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彬
- 作品数:23 被引量:17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电热砭与传统艾灸治疗寒湿型腰痛: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比较电热砭石与艾盒灸两种方法在治疗寒湿型腰痛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1例寒湿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电热砭石组(26例)和艾盒灸组(15例)。电热砭石组将电热砭石置于肾俞、委中穴,调节电热砭石的温度,以患者舒适为度;艾盒灸组于肾俞、委中穴行艾盒灸治疗,均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腰痛症状体征积分、寒湿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腰痛症状体征积分与寒湿证候积分(均P<0.01);电热砭石组症状体征变化率和证候变化率分别为(37.04±32.68)%、(22.85±29.95)%,艾盒灸组分别为(47.29±22.08)%、(23.89±22.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热砭石治疗寒湿型腰痛疗效与艾盒灸相似,其操作更为方便、安全,环境污染小。
- 黄涛韩彬陈卫衡田宇瑛王广军贾术永张维波
- 关键词:电热砭石
- 针药异效互补优势临证应用体会被引量:8
- 2012年
- 针灸与中药是作用性质和作用方式不同的治疗方法,应当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合理选择运用,即宜针则针,宜药则药,针药配合,相辅相成。从复合证候分别施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结合、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结合、辨体施治和辨证施治兼顾4个方面列举病例,对针灸与中药的异效互补关系及优势进行阐述。
- 韩彬
- 关键词:针灸疗法中药疗法针药并用验案
- 关于针灸涉外教学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1
- 2016年
- 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通过40年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本文从拓展教学内容,弘扬传统文化;打破传统顺序,力求动静结合;加强临证教学,提高实践能力;调整授课时间,重视临床教学;改革考核方法,增加实践技能5个方面阐述了针灸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新形势下因材施教、灵活多变、注重实践的针灸涉外教学模式。
- 魏立新韩彬韩颖黄晖佟晓英葛芃李燕朦朱思莹王敏
- 关键词:中医针灸
- 安慰针刺及得气针刺对经穴经皮CO_2释放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观察针刺得气及假针刺等不同刺激手段对经穴及经线上穴点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影响,从而针刺得气与外周组织能量代谢效应的相关性。方法:共测试20名健康志愿者(男8,女12,平均年龄29岁),采用经皮二氧化碳测定仪,分别以5种不同的针刺方式刺激内关穴,在针前、针中及起针后测定上肢手厥阴心包经合穴曲泽及心包经上非穴点A(天泉与曲泽连线下1/4处)、B(曲泽与郄门连线1/2处)的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并与非心包经穴点C(A点尺侧旁开2cm)、D(B点尺侧旁开2cm)进行对照。结果:假针刺与浅针刺组,针刺前后相比所测量心包经内及经外五点上的TCE值均有升高趋势,其中B点及曲泽穴上针刺中与针刺后的TCE比较有统计意义;得气组经上A点、B点及曲泽穴针刺前后TCE值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经外C点、D点针刺前后的TCE值有一定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假针刺可以对全身起到一个刺激作用,也有升高局部体表能量代谢的作用,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针刺浅,医者或受刺者并没有传统的针感但仍然可以获得临床疗效;采用传统针刺得气的操作方法后,与针刺穴位邻近的同一条经上的穴点处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明显增加,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表明有效针刺可能明显提高相关经线上的体表能量代谢。
- 黄涛王瑞红张维波田宇瑛王广军徐一慧韩彬黄鑫
- 关键词:针刺得气
- 高脂血症痰饮为病'温灸和之'立论
- 高脂血症发病率及危害逐年攀升,药物治疗存在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寻求新的有效治疗手段势在必行.本文从高脂血症痰饮为病的发病机理、性质、艾灸效用以及相关研究基础等四方面,为高脂血症痰饮为病的病机和高脂血症'温灸和之'的治疗方...
- 陈仲杰吴中朝王巧妹韩彬李彩芬王京京庞莉王文艳栗新
- 关键词:高脂血症艾灸疗法调脂作用
- 文献传递
- 中医药国际培训传统模式与新模式被引量:5
- 2019年
-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中医药国际交流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众多,包括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中东欧以及独联体等广阔的国际区域。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世界的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在必行。中医药国际传播、国际培训教育是其重要载体,目前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现有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全世界对中医药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知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 佟晓英王敏魏立新韩彬黄晖
- 关键词:中医药
- 辨证施灸治疗高脂血症4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观察辨证施灸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3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51例及西药组52例。艾灸组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在主穴神阙、足三里、三阴交的基础上,气虚痰阻型加丰隆,阴虚阳亢型加太溪,脾肾阳虚型加关元。每穴艾灸10 min,每周3次,共灸8周。西药组口服非诺贝特片,每日300 mg,分3次服,共8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艾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1.4%,西药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肌酐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的正常例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增加,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灸治疗高脂血症与非诺贝特片疗效相当,且对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亦有改善。
- 陈仲杰吴中朝王京京韩彬庞莉王文艳焦玥胡静周劲草
- 关键词:高脂血症脂质代谢
- 围手术期电针减少胃及胰腺癌患者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索围手术期电针对胃及胰腺癌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胃、胰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电针组患者201例,对照组184例。电针组接受电针治疗,取穴百会、天枢、内关、足三里,对照组接受假电针治疗。术前1天与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治疗5 d,每日1次,时间为20 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疼痛评分、使用止痛药物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针组止痛药第4天后使用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电针使用为减少止痛药使用的独立相关因素,呈负相关(P<0.01)。结论:围手术期电针可以减少胃及胰腺癌患者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
- 袁永黄涛邱国同安军赵亚杰周劲草张李鹏李荣俊王拓然任虎韩彬杜永兴逯阳齐淑兰王鹏丁云晴和芳高健勇顾宗廷李宗泽萨德尔·别克·艾买提储云绵兰忠民张建伟董振豪白晓枫孙跃民王成锋
- 关键词:电针围手术期胰腺癌随机对照研究
- 中医针灸涉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2
- 2015年
- 根据多年来在国际教学工作中的探索与思考,从突出特色、因材施教,深入浅出、注重实践,精确表达、统一术语,拓展思路、弘扬文化,打造网络、促进交流5个方面阐述了教学中的体会与困惑,旨在提高教学水平,使中医针灸在世界范围更好地传播。
- 魏立新黄晖韩彬韩颖王敏
- 关键词:针灸学中医教育针灸教学
- 论中医针药并用过程中针灸和中药的关系被引量:40
- 2012年
- 通过文献回顾并结合临床实践可以发现,针药并用的报道多限于针灸和中药治疗形式上的简单叠加,存在针药功效上的重复使用、针灸和中药的作用地位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在文献回顾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对中医针药并用过程中针灸与中药的关系进行探讨,为理性地掌握针灸和中药治病的特点与优势,探索将针灸与中药两种方式合理并有机结合的治疗模式,为获得优于单一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拓展思路。
- 韩彬
- 关键词:针药并用针灸疗法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