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秋芬

作品数:116 被引量:754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1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2篇新生儿
  • 42篇早产
  • 40篇早产儿
  • 40篇产儿
  • 17篇婴儿
  • 13篇低出生体重
  • 13篇支气管
  • 13篇支气管肺发育...
  • 13篇气管
  • 13篇综合征
  • 13篇发育不良
  • 13篇肺发育
  • 13篇肺发育不良
  • 13篇出生体重
  • 1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0篇窘迫综合征
  • 10篇呼吸窘迫
  • 10篇呼吸窘迫综合...
  • 8篇胆红素
  • 7篇蛋白

机构

  • 116篇广西壮族自治...
  • 6篇复旦大学
  • 6篇南宁市妇幼保...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上海市第一妇...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西北妇女儿童...
  • 3篇广东省妇幼保...
  • 3篇江西省儿童医...
  • 3篇河北省儿童医...
  • 3篇山西省儿童医...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16篇韦秋芬
  • 66篇李燕
  • 58篇潘新年
  • 41篇蒙丹华
  • 34篇姚丽平
  • 32篇许靖
  • 27篇谭伟
  • 26篇闭宏娟
  • 18篇沈开颜
  • 14篇郭小芳
  • 9篇赵丹
  • 8篇刘先知
  • 8篇廖丹
  • 6篇张树英
  • 5篇曾尚娟
  • 5篇阮毅燕
  • 5篇佘尚扬
  • 5篇梁英福
  • 5篇闫芳
  • 4篇周春浪

传媒

  • 12篇中华妇幼临床...
  • 8篇中国妇幼保健
  • 6篇中国当代儿科...
  • 5篇右江民族医学...
  • 5篇中国小儿急救...
  • 5篇中华实用儿科...
  • 5篇中华新生儿科...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中国新生儿科...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广西医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中国循证儿科...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5篇2017
  • 18篇2016
  • 17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4
  • 1篇2003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因素分析
许靖梁淑恒韦秋芬李燕蒙丹华黄丽莲潘新年
肺表面活性蛋白A2单体型分布及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蛋白A2 (SP-A2)单体型在中国局部地区人群的分布及其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群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RDS早产儿50例(RDS组)及性别相同胎龄接近的非RD...
覃慧卷韦秋芬张树英韦巧珍田文军张艳明陈玉君
关键词:单体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
早产儿胃食管反流内科治疗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GER/GERD有效治疗手段,改善早产儿整体预后。方法选取210例NICU GER/GERD早产儿分别给予红霉素、吗叮啉、雷尼替丁、奥美拉唑、30°俯卧体位、仰卧平躺体位处理(阴性对照组)并随机分为相应6组各35例,疗程为10 d,观察临床指标。结果红霉素、吗叮啉、雷尼替丁、奥美拉唑、30°俯卧位、仰卧位组GER/GERD患儿各种症状出现的例数:呼吸暂停130例、不安/激惹/烦躁118例、溢奶90例、呕吐/恶心80例;各组症状治疗前与后评分:(3.51±1.34)与(2.91±1.58)分、(3.80±1.64)与(2.63±1.37)分、(3.60±1.17)与(2.60±1.38)分、(3.49±1.56)与(2.49±1.44)分、(3.40±1.44)与(1.46±1.07)分、(3.31±1.43)与(1.20±0.97)分,各组间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比较除红霉素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疗效(痊愈、好转、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间各组脓毒血症、颅内出血、胆汁郁积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患儿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胎龄6月龄时各组婴儿体重与同月龄婴儿平均体重相比的达标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治疗较抗反流药物改善GER/GERD效果好,针对该病的治疗手段不能改善其预后。
许靖潘新年韦秋芬李燕蒙丹华闭宏娟经连芳谭伟姚丽平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早产儿药物治疗体位
新生儿院感防控策略的建立与应用
潘新年黄冠新佘尚扬李燕韦秋芬郭小芳蒙丹华廖丹李小妹许靖闫芳唐英姿
该项目属于医药卫生领域。近年来,中国连续发生多起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尤其新生儿医院感染死亡事件;新生儿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尚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对晚期早产儿的重视程度不足。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特点是隐匿,...
关键词:
关键词:新生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燕韦秋芬蒙丹华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降低漏诊率。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66例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一般情况、发病时间、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血培养结果、治疗转归、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平均发病日龄为(18.6±9.1)d;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发热、精神反应差、活动少为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及C-反应蛋白增高、(1,3)-β-D葡聚糖增高;血培养以念珠菌为主;氟康唑治疗效果好。结论新生儿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有高危因素的患儿需高度警惕真菌感染的可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李燕廖丹潘新年韦秋芬许靖经连芳谭伟王兰秀
关键词: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广西地区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诊断价值研究
蒙丹华韦秋芬潘新年赵丹李燕闭宏娟沈开颜许靖梁音福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极/超低出生体重儿(VLBWI/ELBWI)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32周的VLBWI/ELBWI共202例临床资料,分为非BPD组(45例)、轻度BPD组(36例)、中度BPD组(75例)和重度BPD组(46例)。比较4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呼吸支持时间及合并症情况。结果影响BPD患儿严重程度的围生期因素包括胎龄、体重、胎膜早破、窒息、产前使用地塞米松、住院天数、氧疗时间(P<0.01)。不同程度BPD患儿吸氧时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重复上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重度BPD组患儿重复上机率最高,且需要更长的吸氧、CPAP及机械通气时间。不同程度BPD患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解脲支原体感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等合并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BPD组患儿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最高,轻度BPD患儿ROP发生率最高。结论胎龄、体重、胎膜早破、窒息、产前使用地塞米松、住院天数、氧疗时间指标均影响BPD程度,重度BPD患儿合并症多,因此预防早产,缩短氧疗时间,减少重复上机,能够降低BPD程度,减少合并症,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闭宏娟龙丽娟黄丽萍黄谊思黄增帅韦秋芬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正压通气胎膜早破
ROC曲线评价TSB、aEEG、BAEP对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诊断效能
赵丹蒙丹华韦秋芬潘新年李燕姚丽平谭伟经连芳
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随访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 探讨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3岁内随访结局.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住院28 d以上的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根据氧依赖(>21%)是否超过28 d分为BPD组和非BPD组,随访患儿1岁内、~2岁和~3岁时支气管炎、肺炎、喘息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1岁时检测肺功能.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情况.结果 共纳入72例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其中BPD组34例,非BPD组38例.BPD组胎龄、出生体重、应用INSURE技术比例均低于非BPD组,男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医院感染、吸氧浓度>40%的比例均高于非BPD组,住院时间长于非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组1岁内、~2岁和~3岁时支气管炎发生次数分别为55、38、18例次,喘息分别为27、22、11例次,均高于非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炎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D组较非BPD组呼吸频率和潮气呼气峰流速增加,潮气量、呼气达峰时间和呼气达峰容积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D常发生于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其导致的婴幼儿肺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塞性改变,患儿3岁内支气管炎、喘息发生率均增高.
姚丽平韦秋芬李燕沈开颜闭宏娟许靖谭伟经连芳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功能试验预后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