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慧
- 作品数:22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南省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海南省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 目的 了解海南省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筛查,筛查有反应性者双孔复核检测,仍有反应者,送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进行核酸检测(NAT)及免疫印迹(WB)...
- 梁振鸿韩慧黄乙清
- 关键词:无偿献血感染率
- 海南省暂时屏蔽献血者跟踪检测结果分析
- 目的 对暂时屏蔽献血者进行跟踪检测,有效避免献血者的流失,为暂时屏蔽献血者归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暂时屏蔽献血者的HBV、HCV、HIV和Anti-TP跟踪检测,检测跟踪时限为血清学检...
- 韩慧
- 关键词:献血者
- 海南汉族人群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海南汉族人群HLA -DRB1位点的遗传特征。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SSP)方法对原籍海南地区的 62 5名健康无关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者进行基因特异性分析 ,并与广东汉族、天津汉族DRB1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检出DRB1基因型 13个 ,其中DRB1 15 ( 19.5 0 % )、DRB1 0 9( 13 .5 6% )、DRB1 12 ( 13 .10 % )、DRB1 0 4( 12 .46% )基因频率分布较高 ,统计分析表明与广东汉族差异较小 ,与天津汉族差异显著。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较翔实的海南汉族HLA -DRB1基因多态性资料 ,研究表明海南汉族HLA -DRB1基因频率分布与南方汉族人群 (如广东汉族 )接近 ,但也存在地域间差异。
- 赵健丽唐秋萍孙昂韩慧蔡于旭李武
- 关键词:汉族基因频率
- 海南省献血人群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价海南省献血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准确性。方法先用两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对献血人群进行梅毒筛查,阳性者再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57274份无偿献血标本中ELISA检测梅毒阳性为310份,阳性率为0.54%,阳性标本中两种ELISA试剂均阳性的203份标本用TRUST检测,阳性102份,符合率为50.25%;TPPA验证阳性为196份,符合率为96.55%;单一ELISA试剂检测阳性为107份,用TRUST检测阳性2份,符合率1.87%,TPPA验证阳性为10份,符合率为9.35%。结论TP-ELISA检测献血者血液存在假阳性,特别是单一ELISA试剂筛查阳性时假阳率较高。
- 韩慧郑显良黄乙清谢月华
- 关键词:梅毒献血人群血清学
- 一次性加样尖与永久性钢针加样检测结果的探讨
- 2011年
- 目的:了解一次性加样尖与永久性钢针在不同加样量的酶联免疫实验(EIA)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一次性加样尖与永久性钢针对抗~HIV,HBsAg,抗-HCV三种不同加样量的EIA实验进行加样,来比较两种加样器在不同加样量的EIA实验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论:HBsAg,抗-HIV用一次性加样尖和永久性钢针加样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并;在HCV检测中,前两种低浓度HCV抗体的检测结果p〈0.05,表明在低浓度HCV检测中,一次性加样尖加样检测的S/C.O.均值明显高于永久性钢针的加样结果,而在高浓度HCV抗体检测中p〉0.05,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 郑显良韩慧
- 血液集中化检测核酸标本质量管理模式的探讨
- 随着我国血液核酸检测工作从2010年15家试点的推行,到2011年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全国各省份建立一到二家核酸检测实验室.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议设置在技术能力强、管理规范的血液中心或大的中心血站,并逐步开展区域的集中化检测.海...
- 韩慧
- 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标志物核酸筛查阳性人群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感染性标志物ELISA阴性/NAT阳性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合理的血液筛查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2022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的1161042份血液标本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标本均已经过2遍ELISA检测和1遍NAT,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无偿献血者的ELISA阴性/NAT阳性(ELISA-/NAT+)比例,以及与性别、年龄、民族、献血区域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2012—2022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ELISA-/NAT+总体占比为0.19%(2151/1161042),不同年份之间存在差异(P<0.05);HBV DNA为0.10%,HCV RNA为0.0003%,HIV RNA为0.0004%,NDR为0.09%。无偿献血者ELISA-/NAT+率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有差异,随着年龄增加逐步上升(P<0.05);男性献血者ELISA-/NAT+率(0.22%,1729/795032)高于女性献血者(0.12%,422/366010)(P<0.05);汉族无偿献血者ELISA-/NAT+率低于黎族和苗族献血者(P<0.05);无偿献血者ELISA-/NAT+率在不同区域之间也有差异,其中以东部区域最高,为0.32%(301/94046),其次是西部地区,为0.30%(341/113783),南部区域和北部区域均为0.16%(P<0.05)。结论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ELISA-/NAT+率呈波动起伏,且与年龄、性别、民族和所属区域等因素相关。
- 张用丽韩慧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
- 2006~2010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经血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充足、安全的血液供应。方法对2006~2010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血液筛检不合格率为4.31%,ALT及HBsAg 2项不合格是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抗-TP和抗-HIV阳性检出率在近2年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应关注献血者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
- 唐秋萍蔡于旭冯飞韩慧
- 关键词:献血者血液检测传染性标志物
- 全自动加样系统出现样本拖带污染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全自动加样系统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82份抗-TP阳性标本OD值分3组:第1组OD值为0.105~1.000;第2组OD值为1.001~1.500;第3组OD值为1.500以上。将疑为拖带污染的标本进行双孔检测,分析拖带污染的原因。结果:82份阳性标本中,第1组20份(24.4%),第2组20份(24.4%),第3组42份(51.2%),其中有拖带的标本22份(26.8%),第2组2份(9.1%,2/22),第3组20份(90.9%,20/22)。结论:全自动加样系统遇到高浓度抗原、抗体的标本加样时存在有拖带现象。
- 韩慧苏庆元
- 关键词:全自动加样系统抗-TP拖带假阳性
- 海南地区输血传播疾病病毒核酸检测窗口期残余风险评估
- 2024年
- 目的分析11年来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核酸检测(NAT)结果、评估HBV、HCV和HIV的NAT检测后残余风险。方法收集本中心2012年1月-2022年12月的无偿献血者NAT检测结果数据,利用新发感染率-窗口期残余风险模型对献血者进行HBV、HCV和HIV窗口期残余风险评估。结果2012年1月-2022年12月,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中,来自初次献血者的占比45.02%(522684/1161042)、重复献血者(含固定献血者)占54.98%(638358/1161042),固定献血者占30.48%(354227/1162042);NAT总阳性率为0.19%(2151/1161042);NAT检测后HBV窗口期残余风险为62.54/百万,HCV残余风险为0.431/百万,HIV残余风险为0.791/百万。结论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开展NAT检测明显降低HCV残余风险,输血传播HBV、HCV、HIV的窗口期残余风险处于较低的水平。
- 韩慧张用丽谢月华
- 关键词:核酸检测无偿献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