赵智力韩朝阳付艳忠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早期黄疸
急诊脾切、门体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大出血48例体会
2008年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合并大出血行急诊脾切、门体断流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门脉高压症合并大出血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出院46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止血率100%远期随访最长达8年无出血。结论手术治疗是门脉高压症并大出血的重要手段,合理选择手术时机、确切断流是关键。
付艳忠韩朝阳赵智力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出血脾切除术断流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和对肿瘤微转移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微转移、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手术治疗的1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65例)和开腹组(65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腹腔冲洗液中多巴胺脱羧酶(DDC)、癌胚抗原(CEA)及血清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T)、P物质(SP)及神经肽(NPY)水平。结果:腹腔镜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均P<0.05);手术开始时,两组腹腔冲洗液中DDC、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结束时,腹腔镜组腹腔冲洗液中DDC、CEA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均P<0.05);术前两组胃肠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腹腔镜组血清CCK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GAS、MTL、SST、SP、NPY水平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更小,患者手术后肿瘤微转移的风险更低。
刘晓韩朝阳王银中苏威强唐照鹏
关键词:胃肿瘤胃切除术肿瘤微转移胃肠激素类
腹腔镜阑尾切除临床探讨被引量:6
2003年
乔祖俊焦风萍杨毅军韩朝阳王红军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操作切口引流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谵妄的防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谵妄的原因、预防及治疗对策。方法:对腹部术后发生谵妄22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生谵妄患者中,症状较轻7例,经用安定、氟哌利多及吸氧等对症治疗后,24小时内均好转;而症状较重15例则加用胞二磷胆碱、能量合剂静滴等支持疗法,并纠正水电解质失调,1周内好转。结论: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治疗,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达到早日康复。
赵智力付艳忠韩朝阳
关键词:谵妄腹部手术后老年人
RNAi抑制iASPP基因表达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RNAi抑制iASPP基因表达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参照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说明转染i ASPP的siRNA (iASPP-siRNA组)进入人大肠癌LoVo细胞株,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无义的siRNA序列)和空白对照组(仅加入脂质体),Western bloting检测转染48h的3组细胞中iASPP的蛋白表达;CCK8法于转染的24h、48h、72h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48h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Ki-67、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STAT3和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p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 i ASPP-siRNA组(0.108±0.013)LoVo细胞株iASPP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0.389±0.036)(P<0.05);i ASPP-siRNA组细胞在24h (0.267±0.034)、48h(0.495±0.067)和72h(0.682±0.068)的活力细胞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0.385±0.042、0.688±0.074、0.977±0.097)(P<0.05),在48h的细胞凋亡率(11.18%±0.78%)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2.13%±0.45%)(P<0.05)。Ki-67(0.126±0.018)和p-STAT3(0.110±0.01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0.365±0.045、0.169±0.018),Caspase3(0.197±0.020)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0.086±0.009)(P<0.05),3组间STAT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RNAi抑制iASPP基因表达可降低大肠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机制可能是下调STAT3信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是下调Ki-67表达,凋亡的影响是上调Caspase3表达。
孙留生韩朝阳李爱云凌艳霞
关键词:大肠肿瘤凋亡STAT3信号通路RNA干扰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应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2
2007年
为对比腹腔镜下与开腹修补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疗效,笔者将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5例,对比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剂例次、切口感染和住院时间。结果示,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用次、切口感染、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提示:溃疡病穿孔的修补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较开腹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壁瘢痕少、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郑军韩朝阳赵智利付艳忠
关键词:修补术腹腔镜
胃癌腹膜转移与相关因素表达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腹膜转移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寻找一种能早期诊断腹膜转移的临床可行方法。方法对193例胃癌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单因素及相关因素分析,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年龄越低,胃癌腹膜转移的越早;ICAM-1和MMP-2在胃癌发生腹膜转移的患者中高表达;TIMP-1,p53在胃癌发生腹膜转移的患者中表达降低。结论测定ICAM-1,MMP-2,TIMP-1,p53能较好的预测是否发生转移及其预后;血清ICAM-1,TIMP-1,MMP-2,p53作为术前判断胃癌是否发生转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郑军陈旭韩朝阳
关键词:ICAM-1MMP-2TIMP-1预后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21例报告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总结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2 1例术中术后的情况。结果 :1例中转开腹。 2例术后 5~ 10d阴道出血 ,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 1~ 3个月 ,1例有周期性少量阴道出血 ,余无异常。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 ,阴道结构不变 ,有利于维持盆底结构等优点 ,但镜下操作也存在旋切子宫标本时会将套扎线旋断 ,分离宫旁组织时损伤子宫动脉 ,旋切宫颈组织时残留宫颈黏膜等问题 ,此外 ,还有无论残留子宫肌层组织多少 ,都有再发其他疾病的可能 。
李富梅王虹韩朝阳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病例报告
微型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行胆囊切除(MLC)术的难度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把60例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和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MLC)组各30例。对比其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MLC组手术时间平均75±23min,术后平均住院3.5±1.6d,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疼痛程度,术后8h和24h分别为8.8±5.6分和4.0±3.0分。LC组手术时间平均70±15min,术后平均住院4.6±2.5d。术后8h和24h疼痛程度分别为30.5±10.7和11.5±6.6。结论:MLC的切口疼痛程度显著低于LC(P<0.05),更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痛苦,体现了微创优势,腹壁外观改善。MLC难度不比LC大。
韩朝阳杨毅军马驰骋
关键词: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