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视角下发热门诊2021-2022年7203例患者疾病谱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日常急性发热患者的疾病谱分布、发病时令、年龄、体温峰值特征。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发热门诊,2021年1月20日(大寒节气)至2022年1月20日(大寒节气)全年就诊的急性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日常急性发热患者的疾病谱分布、发病时令、年龄、体温峰值特征。结果2021年1月20日至2022年1月20日,共有7203例患者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发热门诊,排除仅来门诊筛查且无发热等11类临床症状的患者及复诊患者4052例,最终纳入3151例初诊患者。疾病谱分布情况: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类疾病957例(30.37%)、感冒(非细菌感染)类疾病801例(25.42%)、胃肠道感染类疾病571例(18.12%)、肺炎等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类疾病446例(14.15%)、泌尿系感染类疾病149例(4.73%)、皮肤软组织感染类疾病71例(2.25%)、外科相关感染类疾病66例(2.09%)、免疫相关发热疾病27例(0.86%)、其他伴随发热的杂病63例(2.00%)。进一步研究了疾病谱前5种疾病的发病时令、年龄分布、体温峰值特点,结果发现高发时令均在夏季和冬季,不同疾病谱的多发年龄、体温峰值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日常急性发热患者的疾病谱以肺系疾病为主(含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感冒、肺炎等),其次为胃肠道和泌尿系疾病;极寒极热时令是日常急性发热性疾病的高发时令;肺炎和泌尿系感染好发于老年人群,且体温峰值较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胃肠道感染更高。
- 陈腾飞高子恒朱玉菡张淑文韩伟田晋豪毛奕懿王烁刘清泉
- 关键词:发热性疾病疾病谱中医
- 中医视角下发热门诊2021-2022全年7203例患者发病时令特征研究
- 2024年
- 目的 研究发热门诊就诊的发热性疾病(以下称为“普通外感发热性疾病”)的发病时令特点。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发热门诊2021年1月20日(大寒节气)至2022年1月20日(大寒节气)全年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普通外感发热性疾病的发病时令特点。结果 1)普通外感发热性疾病二十四节气均有发病,且发病人数与节气变化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相关关系(R2=0.755 2,adj.R2=0.703 7,AIC=239.081,F=14.65,P <0.001),发病人数最高的3个节气为小寒、冬至、大暑,发病人数最低的3个节气为立春、惊蛰、大寒,平均每个节气发病人数为131.29例;2)高发病节气为小寒、冬至、大暑、芒种、夏至、立秋(1 232例,占比39.10%),低发病节气为小雪、立冬、处暑、白露、寒露、秋分、雨水、大寒、惊蛰、立春(860例,27.29%);从四季来区分发病水平,则夏季发病水平最高(935例,29.67%),秋季发病水平最低(622例,19.74%);此外发热性疾病的就诊人数与当日气象的最高温/最低温存在显著非线性相关关系(最高温F=16.36,P <0.001;最低温F=15.89,P <0.001),过高温和过低温均出现就诊人数增多现象。结论 普通外感发热性疾病的发病具有时令特征,且气候温度太高或太低均会导致发热就诊人数增加。针对民众可指导其随时令养生防病,在极端气候天气尤其应注意健康,针对医疗机构,可在高发病时令做好人力支援、药品储备、患者分流等应对预案。
- 陈腾飞张淑文田晋豪毛奕懿高子恒王烁朱玉菡韩伟刘清泉
- 关键词:外感发热急性发热中医
- 基于钉钉平台的医院科研审批流程管理及优化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为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让科研人员专心做科研,本研究依托钉钉平台对医院科研审批流程实施全过程管理及优化,提升医院科研工作效率。方法梳理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事务性工作清单、分析影响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点,具体涉及科研经费报销、经费预算调整、论文投稿审批、科研用药审批等流程,在钉钉平台开发相应模块并运行。结果2021年医院利用钉钉平台审批科研经费报销3214次,其中0.5万元以下单据审批1917次,中位审批时长为19(5~28)小时;0.5万元以上单据审批1297次,中位审批时长为26(10~50)小时。此外,审核经费预算调整17项,论文投稿456篇,科研用药申请31项,整体审批流程顺畅,节约了医务人员的时间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结论基于钉钉平台的科研审批管理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理念,能够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需求,可以有效促进医院科研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 范杰郑洋刘宝利韩伟刘密凤
