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雍石泉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福建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互花米草
  • 2篇有机碳
  • 2篇幼苗
  • 2篇植物
  • 2篇植物幼苗
  • 2篇水浸
  • 2篇水浸液
  • 2篇水淹
  • 2篇土壤
  • 2篇秋茄
  • 2篇刈割
  • 2篇无瓣海桑
  • 2篇浸液
  • 2篇化感
  • 2篇化感作用
  • 2篇海桑
  • 2篇红树
  • 1篇低温胁迫
  • 1篇性状
  • 1篇养分

机构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作者

  • 6篇雍石泉
  • 4篇仝川
  • 3篇李旭伟
  • 2篇张林海
  • 2篇黄佳芳
  • 2篇杨平
  • 1篇曾从盛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10年冬季寒冷天气对闽江口3种红树植物幼苗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2010年10月8日—2011年2月26日,跟踪监测了闽江河口互花米草治理试验区人工种植的秋茄(Kandelia candel)、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拉关木(Leguncalaria racemosa)1年生幼苗叶片相溶性物质含量以及活性氧代谢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随气温的逐步降低而增加,秋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拉关木脯氨酸含量最高;整个监测期无瓣海桑和拉关木幼苗叶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显著高于秋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低于秋茄(P<0.01);3种植物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均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增加,其中无瓣海桑和拉关木MDA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与日最低气温为显著和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010年冬季持续寒冷天气对闽江河口湿地1年生土著种秋茄幼苗无破坏,对引进种无瓣海桑和拉关木造成了严重的低温胁迫并使幼苗基本全部死亡。
雍石泉仝川庄晨辉杨渭平李旭伟张林海黄佳芳
关键词:秋茄无瓣海桑幼苗
闽江口无瓣海桑幼苗对2010年冬季寒冷天气的生理响应
海桑是我国近年来从孟加拉湾引进的速生红树树种,已在海南、广东、广西及福建南部的九龙江口和漳江口引种成功,但是,对于地理位置明显偏北的闽江河口,无瓣海桑是否可以定着和存活未见研究,其在低温胁迫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更未见...
雍石泉
刈割+水淹治理互花米草技术对湿地土壤性状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监测刈割+水淹+种植秋茄综合治理互花米草对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于治理前、治理1个月后、治理8个月后采集治理区和对照区(互花米草样地)土壤,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整个治理过程中,互花米草治理区和对照区各土壤层pH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理过程未造成土壤pH值的变化;治理区表层土壤(0~10cm)土壤密度显著高于对照区,其他土层则无显著差异(P>0.05),治理过程导致表层土壤板结,土壤密度增大;此外,治理1个月后,治理区表层土壤(0~10cm)有机碳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治理8个月后则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治理措施导致土壤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总之,刈割+水淹+种植秋茄综合治理互花米草对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等产生一些影响。
李旭伟仝川雍石泉张林海曾从盛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互花米草不同器官水浸液对3种红树植物幼苗的化感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外来入侵植物化学他感作用较多受到关注,然而中国滨海湿地最常见的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于红树植物幼苗的化学他感影响鲜见报道。选用互花米草根、茎、叶的3个浓度梯度(0.125、0.25和0.5 g mL^(-1))水浸液为处理液,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其对秋茄(Kandelia candel)、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拉关木(Leguncalaria racemosa)的幼苗生长及根部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互花米草根、茎和叶0.5 g mL^(-1)水浸液显著降低3种红树植物幼苗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0.125 g mL^(-1)水浸液对3种红树植物幼苗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互花米草各器官0.125 g mL^(-1)水浸液总体上对3种红树植物幼苗根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影响;互花米草各器官0.5 g mL^(-1)水浸液显著降低拉关木根部抗氧化物酶活性,对于秋茄和无瓣海桑,互花米草植株0.5 g mL^(-1)水浸液对抗氧化物酶活性或促进或无影响。互花米草水浸液对红树植物土著种和外来引进种幼苗生长及根部抗氧化物酶活性均具有较明显的化学他感作用,这可能是互花米草成功入侵中国福建沿海秋茄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机制之一。
仝川雍石泉孙东耀杨平
关键词:化感作用互花米草水浸液
闽江口互花米草不同治理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有效控制与管理米草属植物入侵是人类社会面对全球变化的一个巨大的挑战,不同治理措施对于治理区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估也逐渐引起关注。采集闽江口鳝鱼滩湿地互花米草不同治理措施试验区土壤样品,开展互花米草不同治理措施对于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刈割+围堰水淹"处理根除互花米草后,3年未种植替代植物的试验地内仍无互花米草入侵地段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样地;互花米草湿地刈割开垦为滩涂鱼养殖场后SOC含量较对照互花米草样地SOC含量稍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变化同样不显著,但是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增加;经过"围堰+刈割+水淹"处理根治互花米草后,在短期(8个月)内不论是否种植替代植物,与对照相比,试验区0-40cm土层SOC含量均无显著变化。
仝川李旭伟雍石泉杨平黄佳芳
关键词:互花米草土壤有机碳
3种红树植物幼苗对低温胁迫和互花米草水浸液化感作用的响应
2010年10月8日—2011年2月26日,跟踪监测了闽江河口互花米草治理试验区人工种植的秋茄Kandelia candel)、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拉贡木(Leguncalaria race...
雍石泉
关键词:秋茄无瓣海桑互花米草低温胁迫化感作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