- 关键词:科研管理信息化
- 浅析医院HIS系统用户管理的构架被引量:4
- 2011年
- 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包括数十个子系统,只有通过用户登录才能进入系统,才能访问程序和数据,用户管理是最基本环节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医院HIS系统用户管理的构架。主要从需求分析分组以归纳不同的角色、用户的权限管理、相关的行政管理、日常业务管理、安全管理五方面来分析。
- 程金莲牛晓暐关宁王金刚韩伟
- 关键词:用户医院HIS系统
- 酒精性肝硬化中医证候回顾性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 764例的临床特点,其中男2 742例,女22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中西医诊断资料,通过描述性和方差分析统计学方法,探讨酒精性肝硬化证候特点。[结果]①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好发年龄段为50~59岁,占53.33%,与其他病因所致肝硬化患者相比,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男性占绝大多数(99.20%)。②酒精性肝硬化证型分布为气虚血瘀证占33.94%,肝胆湿热证占20.98%,肝郁脾虚证占15.30%,气滞血瘀证占9.66%,脾虚湿滞证占6.80%,痰湿瘀滞证占3.37%,水湿内阻证占2.57%,肝肾阴虚证占2.42%,湿热蕴结证占1.70%,脾肾阳虚证占1.12%,气阴两虚证占0.98%,肝气郁结证占0.62%,瘀血阻络证占0.54%。[结论]①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与病因形成有密切关系。②酒精性肝硬化中医证候按照构成比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滞证、痰湿淤滞证、水湿内阻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以气虚血瘀证为主。
- 康瑞今刘汶牛晓暐韩伟靳天怡李梦缘黄正慧朱义文王彤歆钟郁萱林兰凤宋亚光王丹力
- 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化证候规律
- 一种中药药嘱信息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药药嘱信息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其利用了预先构建的中医经方数据库以及中药饮片标准数据库实施例药嘱数据的分析以及匹配;在具体实施时,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医生进行药嘱以及中药饮片的配置工作,同时利用三大应用模块方...
- 吴剑坤刘清泉 翟华强刘东国徐春军 王莉 宋飞滨韩伟 牛晓伟陈占功 崔一然王宏蕾 王凯婧
- 基于HIS的使用金花清感颗粒患者临床用药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挖掘金花清感颗粒的临床用药特征及规律。方法通过提取北京某三甲医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2018—2022年收录的金花清感颗粒用药人群临床特征信息,经数据规范化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8801例住院患者中女11298例(60.09%),男7502例(39.90%),性别信息缺失1例;患者年龄以46~65岁(34.52%)、19~45岁(36.88%)居多;就诊科室主要为呼吸科(38.35%);西医诊断呼吸道感染(41.81%)、支气管炎(23.34%)、咽炎(20.01%)、上呼吸道感染(15.83%)占比较高;单次给药剂量中位数为1袋(5 g),用药时间5~7d(14037例,69.34%)占比最高。临床常合并使用的西药为头孢呋辛酯片(10.27%)、氨酚伪麻美芬片Ⅱ(6.81%)、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6.72%);中药合并用药依次为止嗽化痰定喘丸(15.91%)、清肺丸(13.15%)、三拗片(8.57%)、复方鲜竹沥液(7.76%)。结论金花清感颗粒临床用药以呼吸科疾病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等为主,与说明书功能主治基本相符。
- 施逸凡徐霄龙韩伟范志朔周峰张淑文高子恒刘清泉
- 关键词:大数据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临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